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两场沙尘暴,“刮出”国际化治沙新课题 石家庄计划到4月底完成401万人的首剂次新冠疫苗接种 未来三天最高气温或将达38℃ 海南发布高温四级预警 西安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全国职业院校“名师讲党史”从嘉兴南湖红船旁出发 上海受海上沙尘输送影响,短时可达严重污染 山西太原曝光电诈违法行为人885人 约谈相关银行、运营商 中国电子帘加速器研制新进展:杀灭冷链食品外包装箱新冠病毒 “女子因疫情隔离申请全额退票维权”续:已收到全额退款 “南大碎尸案”被害人家属代理律师:家属并非为钱而告 出借银行卡刷流水月入过万?广东湛江姐妹俩齐被拘 自闭症儿童美术作品公益展开展 呼吁民众关爱“星星的孩子” 一年来30万人次参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网络祭奠 “中国光谷奖学金”牵手武汉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 新疆绣娘赴扬州学习“乱针绣”技艺提升产品艺术价值 又一次惊艳世人的三星堆遗址 有多少谜还没解开? 一支笔十种毒:“高颜值”文具可能高危 放学“真空”被填补 “三点半”难题还难吗? 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 山西科技加码创新生态建设 京津冀启动2021年杨柳絮飘飞期联合预报服务 辽宁各地多措并举做好清明节期间殡葬服务保障 西藏拉萨13处停车场对农牧民限时免费 3月强沙尘天气对空气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江苏昆山主干道发生塌陷 未造成人员和车辆等损失 四川通报3起环境执法案例 一企业被开出两张百万元罚单 遥感监测显示:青海湖出现解冻迹象 并未开湖 小小吊牌帮助“宝贝回家” 众擎易举祈愿“天下无拐” 兰州职业博物馆引众“互换角色” 体验人生百态成社交“新宠” 北京已于3月22日正式入春 较常年偏早8天 北京3月22日已入春 较常年早8天 吉林一男子以鸟的声音为饵捕捉成群白腰朱顶雀被刑拘 河南负压救护车县域全覆盖 移动“生命之舱”提升基层防疫 产业兴旺“圈粉”科尔沁草原农牧民获得感、幸福感爆棚 拉萨两处冰川景点为旅客开放冰雪体验 点赞与吐槽并存 课后服务如何做到“众口可调”? 2020年山东举办199场省级新闻发布会 通辽市科尔沁区启动新冠肺炎疫情Ⅳ级预警 八闽千姿:在古城泉州遇见多元艺文空间 广西一年打掉跨境赌博团伙近300个 Ayur-Medic宣布其高级护肤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直接面向消费者供货 DHgate推出2021年春季新品狂欢节 优惠券价值超过1000万美元 耐世特宣布​​参与突破性项目的全球参与者以解决消费后聚丙烯包装的问题 技术企业家兼领导者David Clarke加入Keelvar 担任董事会主席兼投资者 沙特正在赢得区域竞争中的公司 世界上第一个零碳美容公司在哪里 受美国海关扣押的消息影响 顶级手套拖累市场 爱尔兰银行经济脉搏在3月份上升 原因是气氛升温 莱恩表示欧洲央行必须保持欧元区的稳定 爱尔兰科技公司在2020年首次筹集了超过10亿欧元的资金 项目缩编和合作伙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解决气候变化为重点的重大教育经验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综述:两场沙尘暴,“刮出”国际化治沙新课题

2021-03-30 19:04:42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鄂尔多斯3月30日电 题:两场沙尘暴,“刮出”国际化治沙新课题

中新网记 者李爱平

3月15日、3月28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在内的中国北方多省区两次遭遇沙尘暴的“袭击”。

根据气象部门、沙漠专家说法,这两次沙尘暴的源头均为蒙古国。由此,关于国际化治沙的声音,亦被当作热点话题。

在内蒙古,提及治理沙尘暴最为成功的地区,莫过于鄂尔多斯。

当地的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经多年治理,已让黄沙披上了绿装。

记者从鄂尔多斯林业和草原局得到的消息显示,属于荒漠化半荒漠化过渡带的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目前已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明显恢复、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为鄂尔多斯境内沙地中的绿色。 李爱平 摄图为鄂尔多斯境内沙地中的绿色。 李爱平 摄

对于今次发生的两起特大沙尘暴,库布其治沙企业相关负责人王忠表示,“并没有外界想象得猛烈”;治沙劳模殷玉珍则告诉记者:“位于鄂尔多斯乌审旗境内的毛乌素沙地上的风沙也不是很大。”

如此背景之下,相关人士认为,国际化治沙工作理应提上日程。

库布其治沙企业--亿利集团金融事业部财经品牌总监徐梶对记者表示:“过去几年,集团派出很多专家团队考察了沙特、摩洛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对这些国家的荒漠化治理给予了指导。”

“去年受疫情影响,国际项目进展比较慢,今年还会持续推进,巴基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我们重点推进的国家。”徐梶说,“很多国家都对我们的库布其治沙模式感兴趣,也希望我们把成功经验带给他们。”

鄂尔多斯乌审旗国有林场管理办公室主任巴雅尔则表示,“毛乌素的治沙模式值得推广,未来如果有可能,可以考虑中蒙联合治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时忠杰日前撰文说,“沙尘暴是不分国界的,根据多年来专家的研究估计,蒙古国中南部戈壁荒漠提供了亚洲沙尘29%左右的沙尘物质源,由于中国处于下风向地区,经常会受到来自蒙古国跨境沙尘暴的影响,对中国造成较大的经济社会损害。”

时忠杰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对本国范围内的荒漠治理与沙尘暴起源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也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防沙治沙体系,但由于国界的限制,对蒙古国荒漠化问题的了解和认识相对较少,缺乏对两国的荒漠化与沙尘暴防控方面的系统性科学研究。

在时忠杰看来,若能加强中蒙荒漠化与沙尘暴防控系统性研究与科技合作,建立起跨越中蒙两国的荒漠化防治体系,加强对草原和重要生态区的保护,将会一定程度减轻沙尘暴对中国的危害。

“沙漠无法被消灭,沙尘暴的形成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无法从根本上避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能做的只是加强防护林建设,加强沙区生态保护修复,尽可能地减少沙尘天气次数、减轻沙尘天气强度,减轻沙尘天气危害程度。”

3月29日,在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Global-DEP)项目成果发布会上,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认为,从社会—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干旱区常见的缺水、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等环境问题,与减贫、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等社会经济问题存在密切联系。

推行国际化治沙,中国在行动。

今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此次会议从能源体系、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技术、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绿色低碳生活、生态碳汇能力、国际合作等7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记者从内蒙古气象局获悉,目前,中蒙边境地区气象部门已开展多项合作,包括干旱和荒漠化评估技术合作,人工影响天气方法、技术以及人工增雨和防雹技术合作,协助蒙方进行蒙古国南戈壁省高空气象观测站的运行维护等。

值得提及的是,近几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为“非洲绿色长城”计划提供科技支持,将塔克拉玛干沙漠治理经验在毛里塔尼亚推广,并辐射到非洲其他国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