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米,一个人的高原邮路 为“卡友”纾困,就是保供保链保民生 不少无生产经营资质 风靡网络的自制食品药品安全吗 “有尊严的关爱”助脑瘫男孩梦想开花 广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例 北京进入今年首个杨柳飞絮高发期 专家建议外出做好个人防护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8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5141例 “真正的记者是不会开口向当事人要钱的” 用小分子荧光探针 快速判断畜禽肉新鲜度 云南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例 把工会工作在职工面前“晒一晒” 全网每天亿件包裹送农村 多地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 狗粮加工作坊生产 “减肥药”摇身变“品牌”产品 “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我就坚持下去” 一张快递单“牵”出骗取医保基金案 国网石嘴山供电公司一季度售电量领跑全区 宁夏泾源县开展春季“禁种铲毒”踏查工作 “紫梦贺兰杯”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创意大赛有奖征集开始 石嘴山市将打造西北重工业品出海跨境电商示范园区 宁夏首届“我最喜爱影片”群众选片活动,邀您来参加! 广州“疫”线“摆渡人”:单日转运任务破百 24小时候命 “大白”“小白”齐上阵 共同战疫守沪 新疆乌伦古湖现“风积冰山” 蔚为壮观 上海战疫中的普通人:这些细节给人力量 守“沪”心灵“绿码” 浙江政企同心建情绪、物资防疫站 河北隆化新增1名无症状感染者 系集中隔离点检出 发病率高、低龄化明显……过敏性鼻炎为何高发难治? 太原临床用血告急 吁出行方便的民众就近献血 浙江海盐12人因违反防疫规定被警方依法处罚 福建新增本土“4+24” 泉州锐减宁德递增 内蒙古为28名流浪乞讨人员落户 保障其合法权益 吉林环卫工人的战疫时间:在工作中感受到胜利曙光 沈阳新增感染者中6例为重点地区返沈封闭管理人员 星夜社区驰援 响应“最紧急”的需求 服务社区特殊人群 上海警方成立社区帮困先锋队 一季度中国各种自然灾害致953.1万人次受灾 上海逾8000城管执法者全面下沉 “人防+技防”实现巡查全覆盖 进舱日记|DAY2:今天我进方舱了,热情的阿姨:小伙子,新来的吧 广州白云管控区内逾两千名医护人员为民众提供医疗保障 安徽抗疫“老将”制定“皖沪一、二、三号方”援沪战“疫” 上海复兴馆方舱医院安医大一附院方舱院区首批康复者出院 气温偏高致三江源多地气象干旱 黄河源头重度干旱 打赢蓝天保卫战 河南将从8方面着手“精准治霾” 长春部分城区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确保人居环境安全 河南对625个疑似污染地块完成调查 济南重点防控四类入境国际航班 远端严防全程闭环 两女孩睡梦中一氧化碳中毒离世 房东和燃气公司赔偿近70万元 安徽开展为期3个月的“一盔一带”专项行动 4月18日12时起 浙江全省停办社保业务 陕西:秦岭滥伐林木者自愿交纳碳汇补偿获从宽处理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4500米,一个人的高原邮路

2022-04-13 09:05:22来源:人民日报

4500米,一个人的高原邮路(一线调研)

在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雪域高原,有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里程最长的乡镇邮路。高寒、缺氧,自然环境严酷,中国邮政集团格尔木市分公司投递员葛军一跑就是10多年。不惧风雪保障物资供给、不辞辛劳服务牧民群众,选择了这份工作,他便用热爱一直坚持下去。

——编 者

青海西南部,莽莽荒原,一条邮路绵延其间。

邮路自青海省格尔木市区出发,向南经过巍峨的昆仑山,再穿越广袤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最后到达长江源头、沱沱河畔的唐古拉山镇。沿途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氧含量不到内地的一半,皆是人迹罕至之地。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里程最长的乡镇邮路。

在这生命的禁区,中国邮政集团格尔木市分公司投递员葛军一跑就是10多年。

“每周一次,周三出发,往返两天,全程只有一人”

出发前一夜,记者见到了葛军。他穿着橙绿相间的工作服,没等记者打招呼,咧嘴一笑,一双宽厚的手就伸过来:“你好,我是葛军!”干脆的介绍、爽朗的笑声透露着西北人的直爽。不过,他格外标准的普通话让记者印象深刻。

1954年,葛军的爷爷响应号召,从上海拖家带口来到大西北,进入邮政系统服务青藏公路建设,公路建成后,也就把家安在了格尔木。1972年,葛军的父亲走上了与爷爷相同的工作岗位,成了一名投递员。

“奶奶是长沙人,媳妇是青海人,家里口音各异,早就习惯了。”葛军开玩笑说,“家里3个男人平日里开邮车东奔西跑,打交道的人多,很多地方的方言都会说,最好使的还是普通话。久而久之,我就练出来了。”

葛军自小生活在格尔木这座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是个敢闯敢拼的汉子。18岁那年,他参军入伍成了一名机械修理兵。退役后,他考上青海邮政学校,同年入党。毕业后,葛军被分配到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邮政局,干过投递员,坐过营业厅,几乎做遍了邮政系统的所有工作。

2009年,中国邮政集团格尔木市分公司开通了格尔木市区至唐古拉山镇的汽车投递邮路,沿途设置23个邮件交接点,为青藏公路沿线和唐古拉山镇的牧民群众服务。

2010年,葛军34岁,正是有闯劲的年龄。那时,这条邮路上的首位投递员由于身体原因调整了岗位。“单位没几个大车司机,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葛军主动申请,接过了重担,一跑就是10多年。

“一般来说,每周一次,周三出发,往返两天,全程只有一人。有的邮件交接点离青藏公路较远,还得开车在戈壁滩上多走一段路,来回行程接近900公里。”葛军对这条路线再熟悉不过了,10多年来,他在两地之间已经往返了17.5万公里。

“他们救过我,我也服务过大家,都是互相帮衬着过来的”

次日一大早,从格尔木市出发,一路南行。黛色的山、雪白的峰、柔软的雾、层叠的云……邮路漫长,交接点间往往相隔几十公里。出城近一个小时,邮车才行至第一站——昆仑山南山口加油站。

葛军动作娴熟地戴上棉手套,拿出签收本,从车厢后侧取下几件快递。“取放邮件都有讲究,先到的要后放,后到的要先放。一车邮件,我自己得装一天,要是顺序错了,就得来回翻半天。”葛军说,“从邮路开通到现在,沿路邮件越来越多,车越换越大,从皮卡换成厢货,现在已经是第五辆了。”

不冻泉、索南达杰保护站、五道梁……海拔越来越高,气温逐渐降低。每到一个站点,都要下车卸邮包,车厢里好不容易攒的“热乎气”,一开门就全泄了。“咱们不要同时开门,不然穿堂风一刮,热气走得更快。”葛军向记者分享自己的保暖经验。

车一路前行,绵延的青藏公路变得颠簸起来,路面起起伏伏,坐车犹如乘船。“这里是高原冻土区,夏天融、冬天冻,路就像海浪一样起伏不平。”葛军紧紧把着方向盘说,“路不平,危险还很多,我当年第一次跑就出了事。”

2010年9月,初次上路的葛军突遇泥石流,车陷到泥浆里动弹不得。无奈之下,他徒步去求助,在十几名牧民的帮助下,才将邮车从泥里拉了出来。车虽然“得救”,发动机却出了问题,他只好结束了自己的格唐邮路“初体验”,无奈返程。“回家后,家人也劝过我,别跑了,不放心。”葛军回忆说,“但一想到牧民群众搭救我的情景和他们接过邮件时的眼神,我就觉得,还可以再坚持。”

一年后的冬天,海拔4415米的五道梁,天寒地冻。蒙古族母亲扎娅一岁的孩子突患感冒,持续高烧陷入昏迷,忧心如焚的扎娅在凛冽的寒风中等了一天也没拦到车,后来辗转联系到了葛军。他连夜开下唐古拉山镇,将孩子送到格尔木抢救,孩子得到了及时救治。

如今,想到那一夜肆虐的大雪,葛军仍然后怕。“正常天气走都有危险,别说下大雪了。但人不救行吗?”葛军说,“10多年间,他们救过我,我也服务过大家,都是互相帮衬着过来的。”

“选择了这份工作,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

边说边行,傍晚时分,历经11个小时、419公里的长途跋涉,邮车跨过沱沱河大桥,抵达了邮路终点——唐古拉山镇。

天逐渐黑下来,镇上的工作人员早已下班。每到一个交接点,葛军就把邮包整齐地码放在门口,等全部卸完,天已全黑。

直到这时,忙碌了一天的葛军才得空休息。唐古拉山镇是青藏公路在青海境内的最后一站,这里有加油站、饭店、超市、汽车修理店、招待所等,人口相对密集,对物资的需求也更大。

2011年中秋节前夕,唐古拉山镇“中国长江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综合站”的志愿者们发帖说想吃月饼,各地网友纷纷响应,通过邮政寄送过来。然而,中秋节当天却突然下起了大雪,志愿者们本不抱希望,直到葛军穿着军绿色的棉大衣推开综合站的大门时,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心意终于送到了志愿者手中。

对青藏公路沿线和唐古拉山镇的牧民群众来说,邮路不仅是物资供给线,更是联通外界的信息线。

“我永远忘不了2012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我把特快邮件送到藏族姑娘巴珠手中时她那热泪盈眶的双眼。”葛军回忆说,巴珠家住唐古拉山镇拉智村,脑子活、会经营的她,10年前就在自家院子里开起了民宿。有一次,一位来自广东的摄影师住在她家,而葛军送来的那封特快邮件,正是这位摄影师为巴珠拍下的照片。“这些照片对她来说很珍贵。”葛军觉得,这个时刻对他来说,同样意义不凡。

“最近,我身体实在扛不住,要转跑茫崖市了。但如果这条邮路上的司机临时有事情,我还是要回来顶上去。”唐古拉山镇清冷的夜里,葛军望着星空说。

在中国邮政格尔木市分公司管理的邮路中,格尔木至茫崖段的艰苦程度仅次于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段。“距离差不多,同样是400多公里,也是一个人跑。但海拔只有3000多米,比格唐邮路低了1500多米。”葛军一边说着,一边走向邮车。当晚,他还要给车辆加注防冻油,以备明日的返程。葛军说:“选择了这份工作,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