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用他人肖像 民法典有话说 广东省政府成立珠海石景山隧道“7·15”事故调查组 北京今天阴有中雨伴雷电 暴雨等四预警生效中 华北黄淮等地再迎强降雨 南方高温范围缩减闷热持续 不断提升老百姓使用手机的安全感 “桑拿天”造访吉林 打破入伏高温历史纪录 北京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变 9项提取事项可网上办理 北京夏粮总产量6.9万吨 找到同时意味着失去?不要逼郭新振做选择 消防奇缘 女子刷视频刷到“牺牲16年的弟弟” 银行配合“断卡”行动,防风险需与强服务并重 女子遭遇宠物运输事故 本应“乘飞机”的金毛犬被热死 四川经济“半年报”出炉 25232.39亿元!GDP增长12.1% 成都市灵活就业人员参缴公积金如何缴存?如何提取?贷款额度咋算? 为了流量不择手段 “艺术创作”不是街拍侵权免责理由 森林康养:现代版“归隐林泉”来了 二季度App开屏弹窗信息投诉量环比降五成 弹窗广告是否违法?专家这样说 绝命崖上“老愚公”(百年辉煌) 北京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突破90% 侯凤章文学创作研讨会在银川举办 总投资31亿元 石嘴山市2021年第三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宁夏规范监狱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集体审议工作 宁夏妇联实施“七大行动”助力先行区建设 平台买卖假冒检验检测报告?市场监管部门将开展专项整治 外国青年为中国革命老区“带货”:我在中国当主播 深圳消防创新打造“6+1”随行装备包 提升执法效能 未成年人盲目跟风文身,危害几何?该怎样管? 甘肃玉门风沙口渐变“网红村” 农旅融合秀深闺“乡愁” 青海省原副省长文国栋受贿案一审开庭 湖北襄阳:暴雨倒灌屋内 民警背出独居老人 孩子暑假里玩妈妈手机被骗11万余元 徐州警方千里追踪止损 多地发布通告:重点场所实施健康码、疫苗“二码联查” 广州福利院孩子回“家”记:跨越3000多公里的爱心传递 湖北:河水上涨致人员被困 消防搭“绳桥”救援 珠海石景山隧道施工段透水事故救援工作正紧张有序推进 安徽驻村医生的坚守:从村民健康守门人变身乡村振兴带头人 虚构打折加油充值卡实为骗购卡款 男子被骗5000余万 北京发布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 明确单位和引进毕业生条件 陕西榆林煤矿溃水溃沙事故后续:应急处置指挥部已成立 内蒙古30余名老人遭遇纪念币回收圈套被骗310万 投资者不能忽视的2只蓝筹股 现代股票今天再创历史新高 未来几年在线游戏似乎是一个更大的增长市场 视频流媒体巨头进入游戏领域的消息对于苦苦挣扎的视频游戏零售商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 投资者抓住难得的机会买入这家稀土矿产生产商的股份 2股极其便宜的消费品股票 珠海隧道透水事故救援持续推进 地质情况复杂影响进展 珠海石景山隧道透水事故:14名被困人员仍无法联系 乌鲁木齐南大门变市民悠闲纳凉新地标(图) 擅闯保护区,被困也得罚!这个自然保护区开出首张罚单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盗用他人肖像 民法典有话说

2021-07-17 09:06:07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盗用他人肖像 民法典有话说(律师在线)

案例回放

前不久,一条某地涉案者敲诈获刑的消息在网络流传,与之一起引发热议的还有一张“网传涉案者照片”。后经证实,该照片为冒用,被冒用照片的是来自河南洛阳的汪女士。据汪女士介绍,该照片是自己过生日时发的朋友圈照片,不知为何被人盗用并在网上恶意传播。目前,汪女士已向派出所报案,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 《民法典》保护人格权 】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上恶意侮辱、诽谤他人的事件频发。由于互联网具有公共性、匿名性、便捷性等特点,一些不法分子将网络作为犯罪平台,恣意实施网络诽谤等行为,扰乱公共秩序,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前段时间的“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件便是一起典型案例,该案还在今年两会上被写入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造谣者郎某、何某也因损害他人人格权利、严重扰乱网络社会公共秩序而被依法追究诽谤罪的刑事责任。

人格尊严和名誉权是公民基本的人身权利,即便相关诽谤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未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者被治安处罚,在民事领域,将汪女士的照片当做涉案者照片进行传播的,也涉嫌民事侵权,需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一方面,未经汪女士的同意传播其照片,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明确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该规定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删除了“以营利为目的”的构成要件,只要是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肖像的行为,均属于侵权行为。另一方面,传播汪女士的照片,有意将汪女士的照片当做涉案者照片进行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仍传播相关照片的,属于侵害汪女士名誉权的行为。《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还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传播所谓的涉案者照片降低了汪女士的社会评价,侵害了汪女士的社会声誉,汪女士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要求行为人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 律师提醒 】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侮辱、诽谤他人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受害人的感情,降低了他们的社会评价,还严重扰乱了网络环境,更可能使自己遭受牢狱之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不随意传播来源不明的消息;不随意改动图片或视频的原意,以免引起他人误解;更不可以肆意捏造事实,恶意诽谤他人。同时,对可能涉嫌侮辱、诽谤他人,侵害他人人格权利的新闻、视频或者已经被辟谣的假新闻,要做到不回复、不跟帖。若遭受他人网络诽谤的,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保全相关证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更应当严格规范消息来源,审查核实消息的真实度、可信度、权威度,避免发布失实报道,并对平台可能的虚假消息进行及时删帖。作为司法机关,应依法办案,主动履职,严格惩治相关犯罪行为,运用刑事、民事、行政等多种手段全方位保护公民的人格权利,共同维护网络社会秩序,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北京京师(合肥)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