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古稀老人“船”承初心:造船是根 文化的传承是魂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54例 社会面仍存隐匿传播风险 上海地铁开展清洁消毒专项行动 为逐步恢复运营做准备 上海有序推进农贸市场复市,鼓励线上订、线下送 上海:城市公园分类分步有序开放 游乐设施暂不开放 2022“热血跑”深圳无偿献血健康公益跑启动 从雷神山战斗到新国博,这面旗亮出来,给人感动和信心 辽宁各大医院抗疫一线扛重任 陕西公布9起公安部督办重大文物犯罪案件 女生私自外出染疫隐瞒行程被立案 郑州大学:依法依规处理 老师傅谈“螺蛳粉灵魂”酸笋的制作:一摸一闻就知道品质 气温高降水多致三江源地区雷电灾害危险性较高 安徽休宁:目前居民生活必需品保障充分医疗物资储备充足 上海首家商业综合体实现线下“有限开放” 全时段、滚动式,上海浦东这支队伍布下全覆盖防控体系 北京2地升级为高风险地区 北京:继续执行暂停堂食、暂不返校等防控措施 重庆载20人客车侧翻致1死1重伤 初步分析系雨天超速导致 四川绵竹:4年5次拍到野生大熊猫活动影像 上海静安有一支弄堂抗疫“最美女团” 湖北枝江金湖国家湿地公园首现稀有猛禽红脚隼 直击京城新人“520”错峰分时领证:简约流程让“爱”温馨且安全 青海西宁:滞留省内外高考考生23日前须返回报名考区 (上海战疫录)沪鄂医护携手成功救治一名75岁合并多种疾病的新冠患者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54例 其中社会面筛查2例 北京:农贸市场拟定期休市测环境核酸、彻底清洁消毒 上海虹口有支“助老先锋队” 20日晚 广东荔枝“点亮”黄鹤楼 福建森林消防野外驻训 从严从难检验训练成效 刚刚,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 大学生私自外出染新冠涉罪被立案 律师:后续事态将影响量刑 云南省凤庆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小核桃成为致富果 两位抗美援朝老战士:72年前共赴战场 而今打赢抗疫“硬仗” 黑龙江绥阳林区再现虎踪 近五年监测到个体东北虎10只 “996”为何屡治屡现?还有这些堵点尚未疏通 博士夫妇创办农场:分享收获 充满治愈 畅通农村水网“最后一公里” 青海湟中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甘肃鼓励人才下基层 为艰苦边远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单列岗位 北京“520”严格婚登预约办理 完成所有登记方下班 湖北十堰郧阳区发展壮大产业 让更多群众就业不离乡 体育培训行业迅速升温 “野蛮”生长乱象多 居家学习别忘情绪防“疫” 高校婚恋教育课能帮年轻人群“更懂爱”吗? 四川地震专家:汉源4.8级地震为走滑型地震 四川雅安:师生有序避震,无一人受伤 四川汉源4.8级地震:消防救援队伍解除地震灾害二级响应 5.19中国旅游日 和田地区于田县第五届玫瑰风情文化旅游节开幕 青海聚焦特困老人 7116户居家实施适老化改造 快来调理内脏筋膜 赶走身体的这些“不爽”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古稀老人“船”承初心:造船是根 文化的传承是魂

2022-05-20 19:03:58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网嘉兴5月20日电(张雨滴 陈曦 沈沉缘)在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菱珑湾,“叮叮叭叭”的敲打声,电锯声、斧头声、凿子声交织成一曲水乡风味的美妙乐曲。造船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来生正在制作100厘米红船模型。

71岁的张来生,是土生土长的油车港人,是至今为数不多的船匠,更是家传五代的造船人、南湖红船修复者。

在菱珑湾的船匠工艺馆,一间面积约60平方米的屋子就是张来生的工作室。屋子里陈列了近百件仿真船模以及各类造船工具,西侧工作台上堆满了古船模型,墙上是他参与红船复原的工作照片和船只结构图。

平日,张来生就是在这个小屋里进行着自己的“工程”,制作复原各种古船模型。

“小时候,天天在河边看到河面上来往的各式木船。”张来生说,因为从小耳濡目染,他对造船很感兴趣,16岁就成了家里造船的帮手。

张来生听父亲说过,造船事业就是从曾祖父的爸爸那一辈建立的。这项古老技艺的延续,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更无精确的图画标示,只是通过匠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口耳相授,一代一代地传续下来。

工作室中的船模 秀洲区传媒中心 摄工作室中的船模 秀洲区传媒中心 供图

老一辈传下来的制船工序非常讲究,一般而言,将工艺生产流程概括为选料、配料、破板、刨板、拼板、投船、打麻、油船、下水9道工序。

“工序都在脑子里,从来没有什么图纸。”张来生说,一边看一边记一边学,几十年来,他一直和锯木、板料加工、船体拼装等上百道造船工序打交道。

随着现代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手工造船产业也受到了冲击,不少“船匠”纷纷转型谋出路,目前整个油车港镇像张来生这样的船匠已寥寥无几。

在张来生的记忆中,油车港镇的造船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父辈以制造农用船、渔船、客运船为业,在满足自己生活出行外,也不时有外来客商上门订制渔船。年少时候的他看到的都是手艺人制船的场景,吆喝声不绝于耳。

“虽然往日场景再也无法重现,但我不能让这门手艺断送在我手里。”身为家族船业的第五代“掌门人”,张来生直言,“造船是根,船文化的传承是魂。”

传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会做船的师傅越来越少,我能做的就是把船的史料收集起来,把嘉兴历史上的古船复刻出来,为后人了解船的历史和文化多一个重要窗口。”张来生说。

近年来,传统木船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考虑到传统制造技艺的传承,张来生把工作重心转向古船模型的制作。

不久前,十余名孩子来这里跟随张来生了解造船技艺的前世今生,以及船模制造的过程。张来生还为年轻党员、学生等传授船模制作技艺,通过这种互动式的主题党日活动,让他们体会匠心品质。

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这是非遗文化永葆生命力的时代命题。几十年来,张来生经手修造的传统船已超过200艘,从最早修造30多米长的大船到如今制作3米多长的古船模,基本上从没有间断过。

在张来生心里,自己“坐过船、行过船、造过船”,和船的感情特别深。71岁的他只要一想到造船,就充满干劲。张来生的家人说,直到现在,张来生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室做船模,希望为这项技艺的传承作出贡献。

让张来生感到欣喜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视这门工艺复杂、工序繁多、耗费工时的手艺活。“相信通过年轻人的传承与创新,造船技艺一定会迎来新的生机。”张来生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