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教授邓红兵:轻松又挣钱的专业根本不存在 暑期红色旅游增速快、客群年轻化 云南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9例 暑假不是学期的延长简装版 大龄失业人员再就业调查:找份好工作咋这么难 无臂小伙收到同济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付出终有回报 受降雨影响 北京36条公交线路采取临时措施 “鲸”险大救援 浙江12头“迷路”瓜头鲸生死营救始末 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影响几何 北京机关企事业单位今日可弹性上班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还是“捷径” 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 清凉神器是真管用还是大忽悠 巴中一船舶公司负责人讲述“多艘船只被冲毁”经过 摆摊之余出了2本书 菜场里的女作家用文字写满“人间值得” 工资收入分配更公平 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2021“向上吧 少年” 少儿语言艺术展演收官 十四运竞技项目首金将于7月12日产生 惊艳!宁夏沙湖万亩荷花竞相开放 “稳住!我来!”飞机坠机前的最后时刻,他大声喊道 浙江温岭东海塘2头瓜头鲸搁浅 各方开展紧急营救 千名选手“登高望越”欢乐跑 探秘中越边关风情 2021年中国航海日活动期间中国多部水运著作出版 “村医”父母带九岁女儿“驻村”700余天感动乡民 受天气影响 北京西站部分列车晚点 通讯:中国北方草原借力“高科技” 引八方宾客拓知名度 上海大巴途经福建福安侧翻事故跟踪:伤者伤情稳定 聚焦老年人共病同治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老年专业委员会成立 “打包”空气、火山、星空、草原 内蒙古探索旅游新模式 银西高铁成为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新引擎” 金凤区首届“乡村振兴杯”足球联赛活力开赛 宁夏实现“一张网”服务企业需求 宁夏灵武: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内蒙古乌兰察布土豆宴美食多 小土豆撬动富民大产业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7416.2万剂次 “学党史颂党恩 守护安全伴成长”2021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启动 三伏天来了 专家提醒伏天更要提防“寒” 沪苏皖“组团出梅” 加长版三伏天“无缝对接” 应对入汛最强降雨 北京消防全面进入防汛战备状态 暴雨预警!五台山引发泥石流、四川船只被洪水冲走、北京中小学停止返校 探访宁夏大山深处百万移民新生活 山西永济警方悬赏搜寻黄河滩学生失联最后一人 江苏无锡:加快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让群众享受更多清水绿岸 各地“物业+养老”内容延伸 养老综合体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伏天”首日广东逾10个高温预警生效 市民花式消热祛暑 新疆巴州夏粮收购工作全面铺开 多措并举助力农民增收 四川强降雨致58.94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古村新貌创新路 多元发展奔小康 西藏林芝搭“鹊桥”为单身边境民警觅伴侣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西部分园落户重庆永川 羊城志愿者暖心护航广州中考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武大教授邓红兵:轻松又挣钱的专业根本不存在

2021-07-12 09:04:39来源:中国青年报

先锋“轻松又挣钱的专业根本不存在”——专访为“天坑”专业正名的武大教授邓红兵

“基础学科被认为是‘天坑’专业,被避之不及。”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没有差的专业,只有差的人。”

“高等教育不是教我们谋生,而是教我们创造生活。”

……

近日,让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邓红兵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在招生即将结束时有感而发、写给家长和考生的一段文字迅速出圈,有人为其中的理性分析点赞,也有人质疑他“站着说话不腰疼”。

“无论专业冷热,奋斗才能成就强国一代。”近日,邓红兵教授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面对面采访,还原一位80后学者对于青年学子专业选择与成长成才的观察与思考。

不要把每个专业都用钱来衡量

邓红兵介绍,这个在网上广泛传播的“致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是在湖北宜昌招生结束返回学校的路上写的。有感于招生中的一些见闻,他在手机上敲了几段话,然后发到了招生的家长和学生小群,引起了一些共鸣,有人转发后扩散了出去,“不是一篇正式的文章,完全没想到会弄出这么大动静。”

从去年夏天开始,作为专业老师,邓红兵参与到学校招生季的宣介工作,接触的家长数以百计,“哪个专业好就业”“哪个专业挣钱多”等是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把每个专业都用钱来衡量”。

他渐渐了解到,在网上、在家长们中还流行着“天坑”专业的说法,如“生化环材”即生物、化学、材料、环境等专业,原因是这些专业学习难度大,缺乏就业竞争力,到生产一线多,收入也偏低。

“这里有家长和学生的社会性浮躁心理,其中也有很多对冷专业的误解。”邓红兵的研究领域正是“生化环材”中的环境专业,他以自己的亲历现身说法。

1999年,邓红兵进入武汉大学时,被调剂到环境科学专业。他对这个专业没有兴趣,一度想复读,辅导员做了工作后他才渐渐安下心来,静心投入。很快邓红兵就找到了感觉,从本科读到博士,而今已是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博士生导师,还是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邓红兵说,这几年自己带的研究生就业起薪基本都在20万元左右,自己所在院系走出的学子中,有大批的长江学者、知名教授、行业领军人才、上市公司的老总,“他们的成功之路,是对所谓‘天坑’专业最好的反驳。”

“没有差的专业,只有差的人。什么专业都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邓红兵说,学习和工作,没有轻松的,又轻松又挣钱的专业根本不存在。

针对网上的一些质疑,邓红兵回应,并不是反对学生报考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自己的初衷主要是想告诉家长,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给孩子多一点自主权,希望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初心去选专业;而且一窝蜂地扎堆选报热门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不一定就很好。

同时对学生而言,不管什么专业都要好好学,没有哪个专业能躺平赚钱。邓红兵说,一些学生考上了名校好专业,以为就进了保险箱,沉迷玩游戏而挂科、被退学的每年都有。

但让他高兴的是,这两天,网络和媒体上支持的声音似乎更多,“这样的关注和讨论也是一次明辨和科普”。他不断接到一些校内外同行教授的点赞鼓励,收到年轻学子填报志愿反馈信息:有人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坚持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有人坚定了外界认为“冷门”专业的学习信心。

在热爱与责任面前,所有选择都不会被辜负

在这封信中,邓红兵还提及了触动他的另一个现象——今年一些入围“强基计划”(注:一般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的学生,因为高考分数已经够了预报学校的录取线,便想反悔,因为“强基计划”都是基础学科专业,入学后不能换专业。

“如果我们都放弃了基础学科或所谓的‘天坑’专业,我们又指望谁来做这些事呢?如果谁都不做,我们的国家怎么进步呢?”邓红兵说,一段时期专业的冷热是客观存在的,但要尊重专业选择和学生个人兴趣的结合,要看到趋势、需求,今天的冷门专业往往与国家未来重大的需求同频共振。

邓红兵在信中这样写道,“我们都可以不学环境,但当环境污染的时候,我们都会抱怨。我们不学化学和材料,我们的芯片被卡着脖子的时候,我们却误以为是电信、IT还不够发达,而不知道芯片不仅需要阳春白雪,还需要下里巴人,材料、化学同样缺一不可。”

邓红兵认为,就像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院士在校园里所讲的,今天将跨入大学校园的00后一代,到2035年35岁左右,到2050年50岁左右,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就在今天的校园,他们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未来的样子,“每个专业的人才需要都不可或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无论专业冷热,奋斗才能成就强国一代。”

与此同时,从历史上看青年成才的规律,每一代投入到国家需求中的青年学子,都不会被国家所遗忘,也恰恰是在国家的需求中,青年能在国家搭建的更多平台上加速成长。

7月2日,武汉大学官方微博转发这封《致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时,如是点评:“家国情怀、个人兴趣、诚实善良、愈挫愈勇的心态……想必更为重要。因为在热爱与责任面前,所有选择都不应被辜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通讯员 吴江龙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