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西村村:光影为媒,定格山乡之美 安徽亳州6人溺亡事故后续:系酒后骑车带人翻入路边水沟 尤溪:人才回引为乡村振兴“添福聚力” 低温蓝色预警:贵州广西广东等多地气温偏低7℃以上 湖北率先试点生态捕捞 科学护水,不能光禁渔还得会捞鱼 海关总署提醒“立即暂停食用”雅培相关婴幼儿产品 电力数据可视化让云数据中心用能尽在掌握 电力先行为乡村振兴增添“清洁巷” 国网石嘴山供电公司多措并举促配电网精益化管理再提升 国网宁夏电力宁东供电公司开展2022年应急演练活动 北京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 数字化建设让设备巡检和安全管控“无死角” 这个春季学期,看“双减”如何更上层楼 农网升级改造展新貌惠民生 大武口区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示范点验收 食有所选、病有所医、老有所乐 解码幸福连云为老服务“三件宝” 成都本轮累计报告“6+3”详情公布 中风险地区升至6个 散布疫情谣言 呼和浩特市一男子被拘5日 江苏苏州吴中区22日开展新一轮区域核酸检测 设“黄码”专用接诊室,苏州吴江封控区迎来新生儿 农业农村部:全面排查食用农产品违法添加金银箔粉有关问题 降雪致山西平陆近千只西伯利亚大天鹅推迟“返乡” 铁路公安机关为大学生返校保驾护航 粤东两船先后海上遇险 海空联动成功救起8人 内蒙古包头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划定7个中风险地区 云南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我国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主体全面开建 这个冬天,张桂梅被搀扶着走完家访路…… 成都本轮首例本土病例基因组测序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混打”新冠疫苗,来看看你的理解对吗 又冷又暖”战“疫”情——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战“疫”一线见闻 贺兰山网评:正义或迟到,但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体育 空中看宁夏㉖|雪落黑山峡 宁夏:小小地质员乐享“趣味冬奥” 低温寒潮来袭 福建各地战风雪保畅通 2021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 疫情之下的苏州:细节深处最动人 广西连续四天本土确诊病例“零新增” “冰墩墩”能否引领中国文创破圈之路? 青年冬奥“村”干部,志愿奉献工作忙 探访“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新疆阿勒泰阔克尔图村 5岁男孩被折磨成“纸片人” 上海专家抽丝剥茧:原来是罕见病在作怪 华侨大学紧急应对疫情风险 春季开学首周线下停课 云南发布寒潮黄色预警 部分道路交通管制 内蒙古呼和浩特现有3个高风险地区、50个中风险地区、70个封控区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胸鹀广州增城越冬 四川成都本轮疫情报告病例活动轨迹复杂 个别病例感染链条长 上海口岸开辟绿色通道 两天三次救助四名伤病海员 广西百色疫情防控用不到一个潜伏期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 “小老虎”们,开学啦!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安徽宣城西村村:光影为媒,定格山乡之美

2022-02-22 09:05:19来源:人民日报

引入摄影艺术、打造特色品牌,安徽宣城西村村——

光影为媒,定格山乡之美(艺术改变乡村)

本报记者 田先进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2日 第 14 版)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村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也要跟上。当前,以艺术助力乡村建设的实践正在广袤的乡村大地展开。引入一种艺术门类丰富村民生活、以艺术创意带动传统手工艺发展、根植于乡村传统风貌进行艺术设计改造……艺术的介入、村民的参与,让村落更美,也激活了乡村发展的更多路径。本版今起推出“艺术改变乡村”系列报道,展现艺术赋能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感受乡村文化振兴中的艺术力量。

——编者

青山隐隐,云雾缭绕,近水如带,淙淙流淌。安徽宣城宁国市港口镇的青山绿水间,坐落着一个静谧的小山村。这个村子有些不一样:形似吉他的表演舞台、造型各异的竹艺雕塑、丰富多彩的3D绘画,把原本普通的山村装点得活力十足。

这里是西村村。港口镇党委委员李雪说:“西村村的艺术化改造,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赏,旅游旺季时,车在村外都要排好几公里。”

艺术扮靓乡村,小小山村,美丽蝶变。

改造乡村景观,形成艺术品牌

村里的一根电线杆,被绘成了金箍棒,后面的墙上又画了个孙悟空,看起来栩栩如生。走在西村村,农家院落墙上的3D童趣画,让人忍不住驻足拍照。

走进一处农家院落,沿着青石板路,一座白墙黛瓦的皖南古民居出现在眼前,屋檐下一排大红灯笼微微摆动,墙角处的紫色花架引人注目,庭院里摆着几张欧式长椅和秋千,中西结合的设计风格为古宅增色不少。

不一样的村景,得益于港口镇启动的美丽庭院创建工作。2016年起,镇里鼓励村民对自家庭院进行艺术改造,并给予适当补助,艺术元素开始融入西村村的生活。2017年,西村村邀请专业团队,以“遇见童年的自己”为主题,在院墙上进行3D绘画,让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周末,会有不少市民来村里寻找童年记忆。

之后,村里通过政策奖补、土地流转,鼓励大户统一进行农作物种植,保持田园风貌的完整性。与此同时,引入社会力量,对村里的闲置、废弃房屋进行艺术化改造,古风馆、光影艺术馆等陆续建起来。

变化的不只是村里的建筑,文艺活动也逐渐丰富起来。每年4月,皖南花鼓戏文化周如约而至。剧团联合舞蹈队、龙灯队为村民和游客献上一场场精彩的文艺表演。此外,还有“年味·西村”“田园大秀场”“梦幻·西村夜”等活动……宁国市副市长、港口镇党委书记李华说,通过一系列活动,西村村形成了独有的艺术IP,收获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摄影家走进山村,村民爱上拍摄

走在村里的乡间小路,会被一面面摄影墙吸引。斑驳的古宅外墙上,几十幅照片整齐排列,既有风景照,也有人物特写。“摄影墙不仅美化了村居环境,更是西村村近几年发展变迁的最好见证。”李雪说。

几年前,当地党委政府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支持下,决定以摄影为抓手,打造西村村特色艺术品牌。2018年,西村村正式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首个摄影艺术乡村。

2018年10月,中国摄影家协会纪实委员会、《中国摄影》杂志等单位,在西村村举办了首届“乡村里的中国·安徽宁国港口镇”全国摄影大展,各地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住西村、游西村、拍西村。“摄影大展举办了4届,每年我们都会挑选优秀的作品上墙展示,摄影墙已经成为村里的一个特色景点。”李雪说。

西村村来了摄影家,西村村的村民也爱上了拍摄。农闲时节,西村村举办手机摄影培训活动,邀请各地的摄影家给村民传授摄影技巧。“村民通过手机记录生活,在网上分享生活,无形中扩大了西村村的影响力。”李华说。

49岁的村民汪大勇连续两年参加了村里的摄影培训班,拍照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汪大勇骄傲地说:“前两年,我以村里皖南花鼓戏为主题拍摄的照片,在摄影大展中拿到了一等奖。”

摄影走入西村村,改变的不只是村民。从用摄影记录生活到举办4届全国摄影大展,从探索艺术家驻村计划到成为中国首个摄影艺术乡村,从建立西村照相馆到西村景区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晓红说:“近年来,西村村逐渐形成‘摄影艺术+’带动‘多元艺术+’的发展模式,摄影成为村里与外界交流沟通的平台。”

带火旅游产业,村里人气更旺

临近傍晚,漫步西村村,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循着香气,走入村里的一家民宿,厨房里,老板汪文琪正和妻子忙得不可开交。

西村村三面环山,耕地稀少,原本村民的经济收入以农林业和外出务工为主。今年54岁的汪文琪多年来也一直和妻子在外打工。2017年,转机到来。随着艺术改造的深入,汪文琪瞅准机会,回到村里开起了农家乐。

为了与整村艺术氛围相契合,改建时,汪文琪费了不少心思,院里的旧物改造、屋里的艺术根雕等,都经过精心设计,一步一景。“通过旅游产业的带动,越来越多人回到村里。”李华说:“如今的西村村更有人气”。

打造文创艺术的宣州区前进村、以现代田园艺术为主题的郎溪县下吴村……在宣城,越来越多的村庄走上了艺术改变乡村之路。“我们启动了‘皖南星7天’艺术乡村品牌打造计划,将用3年时间,分别在7个市区县重点打造1个艺术乡村、培育1个艺术乡村,充分发挥艺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助力作用。”宣城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陶德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