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购酒价格未现大规模波动 高端白酒信息纷杂 西藏玉麦:“第二故乡”过新年 黑龙江新增27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6例无症状感染者 致敬“最美铁路人”,让新时代以奋斗为荣 北京大兴开通24小时疫情防控专线 畅通民众诉求 自愿放弃社保、休假、加班费……你“被自愿”过吗? 山西晋中出台措施支持企业稳岗发展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东北地区有明显降雪 山东烟台:流入奶枣产品2管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春运第二天】铁路加强疫情防控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预计今年开通 北京警方去年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8600余起 同比上升近八成 激活高校资源 促进成果转化 中国23座城市GDP超万亿元(锐财经) 济南两个小区自建供水设施水质污染致部分居民感染诺如病毒 2021,广州准备这样干 吉林省新增确诊病例5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例 “福清公交司机突发心梗猝死”家属获赔123万元 广州春节应节食品货源足 多种活动增添浓郁年味 大兴局部聚集性疫情已有效控制 北京轨道交通客运量日均超过1千万人次 四川:坚守在岷江上的守桥人 中国春运启幕静悄悄 科技防疫护航回家路 北大女生包丽自杀案:案件补侦后已移送检方 重庆33个区县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 核酸报告都敢篡改,对给防疫挖坑者当果断亮剑! 北京核酸检测费用下调至每次80元 北京通报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情况 严肃追责问责 北京将开通多条至北三县省际客运班线 全国妇联向广大家长发出倡议:大手拉小手 共度平安年 粤新冠检测服务平台上线 2000余个核酸采集点开放预约 浙江推农村地区疫情风险“三色图” 对层层加码说“不” 成都金堂“90后”女孩辞职照顾4位患病残疾老人 新冷空气明起影响中东部 东北等地降温超10℃气温持续偏低 牛年贺岁币已开兑 市民可错峰前往 这五年,科技进步对西藏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6% 温馨!中国驻埃及使馆向旅埃侨胞和留学生发放“春节包” 内蒙古女人大代表返乡创业 用“锁阳猪”闯出新天地 福建强化“两节”期间用工保障 福州预计发放9亿元“大礼包” 黑龙江大兴安岭多地遭遇40年来最冷天气 “不疫样”的中国春运:突出“减”与“防” 过个平安年 20万铁路青年守护旅客回家路 我国首张船用燃料电池产品型式认可证书颁出 浙江:101.8万人已完成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 浙江多地为何现严重旱情? 宁夏政协委员吁设立职业伤害责任保险 让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有道” 江西吉水县暴力伤医案犯罪嫌疑人曾某升被批准逮捕 通讯:内蒙古兴安盟脱贫记:“扶贫+”遍地开花 41个整村下太行 山西和顺易地扶贫搬迁让村民稳得住、能致富 1200多人坚守贵南高铁这段工地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春节购酒价格未现大规模波动 高端白酒信息纷杂

2021-01-30 09:07:23来源:新京报

春节购酒 识别高端白酒纷杂信息旺季来临,茅台陷“信息旋涡”;记者调查发现,价格未现大规模波动

春节将近,消费者购买高端白酒时一定要从正规渠道采购,索要正规票据。新京报记者 薛晨 摄

近日,一则“上海地区市场监管部门严打茅台加价销售,价格超过1499元指导价即没收并另处罚款,多家酒行商超下架茅台”的消息引爆网络。

该消息同时显示,有批发商称此次行动为“茅台联合本地工商共同打击加价销售”。

1月27日,新京报记者采访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其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也在核实这个事情。”红星新闻随后报道,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其回应称,“此消息不实,目前正在准备通报,稍后会发布。”

除此之外,作为白酒领域的“明星”,茅台酒在春节前迎来一波市场关注热潮,随之而来的是“多名茅台酒经销商被查”、“茅台酒出现大面积下架”、“买茅台必须搭售,一瓶水搭一瓶酒2800元”、“买不到整箱茅台酒,一个茅台酒箱子都要200元”、“茅台酒价格要崩盘了”等众多难辨真假的消息。

新京报记者日前采访各方人士并走访北京市场,了解茅台酒市场现状。

纷杂的市场信息

“上海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在新京报记者加入的某飞天茅台酒讨论群中,这成了这两天出现最多的问题。

除了上海的消息引发热议外,近期还有一则关于杭州市场监管部门认定个人回收茅台再转卖的行为存在“商标侵权”的消息,此后,杭州市场监管部门对红星新闻表示,此为虚假消息,事实上该起案件之所以被认为“商标侵权”,是因为涉案人员所售产品为假酒。

2020年12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出关于加强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的通知。

在该通知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各地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加大重点领域监管力度:“元旦春节适逢名优白酒销售旺季,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密切关注茅台等名优白酒相关企业价格行为,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商品的巡查力度”。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茅台酒成为热销产品,囤积茅台酒成为一些炒家的获利手段,加强监管有助于遏制茅台酒的炒作行为。

新京报记者从茅台方面也了解到,此前茅台针对元旦、春节“两节”期间的市场工作,也曾专门组织成员分赴全国各地开展市场督查。借助全覆盖高频次督促,杜绝惜售捂售、转移销售和高价销售。

有接近茅台的相关人士指出,茅台所推出的节前检查,更多是约束自己的市场终端供应体系。

茅台酒销售公司此前出台的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茅台酒市场销售工作方案中,提出2月11日前将2021年1月、2月份茅台酒到货量100%销售,做到应售尽售,不留库存。

茅台还要求,各经销单位须加大飞天茅台酒拆箱销售比例,拆箱销售比例要达到100%,100%纸箱保留。业界观点认为,茅台推出开箱销售政策直接指向故意囤酒,推高酒价行为,并以此打击黄牛。也有消费者告诉记者,他所认识的一些黄牛表示近期回收茅台酒已经比较谨慎。一些手中有茅台酒的黄牛也颇着急,不仅因为各路消息传递出监管收紧信号,更因消化渠道的减少。

市场零售趋向谨慎

与此同时,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市大兴区、丰台区进行走访时了解到,许多烟酒门店老板此前已听说来自上海地区的传言,但暂未遇到实际上门检查的人员。

不过,一些烟酒商店店主却对上门咨询茅台酒价格的人持有较强的警惕性。在大兴区彩虹新城附近的某烟酒批发行,当记者看到其货架上陈列的飞天茅台酒产品,询问零售价格时,该店主强调:“你要真的确定买酒再跟我谈价格,不买就不要跟我谈,我这边也不向你提”。

同样的情况在多家烟酒店中也有出现。记者在丰台区一家中等规模的烟酒店未获得店主报价,提出“不知价格怎知要不要买时”?店主表示:“那你可以多去问问,确定好了再来”。

熟悉市场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一方面这些小规模零售商手中本就货源不多,因此一般只供给熟悉的客户;另一方面,市场关于检查的传言颇多,不少小商家在信息不畅的情况下,选择低调回应价格问题。

各种消息之下,市场上的一些终端零售商是否已经大面积下架飞天茅台?多家媒体关于上海市场的系列报道中称,上海市许多商家已选择下架飞天茅台。

但就记者走访到的区域来看,目前并不存在大规模下架飞天茅台的情况。即使是拒绝向记者提供店内飞天茅台售价的商家,飞天茅台都被陈列在店内极为显眼的位置。

除此之外,记者对一些商超等渠道也进行了走访。记者在北京市内多家盒马鲜生门店内看到,购买茅台酒需要到服务台处方能购买,但53度飞天茅台处于缺货状态,只有一款4099元标价的精品茅台和43度飞天茅台有售。服务人员告诉记者,近几天53度飞天茅台都没有货,至于何时有货不知道。

蒲黄榆物美店内的53度飞天茅台则正常供应,同样延续此前规定的抢购手段。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只要有购买资格,每天早上9点可以在多点APP上进行抢购。物美预约抢购53度飞天茅台的执行日期,将持续到6月30日。除了物美,目前获得飞天茅台销售资格的渠道商均可以正常进行预约抢购。

除此之外,北京市某经销商还通过微信公众号以及小程序,对外发布1499元飞天茅台预约抢购活动,该经销商提出发现黄牛机构一律拒绝售卖。但也有参与抢购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在该经销商线下取货门店外面,依然有黄牛从消费者手中“收货”。

价格未现大规模波动

飞天茅台酒的价格也是目前传言涉及最多的领域。有传言认为目前炒家不敢卖酒,买家不敢买酒,市场活力下挫,飞天茅台价格即将面临崩盘;而另一拨人则认为,各路人马捂货惜售,尤其是茅台100%开箱销售令下发后,接下来会进一步助推茅台酒终端价格走高。

从实际走访的情况来看,目前终端市场茅台酒价格并未“崩盘”,也并未持续走高,但一些零售渠道的53度新飞天茅台散瓶的价格较此前有小幅度下调,原箱酒价格仍然较高。

在业界看来,茅台定量拆箱政策有望进一步缓解市场对茅台酒供需失衡的担忧,也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春节前茅台酒在终端市场的价格被进一步炒高,符合茅台希望稳市稳价的初衷。

■ 消费提醒

买高端白酒留好消费凭证

近年来,高端白酒备受追捧。但纷繁复杂的终端零售市场以及消费信息来源混乱。对此,酒类营销专家蔡学飞提醒消费者,春节将近,消费者购买高端白酒时一定要从正规渠道采购,索要正规票据。尤其是对于一些知名产品,譬如飞天茅台、水晶五粮液等,春节期间都比较热销,价格比较坚挺,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购买,防止自己的利益受损。

许多消费者也知道正规渠道较普通的烟酒行抑或是网上商家会更稳妥。但类似飞天茅台酒这样的紧俏商品,消费者往往很难抢购到,因此高价购买的情况由此产生。

对于这种情况,蔡学飞表示,如果这些一定要购买的消费者确实为刚需,那么一定要保留好相关票据,或者可以根据需要直接找到厂家客服,在其指导下购买相关产品。

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也向消费者做出类似的提醒。欧阳千里表示,选择官方渠道或者值得信任的渠道,如专卖店、授权店;同时购买时除了索要发票、单据以外,要记录下生产日期等信息;再有,购买高端酒水时,一定不要“贪便宜”,要认准大酒企生产的主流产品。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薛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