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脉启新篇——生态保遗“扮靓”郑州文化气质 聚焦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四大看点 灵武市:搭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 建立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站 学雷锋献爱心 银川爱尔眼科助力儿童福利院孩子健康成长 这些家门口的健身好去处等你来打卡 暖心“红马甲”服务“零距离” 【服务升级】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放心看病 石嘴山市179名新录用公务员集中充电 傅冬燕和她心心念念的春蕾女童班 中宁县人民法院:电子送达裁判文书尽显司法“速度”与“温度” 愿她的身体,拥有自由的张力 全国政协委员李玛琳:建议尽快制定出台遗体捐献管理办法 “全职太太是一种工作”应成为社会共识 青岛莱西校园病例持续增长 河北三地疫情为同一传播链 冬奥会余热未散 广西推动冰雪运动持续升温 为雇佣育龄、怀孕女性企业减负,让社会共担生育成本 “数”读报告,看民生新获得 要“天下无拐”,“买卖同罪”外,还可做什么? 首批入驻北京校园的逾千台“应急救护一体机”已进入数据调试并网阶段 通宵辗转4个“战场” 杭州医护“不眠”守护民众“安眠” 抗疫有底气 生活有保障——山东莱西疫情追踪 减负路上,奥运健儿带给我们的思考 全国大部地区天气晴好 气温逐渐升高 全国政协委员韩东太建议:对失独家庭给予适当财政补贴 职业教育是“差生集中营”?全国政协委员苏华:应转变传统观念 专访浙江检察长贾宇:面对网络暴力如何“诉之有道”? 全国政协委员: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市品质 一个大学生国旗班三十二年的坚持 北京今日晴暖持续最高温18℃ 后天冲击今年首个20℃ 山东省新增确诊病例42例 其中本土确诊病例31例 追剧短视频背后的侵权新动向 侵权者又被他人抄袭 女性健身图景:掌控身体意味着什么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 广东昨日新增45例本土确诊病例 全方位保障物流通道 南沙蔬菜直通香港货架 青岛市新增2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11例无症状感染者 河南禹州公布1例密接人员在禹活动轨迹 青春的回答:百炼成金靠什么 浙江湖州发现一例核酸检测初筛阳性 活动轨迹公布 花滑运动员天生转不晕?最新“科学”流言榜揭晓 重庆疾控最新健康提示:新增排查6地1航班3列车 3月7日天津新增3例阳性感染者 全国政协委员傅振邦:着力营造鼓励生育的社会氛围 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51例 江苏连云港暂停省际、市际道路客运班线和旅游包车业务 “祝融号”火星着陆点最新分析:比其他区域更具火星地貌特征 宁宝两会公开课②|2022年,向着这些目标,进发! 沙坡头区税务局:“三聚”赋能税收执法 银川市金凤区:量身定制传技能 送岗上门暖民心 推进“东数西算”,宁夏电信云网融合赋能数字化转型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千年文脉启新篇——生态保遗“扮靓”郑州文化气质

2022-03-08 10:38:16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3月7日电 题:千年文脉启新篇——生态保遗“扮靓”郑州文化气质

新华社记者桂娟、双瑞、任卓如

走进郑州航空港区的苑陵故城遗址公园,秦汉风格的阙楼气势恢宏,园中红梅绽放,游人兴致盎然,古老遗迹成为现代生活中的和谐一景。

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以郑州为中心的嵩山地区孕育了连绵不断、传承有序的华夏文明,也留下了分布密集、价值珍贵的文物“富矿”。

如何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活”起来?

2017年至今,郑州市全面开展生态保遗工程,推进古遗址保护利用与城市发展共荣共生。“地下气象万千,地上绿树葱茏”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正逐渐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优选,正如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所言:“生态保遗实现了历史、生态、生活的有机结合。”

风华再现 遗址保护“看得见”

苑陵故城遗址公园,是生态保遗工程实施后第一个落成的项目。历经两千多年风雨,秦汉时期苑陵故城古城墙保存相对完整,弥足珍贵。如今,络绎不绝的游客通过镂空钢架结构的南大门走进故城遗址公园,观瞻连绵不断、浑厚雄壮的夯土城墙。城内全面覆土后,种植了乔木、灌木约470个品种,打造出“六圃九囿”景观,再现秦汉时期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

“景多得看不完,我都在里面逛1个多小时了。”家住港区的刘阿姨笑着对记者说。遗址公园讲解员李琪介绍,周末,每天前来公园的游客可达四五千人。

作为国家形态和城市文明起源研究、中华传统文化汇聚交融的核心地区,郑州属于典型的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近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土遗址占大宗,多数裸露在外,极易遭自然和人为破坏。

“生态保遗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将文物保护和市民生活结合起来,使文物保护成果惠及于民、服务于民。”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介绍,根据遗址位置、文物保护级别和辐射人群规模,他们对中心城区、城市发展区和城郊地区的遗址分标准建公园,促进了遗址保护优化、文化内涵彰显、生态环境提升、休闲空间拓展、城市形象凸显的有机衔接。

截至2021年底,郑州市已建成苑陵故城、小营点军台等遗址生态文化公园45处,绿化面积近万亩。

文脉千年 煌煌商都迎新机

午后,在“城墙里”咖啡馆品一杯盖碗咖啡;傍晚,在栈道上感受脚下3600多年前古城墙的厚重沧桑……

2021年6月,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综合保护和修缮建设,全新亮相。在绵延约7公里的夯土城墙“包裹”下,这一“颜值”与“内涵”兼备的遗址公园成了郑州老城区闹市中难得的休闲之所。

玄鸟广场、青铜模范广场、汉白玉文化墙……遗址公园内,浓郁的商都文化元素与四季特色植被景观相互辉映。“改造后的商城遗址环境好了,放松的同时还能感受古老商都文化,我们几乎天天都到这儿散步。”家住附近的杨女士说。

郑州商城遗址规模浩大,城址面积达25万平方千米,城内遗迹众多。这一区域曾是郑州市中心最集中的棚户区,古城墙伤痕累累,周边环境脏乱不堪。

“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十分不易,需要破解项目资金、地块权属、安置回迁等诸多难题,目前的保护成果是国家、省、市、区各级联动和多部门联合努力的结果。”郑州市文物局党组副书记郭磊说,生态保遗工程将文物保护由文物部门的单打独斗,变成了多部门协作的共同事业。

多方合力下,遗址公园、博物院等文化新地标相继诞生,六大文化片区、六大协同风貌区建设稳步推进。以文带旅、以旅兴商、以商承文,3600多年的古迹串联一路繁华盛景,融入现代都市生活。

未来正来 创新表达“让历史说话”

“这是一座由考古发现的千年王都,3600多年来城市中心从未迁移。”走进依傍遗址公园而建的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序厅,投映在地面上科技感极强的文字介绍令人心动。

在数字投影技术支持下,播放讲解视频的巨型荧幕与大型复原沙盘实时联动,直观呈现郑州商代都城的城市布局和功能分区,带给观众沉浸式的感官体验。

“4D影厅、3D打印的古城墙……为清晰阐释郑州早商文明,我们在扩充实物展品的同时,努力创新博物馆陈展形式,让历史活起来,让文化活起来。”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院长马玉鹏说,游客在此可实现游园逛馆无缝衔接,多角度感悟千年商都的文化内涵。

目前,郑州商城遗址的南城垣缺口展示馆和宫殿区考古工作棚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建成后,将更加生动展现巍巍商都的昔日盛景,激发市民探索文明、守护历史的热情。

“我们既要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又要激发文化活力、促进文化传承,兼顾旅游开发和民生改善,继续推进和提升生态保遗工作。”任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