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长脸”须小心,微整形中有风险 大雪袭中原 河南境内16条高速全线管制 对话泰国坠崖孕妇:“人间值得”,想做一束光照亮人 甘肃天水“脱贫先进”:扎根基层27载 熟稔村民疾苦喜乐 上海一公园内有女子拍摄素不相识儿童照片 警方通报 北京今起三天气温“节节高” 月末再迎一次雨雪天气 88.7%受访者满意影院防疫举措 去电影院你做了哪些防护? 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一村一策”引领乡村振兴 武汉大学早樱盛放 学子如约归来 身边有彼此 背后有祖国 “春节包”温暖游子心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发言人就加拿大众议院通过涉疆错误动议发表谈话 春节期间,这些谣言又忽悠你多喝了几杯? 私人生活安宁被扰,该不该“较真儿” 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一村一策”引领乡村振兴 马江涛:哪里有病毒 我就到哪里去 中国日报网评:就地过年成就“史上最强春节档” 看完这两个场景,必须致敬“橙色卫士” 商务部: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 盐池三兄妹退回1.5万元捐款 坚守,是为了更多人的团聚 爬行训练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吗 《发财日记》如何成为网络电影春节档“黑马”? 遭遇“弗洛伊德式死亡” 警察却不被起诉!美国的“种族病”还能治吗? 中国电影喜迎开门红 内容和口碑始终是“硬核” 想靠科学健走减重强身?这些注意事项你了解吗? 首批中国科兴新冠疫苗运抵新加坡 敦煌文化学院:让“文化自信”入脑入心 别墅楼顶惊现仿古建筑 2021年宁夏文旅产业包抓机制第一次会议召开 中卫市第四小学:雷锋和我们在一起 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宁夏让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宁夏原创音乐 听得到的未来 “我要做不一样的化学”(科技自立自强·青年科学家) 上厕所回来 装有10万元现金的背包不见了 个人信息泄露招来“花式”骗局 266名老年人中招 全职妈妈≠保姆!如何看待家务劳动价值?专家详解 郑州车站中与时间赛跑的“消杀卫士” “临时普工”涌向深圳:待够最有价值的三个月就跳槽 名校集团化办学为何仍难解择校热 短视频催生“云上”新年俗——Z世代的“赛博”年 货拉拉发声明致歉 乱象丛生的网约货运行业该管管了! 受访者给今年春节档电影打8.0分 春节你看电影了吗? 医美广告真假难辨无孔不入 “三非”乱象存安全隐患 春节档就像春晚,“李焕英”相当于“难忘今宵” 口红销量掉一半? 唇妆仍是中国女孩最爱 受降雪影响 山西多条高速实施封闭措施 个人隐私网上“裸奔” 私人生活安宁被扰该较真吗? “小小力量集合在一起就是无限大” 私人生活安宁被扰,该不该“较真儿”
你当前位置:首页 >吴忠新闻 >

花钱“长脸”须小心,微整形中有风险

2021-02-25 12:37:04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在爱美之心的驱使下,“颜值经济”逐渐升温。不过,各类医美机构野蛮生长,行业乱象频出。“狂轰滥炸”的真假医美广告让消费者步步深陷,“三非”乱象更是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多管齐下,对医美产业进行“整形”。

“瘦脸针”“水光针”“线雕”……眼下,一些医疗美容名词日渐流行。同时,割双眼皮、垫鼻子等传统整形美容项目仍受青睐。

在爱美之心的驱使下,“颜值经济”逐渐升温。不过,各类医美机构野蛮生长,行业乱象频出。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19年,我国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的12%,黑机构数量超8万;合法合规医师仅占24%,非法从业者多达10万人。

如今,在地铁、公交、电梯等场所,充斥着大量医美广告,宣传医美带来的各种好处,但对于其中隐藏的风险和弊端却避而不提。对此,《工人日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医美广告真假难辨、无孔不入

“整形医院都这么有钱,到处打广告” “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把脸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日前,重庆一公交车上循环播放某整形医院的宣传广告,一对中年夫妻跟同行人聊起了整形的话题。

“广告说得天花乱坠,就是不知道真假。”一位女士接过话茬。

今年32岁的陈女士是“资深”医美消费者。她告诉记者,除了公开场合的医美广告,手机APP推送的整形信息,也多是平台、机构精心包装设计的软文。

陈女士说,她第一次整形就是下载了一款医美APP,一点开APP立即就弹出针对用户的标签,包括年龄阶段、身高体重、脸型、单双眼皮等。“我原来是单眼皮,看到APP里公布的不少割双眼皮成功的案例,就心动了。试着联系了客服,两天后,我花了几千元割了双眼皮。”

此后,该APP又不断推出“如果不是做了这个鼻子,你还能这么完美吗?”等一系列极具煽动性的文章。

“看多了平台里的整容脸,感觉审美都发生了偏差,对自己越看越不顺眼。”陈女士坦言,在这些广告“轰炸”下,她先后做了丰唇、垫鼻、磨骨等手术,两年的时间,花了近30万元。

重庆一医美机构的工作人员透露,为了营造“全民整容”的氛围和“爱美无错”的观念,各类医美APP编造了大量“整容改变命运”的凡人故事,有时候还“碰瓷儿”明星来蹭热度。

据天眼查近期发布的《颜值升级避坑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显示,超3600家医美相关企业曾受到过行政处罚。其中,超6200条行政处罚中,近2000条涉及“发布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内容。

“三非”乱象存安全隐患

除了虚假广告,困扰医美行业的致命问题还有非医疗美容场所从事医疗美容治疗、非正规培训的专业医师执业、非合格的医疗美容产品使用等“三非”乱象。在众多行业专家看来,正是这“三非”乱象,造成了医美行业纠纷不断,更让“微整形”变成了“危整形”。

今年29岁的李丽(化名)是重庆一家企业的公关经理。她表示,这份工作不仅需要足够的业务能力,出众的外表也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变美赢取更多机会”的考量,李丽成了重庆某医美机构的常客。她不但开了眼角,还几乎每隔几个月就打一次水光针和瘦脸针。

“刚开始,我确实变美了,可后遗症也逐渐凸显出来。”李丽表示,由于多次使用注射类产品,她的生理周期变得紊乱,还经常腹泻。“我不懂专业的医疗知识,也无从考证使用的产品是否合格,为了‘惜命’,只能放弃使用注射类产品。”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玻尿酸和肉毒素类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假货和水货。这些假货和水货未经过食药监部门的审批,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伴随着医疗美容行业的升温,社会上的私人医美工作室不断涌现,其中不少是没有资质的“小作坊”。重庆一医美机构的负责人透露,一些小型的医美机构,很少有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美医师。医美行业巨大的缺口,使不少非法执业的“医师”“护士”只经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上岗给消费者打针。

“这样的工作室几乎不做宣传,其客户多是通过熟人介绍。只要不出事故,没人举报,他们就一直‘坚挺’下去。”该负责人说。

医美产业“整形”需多管齐下

在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栾杰看来,医美行业普遍追逐暴利,医美机构刻意淡化医美行为的医疗本质,行业面临诚信危机,管理层面投入的力量不足,缺乏法律层面的长效管理机制等是造成医美产业乱象的几大原因。

对此,有专家提出,医美产业发展的乱象,也需要“整形”。首先要从野蛮生长、内容失控的医美APP和虚假广告“下刀”。比如,网信部门要依法处置互联网医疗美容相关不良信息,查处违法违规网站;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医疗美容广告监管,开展常态化的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虚假违法医疗美容广告。

重庆法律界人士则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专家学者对医疗美容各个项目进行明确界定,颁布各类医美项目的明细手册,让非医学专业的执法人员在执法的时候能够快速、明确进行判断。同时,还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定期根据医疗美容项目的变化对手册进行更新。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提出,要整治行业乱象,破解行业发展痛点,应从综合治理、发挥行业协会等专业组织机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以及科学宣传等4个方面着手。对于专业人才短缺问题,行业学会应该充分发挥作用,培养更多合格的医美专业人才。(记者 黄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