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肿瘤科医生, 在死亡迷雾中为患者寻找 ”生门 充电更方便 车主好体验 “坐火车只能买全程票”该改改了 98.4%受访者会随时做好新形势下疫情防护 团聚的笑脸,是他坚持的动力 修剪自家香樟被罚14万 “私产因素”有没有被考量? 北京:9万余人次失信人被限制参与小客车摇号 超九成受访者认为自己疫情防护做得到位 娱乐圈不能只讲名利不知敬畏 大润发道歉 但吃了变质肉的消费者怎么办? 教育部最新公示 “希望杯”数学邀请赛重回竞赛白名单 捕捉384只“癞蛤蟆”被挡获 警方:涉嫌非法狩猎罪 北京主城区公共自行车退出历史舞台 十几万人兼职做手工被骗1.31亿元 “年轻人爱上适老版APP”带来多种启示 纠偏加班文化,应成更多企业的自觉 在APP上接单,怎么证明劳动关系 上海新增1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肉袒牵羊”伤害性不小 侮辱性更强 骑电动车不戴头盔可集赞免罚?执法创新也须恪守法度 四川达州农民工夫妻3年拍1100余条视频走红网络 银川全面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 我国立法防止未成年人遭受黑恶势力侵害 中阿旅行商大会在宁夏北京两地同时启幕 宁夏西鸽打造中国首个“绿色能源酒庄” 新华保险石嘴山中支儿童托管服务班正式开班 宁夏建立“百所联百会”合作机制 截至8月17日 上海市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人数达1919.72万人 全球变暖在加速吗?气象专家:尚不能得出此结论 济南山间重现古老“马帮” 为现代城市建设驮沙运石 山东烟台3个区域调为低风险 调整后烟台市全域均为低风险 民航局对两个航班发出熔断指令 水利部:海河流域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上海:居民协商议事厅 破解加装电梯难题 江苏滨海“烈士故里”走出的企业家:反哺家乡只因这片生养我的土地 青海柴达尔煤矿事故现场超千人冒雨救援 目前尚有19人被困 浙江检方一年督促收回国有土地出让金16.2亿元 在“烙铁”上接受“烤”验的“90后”铁路变电运维女工 湖南一特殊培训学校虐待学生案移送审查起诉 昆山杜克大学迎来151名国际本科新生 上海地铁:今年底前将实现AED全覆盖 青海水利“加速度”:推进中华水塔水生态保护规划和水利工程建设 沈阳7岁小学生暑假每天打卡18项 专家:很难形成创新思维 “情感挽回”服务真有效还是交“智商税”?专家:不靠谱 厦门疫情防控一线见闻 银川打击非法营运显成效:“黑车”司机争着加入正规军 山西打掉一制售假酒犯罪团伙:民房内以散装白酒灌装假汾酒 吵架“气死人”需要担责吗?法官提醒:切勿过度宣泄情绪 固原市原州区加强城区环境整治 打造城市靓丽名片 【聚焦第五届中阿博览会】主题省展览“新”“老”味道很“出彩”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我是肿瘤科医生, 在死亡迷雾中为患者寻找 ”生门

2021-08-19 09:05:27来源:重庆晨报

手术台上,曾晓华的双手精准游走,每一个动作屏气凝神,4个小时的手术,他就是同事们的“定海神针”。病人面前,一句“为什么叫你去上班,就是让你不要想太多”,幽默稳人心神。

从手术台到门诊,是所有外科医生的日常。而对于肿瘤科医生来说,手术台上是生死之门,他们需要为病人在肿瘤谜团中找到正确的求生之路。

在死亡迷雾中为肿瘤患者寻找生门

17日早上11点,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室,乳腺肿瘤中心主任曾晓华从58岁的何敏(化名)身体里慢慢取出包裹着肿瘤的包块,巨大的包块足有三斤多重。

“创面有点大,用背阔肌可能会对她后面的生活有影响,我们努力用附近的皮肤面给她缝合吧!”曾晓华和手术室内的同事们很快达成共识。手术完成,曾晓华紧绷的神经卸了下来,他长吐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也轻松了不少。

下午1点,何敏被推出手术室,肿瘤的切除,并不是她抗癌路的终点,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如何度过恢复期。

这是曾晓华和58岁的何敏一起“战斗”的第四个月。今年4月,何敏入院时,乳腺肿瘤直径已有8厘米,属于癌症晚期。此后每天,医生和病人像战友一样,在乳腺肿瘤设置的死亡陷阱中一点点挖出生路。

肿瘤太大还伴有其他症状,手术风险大,曾晓华和同事们决定先通过药物将何敏的肿瘤尽量缩小,减少并发症。4个月后,曾晓华和肿瘤医院的多位专家在进行多学科会诊后,决定为何敏做手术。“希望她在切除肿瘤后,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尽量延长生命。”曾晓华说,在疑难肿瘤病人的救治中,医生要做的就是不断在死亡迷雾中为他寻找生门。

有时幽默,有时严肃,有时“霸道”

做完手术,匆匆吃了午饭,曾晓华急匆匆地来到门诊室。下午3点,他开始了当天的门诊工作,比起面对肿瘤病魔时的专业冷酷,面对病人时的曾晓华似乎有着“多重面貌”。

一位年轻女孩因为乳腺瘤体而惴惴不安,曾晓华耐心给她解释病情,并建议她手术只做右边的瘤体,“你看,左边很小,完全可以药物治疗,不建议手术,这样对你的身体影响会比较小。”

女孩的母亲在旁边焦急地打岔,询问女孩检查出的乳腺增生是否也需要割除,让女孩的心情又紧张起来。曾晓华有些“霸道”地打断了女孩儿的母亲,“你自己也说了,你不懂,那么请你相信医生,人生可以糊涂,但是治病需要精准!”他“强硬”的态度,让女孩儿和她的母亲安定下来。

女孩离开后,曾晓华迎来了一位老病人。女病人来复查开药,两人之间气氛轻松,看着女病人检查报告显示各项指标都很好,曾晓华很高兴。“我最近一直觉得伤口隐痛隐痛,是不是出新问题了哟?”曾晓华详细询问了她的感觉,并进行了检查。发现她只是精神过于紧张,害怕复发,笑着说,“你在我这儿治病的时候,把专业知识学过去了,是学过去专门自己吓自己的呀?”幽默的一句话,让女患者不禁笑了起来。

与病人相处的曾晓华,有些“千人千面”,有时幽默,有时严肃,有时“霸道”得说一不二,有时又温柔得春风化雨。“面对不同的病人要有不同的方式,要让他相信你的专业,才能安心让你治病。另一方面,更要让肿瘤病人相信他还有活下去的希望。”曾晓华说。

他的团队走在重庆肿瘤质控的前沿

今年是曾晓华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的第23年,从一名普通医生到一名专科主任,曾晓华一直在寻找通过制度来提升病情管理的途径,“治好一个病人很重要,但如果肿瘤治疗有了规范化的质控,就能从总体提升肿瘤治疗的效率、质量,这是需要团队合作的。”

2020年12月,曾晓华带领的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被国家癌症中心授予第一批乳腺癌规范诊疗治疗质量控制试点中心,目前,进入该中心治疗的病人,一般的常规病例会经过三重管理。在拿到各种检查结果以后,病人的主治医生会将自己的诊断与治疗计划报给病区组长,两人讨论一致后才会确认治疗方向,如果此时在治疗方案上有分歧,会再次上报给病区主任,如果还是无法获得好的治疗方案,则会上报给曾晓华,进行最后确认。

当遇到疑难病例时,该中心则会启动多学科会诊,届时,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影像科、超声科、病理科、肿瘤专科护士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会共同参与癌症病人的全程管理工作,“以前,病人到肿瘤医院只能看肿瘤,而因为专业问题,肿瘤专科医生可能对其他方面引起的肿瘤方面的变化无法及时了解、掌握,多学科会诊就避免了这个问题。”

曾晓华和同事们的努力初显成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质控管理在重庆走在了前列。这两年,他牵头成立了55家单位组成的西部乳腺肿瘤专科联盟,并作为组长单位成立38家单位组成的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乳腺癌学组。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实习生 黄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