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我区捐赠丰田无障碍车 石嘴山市开展七大重点行动 为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助力宁夏中卫打造全球领先绿色算力集群竞争力 “贺兰山东麓”敲开“世界葡萄酒之都”的大门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过于自信也会导致上当受骗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第五届云天大会在中卫开幕 遇见中国之美·中卫66号公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清退宁夏属地僵尸类APP的通告 中宁一案例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男子轻信网贷被骗1万元 宁夏涉农企业享留抵退税扩围“红利” 36只“迷途羔羊”引来十余名“羊倌”争领 银川市总工会把劳模工匠请进校园激励青年学子 行业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宁夏算力枢纽 宁夏乡村游订单同比增223% 【黄河安澜】秋意渐浓 黄河两岸景美如画 前8个月宁夏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0.5% 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石嘴山市加速解决房屋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湖城之秋——打翻了的调色盘 中宁县检察院落实工作机制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宁夏原创音乐剧 《花儿与号手》喜摘文华大奖 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主论坛举行 敢做“无人区”的探路者 宁夏中卫:电力护航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算力产业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禁毒宣传进校园 提高学生辨别新型毒品能力 贺兰县:直播带货开启残疾人灵活就业新模式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被司法拘留15日 宁夏隆德县完成首笔用水权质押贷款 宁夏明确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 小说《微水浮尘》在京首发 同名广播剧上线 宁夏泾源 “电”亮山乡 好山水做出“富民”好文章 专家学者聚首 为创投行业把脉支招 吴忠利通区:石榴花开情更浓 西夏区铲除毒品原植物160余株 中宁县检察院为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社交平台上的反诈联盟:被骗、救赎与博弈 乘势而上 随“算”而动 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上海开幕 宁夏线上直播带岗招聘活动帮助残疾人实现精准就业 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主体活动闭幕 变“带货”为“带岗”,银川这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246个就业岗位! 首届中卫·房车文化节暨消费惠民活动启动 秋季跟风刷酸 小心焕肤不成反“烂脸” 不再“守着黄河缺水喝” 被基础设施网“包裹”的幸福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赛道”寻求新动能 金凤区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一起涉养老诈骗案件 来吧,展示!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等你来 宁夏水投集团:三项制度激活企业原动力
你当前位置:首页 >民生关注 >

高校师生科技抗疫 “彩虹丝口罩”让新冠病毒“迷路”

2021-11-11 11:05:02来源:中国青年报

和时间作战 一群高校师生科技抗疫“彩虹丝口罩”让新冠病毒“迷路”

“现在我觉得做事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了。”北京化工大学青年教师李好义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2020年年初参与科技抗疫的深刻感受直到现在都激励着自己。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他戴上自己团队研发的“彩虹丝口罩”乘公交车出门。这位该校英蓝实验室的青年教师觉得,像他这样的党员、科研人员,就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抗疫。

当时不少北化人都行动了起来。疫情初期口罩奇缺,这些科研人员觉得“应该有所作为”。据介绍,该校陈建峰院士团队专研“口罩荷电再生重复使用技术”,张立群教授团队开发新型高性能硅橡胶口罩,李好义所在的杨卫民教授团队,则想帮助更多人尽快戴上可重复利用的彩虹丝纳米纤维膜口罩。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党支部书记谭晶介绍,“彩虹丝”是一种能阻隔新冠病毒的纳米纤维材料。2005年,为解决传统过滤材料过滤效率低、呼吸阻力大的痛点,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英蓝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杨卫民提出“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法”的概念,团队钻研10余年后,一种制备过程无污染,纤维表面致密、强度高的纳米纤维问世。因其在灯光下会发出彩虹光泽,加之有“历经风雨、终见彩虹”之意,团队将其命名为“彩虹丝”。

“彩虹丝”如何防住新冠病毒?谭晶解释,新冠病毒颗粒尺寸在100纳米左右,“彩虹丝”相当于给新冠病毒造了“迷宫”,其纳米尺度的长纤维纠缠层叠,让本就狭窄的透气通道变得错综复杂,所以新冠病毒一进去就会“迷路”,也就被有效阻隔于人体之外。

前些年,为防雾霾,“彩虹丝口罩”一度被该校学生创业者投入量产,但随着空气污染缓解而停止。面对疫情侵袭,杨卫民教授团队决心让“彩虹丝口罩”尽快“重出江湖”。

团队的教师们先是赶往天津。在那里,此前生产的“彩虹丝口罩”还有数万只库存,为尽快把这些库存送给武汉等地的医护人员,教师们承担起打包、装箱、寄送的任务。

库存处理完,他们又赶回北京实验室。当时,国内口罩紧缺逐步得到缓解,但处理废弃口罩的压力又显现出来,这些科研工作者立刻转战新“阵地”,开始研发可降解的升级版“彩虹丝口罩”。同时,护目镜短缺的问题也引起他们的关注,谢鹏程教授提出用3D复印技术制备护目镜的思路,并自己操作机器制备样品。

“我们好像在和时间作战!”从打理制作样品的设备,到原材料配料、粉碎、混料,再到纺织、测试、优化过滤性能、生产、组装……实验室一下子成了生产车间,科学家又搞研发又当工人,科研一线瞬间变成抗疫前线。

不久后,实验室里建起的3D复印护目镜小型流水线,争分夺秒地生产出两万多副护目镜;利用聚乳酸材料做成的可降解“彩虹丝口罩”研发成功。这些防疫物资被送到湖北、北京、湖南等地的医护人员、环卫工人的手上。

回忆起抗疫场景,谭晶有些激动,她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党员,平常大家就一直学习‘四个面向’‘立德树人’‘用科技创新解决民生问题’,这次算得上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真实写照。”

在许多人的生活被按下“暂停键”的那段时间,谭晶感到身边同事的日子飞转起来。他们的科研干劲也带动了身边的学生。

其中一位博士生陈明军,也是名党员,他原本在中国煤矿科工太原研究院工作,是带着预防煤矿工人尘肺病的使命来读博,而疫情赋予他一项更加紧迫的使命。当老师们在实验室忙碌时,陈明军为优化口罩过滤效率,将多电场耦合强力牵引静电纺丝技术应用到熔喷生产线上,并试验成功。

“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科研有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段雪得知北化师生科技抗疫的故事,特意为“彩虹丝口罩”题词“彩虹收雨,光风霁月”,以示鼓励。

科研成果固然重要,科学家精神更加可贵。正如陈明军所理解的那样:“解决人民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把最热切的科研情怀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科研人最应该做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