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郎:“亿元村”跑出小康加速度 高速公路上的“发明家”解决扫雪难题 未来三天青藏高原及西南地区局地有降水 浙江煤城的转型之路:告别“煤经济”走向“绿经济” 初中英语听说机考 备考缩至30分钟 奔向马里亚纳海沟11000米 西湖大学崔维成率科考团出海 重庆吊水洞煤矿仍有5名被困人员没被找到 井下积水影响救援 北京冬奥会志愿者 报名人数已超96万 重庆吊水洞煤矿事故被困人员1人获救,23人遇难 “志愿服务你我同行” 国际志愿者日庆祝活动在京举行 “国际志愿者日”聚焦志愿者 调查称提升公益效能仍需更多支持 专家齐聚共论“中国之治与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 300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宣讲活动让爱不“留守” 住房物业管理费 不再由政府定价 500斤猪肉配上2000斤酸菜 内蒙古“大后套第一锅”起锅 “量子大道”上的青年探险者 新版志愿服务促进条例计划明年颁布实施 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心里话:爱心会“传染” 新版著作权法将施行 摄影作品保护期延长 粤105个医共体实现县域全覆盖 “零等待”转诊助就医一体化 “志愿北京”注册人数超400万 北京消费季开启迎春消费月 【夜话】学会给生活做减法,你所失去的终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17所大学寒假时间表出炉 在京高校“错峰”分批放寒假 崇尚文明礼,弘扬新风尚——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举办青年集体婚礼 “托养+就业”持续助力残疾人脱贫圆梦 “四价HPV疫苗”中国接种年龄扩大至9-45岁女性 宁夏举办第3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项目 河南伏牛山现罕见日晕彩虹雪景同框奇观 初冬五台山:云山雾海 旭日初升 “娃衣”变新潮 满绣焕生机 探访武汉天兴洲:黑鹳成群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北京消费季开启迎春消费月 推出约300项节日促销活动 青岛:进口冷链食品必须集中消毒检测 男子登山踩中野猪夹 湖北十堰消防徒步3公里救援 广西柳州驻村扶贫干部筹建书屋助力教育扶贫 通讯:一片见证中蒙友谊的羊肉:“天虽冷,心已暖” “托养+就业”持续助力残疾人脱贫圆梦 “熊爪”咖啡店的“无声打卡” 新疆油田为南疆民众脱贫、致富添加“石油动力” 87岁老教授护航 舟山、上海、南京接力救醒心脏骤停男孩 为外卖小哥挡风遮雨 上海50余商超设“骑士驿站” 定闹钟抢!圆角正方形的武夷山币10日开始预约 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上线 防范新冠病毒输入 紫砂壶上“挥毫” 让书法铭刻于壶上 探访柴达木盆地民俗文化展览馆:用老物件“留住”时代底色 20年间全球城市人均绿地空间面积扩大7成 河南已有920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活的罗盛教”——记志愿军老战士黄治富 北京市新增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详情公布
你当前位置:首页 >吴忠新闻 >

杨郎:“亿元村”跑出小康加速度

2020-12-06 10:37:04来源:宁夏日报

“全村年总产值4亿元,人均创造经济价值13万元;常住户517户2777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12月4日,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杨郎村党支部书记曹辉翻开村经济账簿,一组数据反映出杨郎的蓬勃发展势头。

近年来,杨郎村全力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产业托起小康梦

“家里4口人,2个女儿已出嫁。依靠从事兽医服务、饲料销售、农机租借等,一年下来能收入100多万元。”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村民王建鑫算了一笔收入账。像王建鑫这样通过创业,年收入过百万元的农户在杨郎村有30多人。

敢破敢立,是杨郎人制胜的法宝。

杨郎村距固原市区30公里,344国道、福银高速纵横,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杨郎村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拔穷根、开富源的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以发展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衔接,掀起一场乡村振兴的产业革命。

走进杨郎松鹤炉具厂,厂房内机械轰鸣,工人们忙着切割、焊接,一派忙碌景象。以炉具为代表的铸造业是杨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一直是固原农村冬季取暖的主要工具。

近年来,随着取暖方式转变,杨郎对炉具生产工艺改造提升,并将原来16家炉具厂合并为4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节能环保炉具,燃煤节约20%以上。”炉具厂负责人张维明介绍。

杨郎村通过发展传统特色铸造产业,带动当地250多人在家门口学艺致富,实现年产值7000万元。村民张建军在炉具厂工作的同时,还帮助妻子在家种植香瓜,两样加起来一年收入10万元,如愿实现小康生活。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杨郎村统筹推进两者衔接,村民过上共同富裕生活。

村民金继生妻子患有精神疾病,两个孩子上学,母亲75岁,家庭生活重担全压在金继生一个人身上。杨郎村给金继生家申请了低保,又安排他到村里酒厂务工,解决了一家人的生活之忧。

“低保金和重度残疾人津贴有1.2万元,17.9亩耕地流转收入5400元,加上务工1年挣4万元,全家1年收入6万元。”金继生说。

如今的杨郎村,家家有产业、人人有活干,养殖业、种植业、酿造业、制造业等特色产业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动力源,从业人员2000多人,农户家庭收入的60%以上来自特色产业,成为固原市经济实力最强的行政村之一。

不囿陈规建新业

杨郎村人在创业实践中,面对农业农村的发展大势,总能拿出新招妙招。

2019年,杨郎村争取实施国家农发项目,对6000亩耕地配套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成温棚40栋,建起了冷库和制冰车间,变旱地为增收良田。发挥当地村民种瓜菜的优势,按照设施拱棚和露地种植一体化发展思路,建起万亩现代循环农业示范种植基地。

“引进蚯蚓处理牲畜粪便,把种植和养殖相结合,运用生物技术,既减少牲畜粪便污染,又节约种植成本。”曹辉介绍,基地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使用率达到95%以上,育苗、喷灌、施肥全部实现自动化。

同时,杨郎村打破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格局,盯紧全国蔬菜消费市场,由村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引进浙江吉园、宁夏新绿润、原州区齐力等企业合作经营,引进浙商提供先进种植技术、新品种,力促种植业升级。

“通过股份权能量化盘活土地资源,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实现强强联合、合作共赢。”曹辉介绍,基地1年可为村里增收4000多万元,常年用工300人次以上,人均年收入1.3万元。建档立卡户马淑云在大棚里打工学技术,1年收入1.5万元。

杨郎村依托基地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让村民变股民,带动当地210户农户共同参与蔬菜种植,共享发展红利。

支部引领产业发展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

1997年,退伍军人曹辉被任命为杨郎村党支部书记,23年来,他以“打铁先要自身硬”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创新组织设置,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广开致富门路。

2007年4月,杨郎村被确定为党组织设置调整试点村,原州区委组织部批准成立了杨郎村党总支,党总支下设杨郎村铸造酿酒业党支部、奶牛养殖园区党支部、养鸡协会党支部、种植业党支部4个产业支部。

“产业支部打破地域束缚,将党员按照从业状况进行重新编排,使党员分布体现职业相近、产业相关、便于沟通的特点,培育出本土致富带头人,帮助群众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工则工,全面走上致富增收道路。”曹辉说。

致富带头人曹佰渊通过传授纯粮酿酒技艺,带动100多人鼓起钱袋子;养殖大户王伟伟投资200多万元成立家庭农场,实现带头与带动、经济与生态的共赢;农村电商户保建军发展新兴产业,辐射周围农户拓宽增收渠道;劳务经纪人李继军、陈天亮、陈建平等人通过稳定输出剩余劳动力,解决了800人的就业问题,年创利1000多万元。

杨郎村通过总支抓支部、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在全村形成了“支部+协会+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先后举办奶牛养殖、蔬菜种植、家庭烹饪等专题培训30场次,帮助群众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160个。

以企带村、村企互动是杨郎发展的又一鲜明特色。2016年,杨郎村被确定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示范村,区委组织部下拨200万元起步资金。杨郎村将200万元资金分别注入金糜子酒业、天亮劳务公司等企业,年终企业按照合同将总收益的10%分红给村集体。

2019年底,仅投资分红这一项就为村集体创收78万元。

塑造宜居美丽家园

走进杨郎村,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村庄道路硬化畅通、街巷路灯整齐明亮、村部广场宽阔平坦,学校、卫生室、文化中心一应俱全。进入村民家中,房屋修葺一新,院落干净整洁,家电一应俱全。

近年来,杨郎村实施通公路、通宽带、通广播电视和安全饮水等工程,推进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现在村里环境不比城里差。”如今,杨郎村实现硬化路通到家门口,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煤气灶、太阳能、无线网络。

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杨郎村“两手”都硬。

杨郎村利用“一约四会”,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宣传教育阵地,以理论宣讲、文明践行等志愿服务队为依托,通过小戏小品等文艺形式,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弘扬良好社会风尚,不断提升村民素质。“村里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少了,村民随份子也就100元。”曹辉说。

“现在村民竞相比的是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谁家的收入有了新变化,谁家的后辈孝顺老人。”如今杨郎村家家和睦、邻里融洽、社会安宁。(记者 剡文鑫 文/图)

<p>养殖户收取鸡蛋。</p>

养殖户收取鸡蛋。

<p>制造车间里工人在忙碌。</p>

制造车间里工人在忙碌。

<p>现代循环农业示范种植基地的辣椒。</p>

现代循环农业示范种植基地的辣椒。

<p>炉具制造成为杨郎村的支柱产业。</p>

炉具制造成为杨郎村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