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一门两院士,毕生为鱼痴 “西出阳关不见林”,谁在大肆砍伐阳关林场? 民建湖南省委建议:大力发展新兴消费 健全完善网络交易平台监管 走近老人玩具:谁在买?买什么?怎样设计与生产? 北京法院创新无接触式诉讼服务 线上开庭量居全国第一 夫妻吵架顺手从窗口扔下电饭锅 因高空抛物获刑半年 响应号召不返乡 这对90后航天小夫妻决定直播办婚礼 广东安排逾446亿保障实施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 石家庄1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5地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上海市政协港澳委员: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沪港青年交流可有新尝试 寻志愿军父亲遗骸六十载 古稀机长与父亲“隔空相见” 北京警方查获多起变造核酸检测证明行为 多人被拘 黑龙江:检测发现正大公司9份产品外包装样本呈阳性 辽宁商会倡议:尽量不返乡 远程来拜年 平罗县黄渠桥镇:为文明“加码” 为发展添彩 春节临近 八点建议做好防控过好年 灵武:"三查三问一识别"扎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确保大学生“想回回得去”“想留留得下” 上路被“逮”,都是酒驾惹的祸 毛巾遮挡号牌三次逃避抓拍 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再创新高 呈现三大特点 文旅融合描画全新“宁夏面孔” 多地竞跑 数字人民币成“地方两会”高频词 吴忠市“企业上云”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政策措施千万条 群众满意第一条 他们,守护“最美”冬日 家政协会倡议:稳岗稳薪 就地过节 童安荣:助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西夏区泾华村:草莓采摘拓宽致富路 银昆高速项目段外地员工坚守工地过年 今起银川开通10条定制公交快线 去年宁夏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 宁夏发放首笔“人才贷” 职场年轻人焦虑到“头秃”?专家详解如何科学认识“发际线” 文明旅游丨寒假银川市加强文明旅游宣传 五年,这个老爸带着娃登顶浙江11市最高峰 宁夏谋划科技创新新年任务 微短剧兴起,为影视剧开辟新“赛道” 花博园四季馆“上新”啦 宁夏供销系统去年完成销售总额83.83亿元 教育惩戒新规3月1日实施划定7条红线明确惩戒尺度 宁夏锚定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娱乐活动大幅消减,但流媒体上佳片还在 新华网评:感谢你的坚持 《山海情》塑造苦乐交织的村民群像 来广州塔,挑战300米高空探险 频繁过度索取权限 媒体:个人信息不是App的“唐僧肉” “三倍速追剧”是对注水剧降维打击 对宠物“活体盲盒”应依法查禁 丰富的课程、灵活的学习时间 “云”端掀起学习热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一门两院士,毕生为鱼痴

2021-01-25 11:04:40来源:人民日报

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刘筠、刘少军父子——

一门两院士 毕生为鱼痴(自然之子)

本报记者 何 勇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25日 第 14 版)

核心阅读

长江禁渔10年,可以有效保护水生生物。在渔业资源保护中,除了禁渔,相关研究也不曾懈怠。

为了解决水产养殖中育苗的问题,已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淡水鱼繁殖生理学家刘筠贡献了毕生心血。刘筠院士的儿子刘少军院士,追随父亲的脚步,30多年专注于研究淡水鱼人工繁殖方法。

“父亲年轻的时候,总喜欢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去郊区的岳麓渔场。在渔场,父亲忙他的实验,我在岸边用罐头瓶装鱼,就这样认识了草鱼、鲤鱼、鲫鱼……和他一样,我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也选择了淡水鱼研究作为自己的学术方向。他研究了一辈子,我也研究了30多年了。”今年5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少军说。

刘少军的父亲,是已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淡水鱼繁殖生理学家刘筠。父子二人同为研究鱼的院士,也同样工作在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方法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淡水鱼类价格不高,在为人提供鱼类优质蛋白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刘少军说。

刘筠出生于1929年,从湖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前身)工作,一直致力于鱼类繁殖研究。他是我国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方法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四大家鱼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带领着研究团队,较早取得了草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他领导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异源四倍体鲫鲤,利用该四倍体鲫鲤繁殖的湘云鲫、湘云鲤,比普通的鲤鱼、鲫鱼体型肥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味道鲜美,很好地解决了鱼的品质问题。

周工健曾长期在刘筠的课题组工作,他回忆:“鲤鱼、鲫鱼在惊蛰节气开始产卵,草鱼在4、5月开始产卵,我们3月初就要到渔场去,3月到9月基本上都在基地。鱼一般在凌晨产卵,这时我们都会蹲在水边观察,经常蹲到天亮。”1995年,刘筠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即便评了院士,他也和我们一起守在池塘边,全然不顾蚊虫叮咬。”周工健说。

让人们吃到更多更好的鱼

走进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实验室,楼道里最醒目的是水族箱里游来游去的鱼:湘云鲫2号、杂交翘嘴鲂、鳊鲴杂交鱼、合方鲫——这是刘少军主持培育的4个优良品种。

刘少军的助手汤陈宸介绍,刘少军院士带领团队在淡水鱼这个领域解决了生殖隔离难题,通过远缘杂交改变淡水鱼的性状,并把优质的性状保留下去。“生长快、肉质好、抗病能力强、外观美,这些优质特点都可以保留。”汤陈宸说。

选择远缘杂交研究亲本时,刘少军和团队往往以鲫鱼、鲤鱼、团头鲂(俗称鳊鱼)、草鱼、鲌鱼等经济鱼类为主。这些鱼更容易出现在我国的食物谱系里,研究这些“亲民”鱼种,可以让人们吃到更多更好的鱼。

刘少军带领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从事鱼类远缘杂交研究。他和团队在30年时间内做了37个杂交组合,其中30个组合能够形成存活后代。通过一系列努力,刘少军和他的科研团队培育出的新鱼类品种生长快、口感好、还不容易生病,获得大面积推广。

湘江之畔,岳麓山下,一方仅11亩的实验基地中有30多个鱼池、100多个鱼缸,这里是刘筠和刘少军的科研战场。“鱼类产卵从凌晨四五点就开始了,我们要观察鱼类产卵情况,作息时间就得跟着鱼类走。”刘少军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2019年11月,在父亲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4年后,刘少军也获此殊荣。

为水产研究领域培养人才

“生在岳麓,长在岳麓,学在岳麓,研在岳麓”,这是刘少军对自己的总结。

在学术研究与治学育人方面,父亲的影子都深深地投射在刘少军身上。

2015年,刘筠去世,但他严谨、勤奋的治学作风一直影响着他的学生们。2002年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张纯说,想起刘筠院士,便会想起拐杖敲击地面的清脆声音——每天清晨,年迈的他都会拄着拐杖,出现在实验室的走廊上,“哒、哒,拄拐杖的声音就像报时器,让我们须臾不敢懈怠,不敢荒废光阴。”

刘少军显然也传承了这样的家风。“我不仅是一个‘科研渔夫’,更重要的使命是教书育人。”30多年来,刘少军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关爱学生,培养出了近100名博士、硕士,为我国水产研究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刘老师对待科研非常严格,每天在基地巡池2—3次,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如此。他每次巡池总能找出我们没发现的问题,鱼儿健康状况、寄生虫等问题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这样严谨的科研态度,让我们做研究时也更用心、更严格。”师从刘少军、从事淡水鱼研究的胡方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