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表论文时,经常让导师排名第一 “讲师”支招炒股先给甜头再“杀猪” 重庆警方破获部督特大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 女性上得职场 男性也要“下得厨房” 解析湖北检察为何依法追诉28年前命案嫌犯 低温蓝色预警:广西广东浙江等7省区部分地区气温偏低7℃以上 侵害人格尊严 网络“社死”不是小事 记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王文水:8粒种子种出百亿产业带动4万余人就业 海上大风黄色预警:东海南部南海东北部等部分海域阵风10至11级 结构简单又低碳,这里的玻璃会发电 评论:别让留守儿童的童年困在手机里 经营场所摄像头岂可随意安装?记者深入调查 走出家门,让寒假收获成长 “社死案是‘天大的事’”传递出的司法温度与力度 内蒙古青年志愿者零下20℃的坚守 清洁化学技术解开“水油不相溶”之谜 这座城市因冬奥而改变 职场智能监控引广泛讨论:企业“监控”应恪守法律边界 功能性水凝胶电解质问世 有助开发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 安徽桐城 唱响乡村旅游文化味 关注抑郁症患者 不能只靠药物与医生 氢能利用再添“安全卫士” 新型传感器实现氢气秒级响应 靠技术年均破获命案积案五十起 这里的民警各个身怀绝技 近红外光照射纳米颗粒 可直接产生活性氧 1+1=10 新材料韧性和弹性强强组合 回答“为什么考研” 要先明确“读什么样的研” 比一粒盐还小的电池问世 拒绝白色污染 让“石头”成为可“塑”之材 北京未来三天以晴为主气温连升 后天最高温将突破10℃ 南方地区持续低温天气 东南部和南部海域有大风 谨防“元宇宙”成违法行为道具 三亿人冰雪之约的回响 硬核科技让上海洋山深水港连创纪录 冬奥会医疗保障队中的90后:奉献冬奥 吾辈担当 北京冬奥闭幕式上 数字显示技术再现“空灵与浪漫” 横跨1630万光年!迄今最大星系发现 锌催化剂出手 循环利用废弃塑料有了新思路 宁夏开展大规模跨区域非法运营治理行动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干部任前公示公告(2022年第2号) 西夏区朔方路街道搭梯“云上”服务促就业 青海摄影师作品再次登上国际摄影舞台 运动员百转不晕 为什么你转两圈就头晕? 不打网球,怎么也得了网球肘? 康平社区:爱心义剪进小区 便民服务暖人心 陈润儿会见万华化学集团董事长廖增太一行 买买买根本停不下 问题可能出在这…… 银川市兴庆区文艺社区慰问快递员 关怀暖人心 内蒙古多所高校延缓学生返校 内蒙古呼和浩特针对外卖行业加强防疫和监管 长江流域最大载重吨位电动货船首航 青海:氯化钙型卤水成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为什么发表论文时,经常让导师排名第一

2022-02-23 09:07:17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近,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发布《关于规范学术论著署名问题负面行为清单的通知》,列出7类学术论著署名负面行为,强调“不得侵害直接实施科学实验的研究生的基本署名权,不得为均衡其他非学术利益而随意调整学生的署名及其署名位置”。

论文署名权既关系到学术规范,也关乎学术贡献的确认以及科研成果受益的分配。维护研究生的论文署名权,既是对研究生科研付出的尊重和认可,也是在维护学术科研诚信。

尽管研究生确定导师的方式是双向选择,但学生真正与导师相处之前,很难真正了解导师的个人性格与职业品德。碰上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的导师,对于学生来说固然是幸运。让很多研究生真正纠结的是,如果遇上行事不公的“老板”,选择与之闹翻对自己并没有太多益处。师生关系难以维系不说,也可能影响前程,因此不少学生只得忍气吞声。

中科院的这份通知是针对导师的,而且面向的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涉及科学实验,多是靠团队共同完成,其署名有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之别,其先后顺序也相对复杂一些。

论文署名问题不仅出现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出现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笔者一个朋友曾说过,他为了考取某个教授名下的博士生,当面去拜访,结果该教授直接表明,发论文必须把他作为第一作者。朋友很是不解,该教授在学术圈内也算是较有名气了,为何还如此看重这点利益。

笔者还注意到,当下侵害研究生论文署名权现象不仅发生师生之间,还发生在一些学术期刊和研究生之间。笔者从事的研究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平时浏览一些学术期刊点评、论文发表经验交流的网站,发现有不少作者抱怨:有的期刊不允许研究生成为论文第一作者,必须把导师排名第一才肯予以发表。

学术期刊侵犯研究生的署名权,多是出于提高期刊评价的知名度和排行榜考虑。在期刊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不少期刊都更加偏重发表知名教授和博导的论文,以便提升引用率。当然,作为相对成熟的学者群体,教授、博导们的学术质量也普遍更高一筹,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要求一篇研究生独立撰写的论文,以导师为第一作者发表,实属罔顾学术基本规范,伤害学生权益。

学术期刊本就处于强势地位,在论文版面稀缺的时代,很多研究生不得不服从“潜规则”,以换取来之不易的发表机会。更何况,不少学校也认可导师一作、研究生二作的论文,这些成果也可以作为毕业或是评奖评优的条件,这就为学生“委曲求全”提供了相对的余地。然而,这毕竟是以牺牲科研诚信为代价,对这种“潜规则”的默认,也是在助长不健康的科研环境。

事实上,不管是导师,还是学术期刊,大都清楚学术论文署名的基本规范,这种“明知故犯”不过是因为他们占据优势位置,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罢了。我们在关注导师侵犯研究生论文署名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术期刊这个“灰色地带”,相关部门也亟须畅通监督渠道,严格加强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和管理,塑造一个更加清朗和纯粹的学术空间。

胡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2月23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