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煤海驶向新绿——贺兰山“时光慢车”走过50年 “康养”项目成“采石场”:挖山采石600余万吨,周边山体严重滑坡 瓜果满园粮满仓 金秋时节好“丰”光!来看祖国各地丰收胜景→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全力保障群众购药用药安全 库布其绿锁黄沙再生“金” 大熊猫全球圈养总数达673只 应急管理部:前三季度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9494万人次受灾 鲁菜传人盼“破局” 助力中国饮食文化“走出去” 绿富同兴需算好三本账 以农为本推进融合发展 “城市萤火虫”换书大会交互感悟 浙江宁波创新阅读品牌 海南儋州一渔船翻沉 1人失联 中国红十字会调拨199.1万元物资支援山西灾区 吴岩:五方面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 “共享庭院”让乡村旅游更火 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题材美术精品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狮子山”影响减弱琼州海峡复航 “圆规”12日起影响海南 黑龙江七台河矿震事故救援工作结束 4人获救3人遇难 “最穷村”蝶变“最富村” 乌鲁木齐南山脚下兴起乡村旅游热 警方通报“两网友自称被针扎”:排除故意传播艾滋病 “育儿帮扶者”还是“矛盾导火索”?隔代抚育之痛如何解 台风“狮子山”继续影响华南地区 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 中宁县打造法治文化墙 为乡村增添靓丽风景线 科普、义诊进社区,在“家门口”就能与医生面对面 银川城东农家小院低价出售,这事靠谱吗? 重磅!宁夏版“双减”实施方案来了! 推进宁夏有机枸杞产业提质增效 杭州调整应届高学历毕业生补贴 博士研究生提至10万元 北京全市城管将首次实行分类分级执法 和野生动物共享同一片土地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 如何更加全面、科学、客观看待中医药优势? 四川“火焰蓝”集训场上的“95后”铿锵“蓝玫瑰” 北京已创作推出118部大运河题材文艺作品 父母离婚孩子改随母姓,父亲起诉要求改回未获支持 陕西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黄色预警,这些地区请注意 启迪梦想,“流动科技馆”给大山深处带去无限可能 湖南鸡叫城遗址考古:揭露史前完整木构建筑基础 全屋定制两年未交付,家具公司被判双倍返还客户定金 今天白天北京阵风6至7级 明天气温或创今年下半年新低 河南公开挂牌督办4起土地违法案件 一人分饰两角行骗38万元 网恋“多金男友”竟是女儿身 专家详解山西为何10月突降暴雨 有何特点及影响? 亩产575.3公斤!盐碱地变良田 喀什耐盐碱水稻丰收 用有温度的对话撰写中国国家影像人物志 法官叔叔阿姨,是你们改写了我的人生 说捐一万其实捐一百,法律如何看待“诈捐”? 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三天两夜的奋战,只为列车安全通过 研究显示:东亚地区“准现代人”30万年前已经出现 为了孩子,文身店主动张贴风险提示 离婚约定房归女方男方占房赔付房租
你当前位置:首页 >吴忠新闻 >

穿越煤海驶向新绿——贺兰山“时光慢车”走过50年

2021-10-10 16:37:03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银川10月9日电 题:穿越煤海驶向新绿——贺兰山“时光慢车”走过50年

油漆斑驳的风扇、烧煤的锅炉、可上下推拉的车窗,坐在从宁夏银川市开往贺兰山深处的7524次“石炭井号”旅游列车上,不由让人有“时光倒流”之感。运行里程143公里,见站就停,单程运行3小时52分,今年,这列“时光慢车”已运营了50年。

“石炭井”旅客列车列车长何斯瑛和列车员元桂兰帮助带孩子的乘客下火车(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宁夏石嘴山市布局了许多工厂、煤矿,为了运送贺兰山深处石炭井、白芨沟等煤矿的煤炭和物资,方便群众和工人生活,国家修筑包兰铁路支线平汝铁路,并于1971年11月全线通车,“时光慢车”由此应运而生,成为平汝铁路上唯一的旅客列车。1972年6月,列车终点站从大磴沟延伸至汝箕沟。

“最早时,这趟列车是棚车代客车,偌大的车厢里铺几块砖头,上面搭块木板就变成了座席,车厢内冬冷夏热,别提多受罪了。”列车首任列车长、今年86岁的何斯瑛说。

家长带孩子周末乘坐“石炭井号”旅游列车出游(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如峰 摄

平汝铁路因煤而生、因煤而兴,20世纪80年代,有“百里矿区”之称的石炭井人口就超过了10万,这让“时光慢车”热闹非凡。翻开一张张老照片,列车上曾经的热闹景象扑面而来:车厢过道挤满了人,行李架上塞得满满当当,列车员在旅客“簇拥”下唱着快板;站台上大人小孩往来穿梭,乘客的衣着、发型,甚至行李都有着浓浓的时代印记。

今年44岁的陆梅玲是“时光慢车”的老乘客,说起小时候的乘车经历,陆梅玲很是感慨。她说:“30多年前,父母在石嘴山市工作,每次回老家都要乘坐这趟列车,我当时不到10岁,车都走过几站了,脚都没着地。哪像现在这么宽敞舒适。”

这是9月11日拍摄的已被关停的汝箕沟煤矿。新华社记者 唐如峰 摄

随着铁路沿线的煤矿相继关停,特别是2017年起,宁夏开展贺兰山一体化整治,关停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煤矿、非煤矿山等,铁路沿线的热闹景象逐渐成为历史,“时光慢车”的乘客也明显减少。

旅客少、与高铁时代格格不入的“时光慢车”,在贺兰山深处却不可或缺。在列车上工作了七年多的列车员勉平告诉记者,以前高峰期时,一个车站就能上下七八百名乘客,而现在大多只有二三十人。但在大雪封山时,列车是进出贺兰山唯一的交通工具,旅客激增时还要加挂车厢,列车虽慢,没它还真不行。

如今的贺兰山渐渐有了绿色,昔日繁华的石炭井矿区,如今正在打造工业文旅小镇,发展工业旅游这一“不冒烟的工业”,石嘴山市还在这里连续举办了两届贺兰山大峡谷汽车越野拉力赛。

在宁夏银川站,乘客准备乘坐7524次“石炭井号”旅游列车(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如峰 摄

2020年,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客运段围绕“老火车、慢生活、旧时光”,将“时光慢车”打造成“石炭井号”旅游列车。乘坐列车时,记者恰好碰到一个旅游团,有些家长还专门带着孩子一同前来,他们先乘坐“时光慢车”,再转乘大巴,为的就是感受列车的历史气息。

“石炭井”旅客列车工作人员(右)为乘客赠送书籍(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两年,专程来看老矿区的旅客越来越多,一些‘三线建设’时期的老工人甚至不远千里专门回来坐一趟当年的小慢车,看看当年工作过的地方。小慢车成了旅游列车,驶向新绿。”勉平说。(新华社记者 李钧德、许晋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