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亮光,就这样照亮了“黑眼湾” 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复苏以抵御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 FPI的债务利息收入继续享受5%的优惠5%预提税 电子商务中的FDI规则 政府开始与各利益相关方进行磋商 2月份收入同比下降15% 现在中心寻求控制地区矿产资金 美国国际开发署DFC宣布为印度可再生能源提供4100万美元融资 RS通过法案将保险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提高到74% 印度经济预计将在2021年实现强劲复苏 在FDI上限中加息以帮助保险公司偿债 马克·莫比乌斯表示与前一年相比2021年的经济数据将看起来不错 950亿欧元的欧洲研究和创新计划启动 最新数据显示爱尔兰2月抵押贷款批准的稳健增长 由于需求担忧超过了苏伊士运河中断 油价下跌 英国银行削减办公室面积 让员工在任何地方工作 新药物为爱尔兰创造了520亿欧元的社会经济价值 为了纪念艾伦·图灵出现在新版50英镑纸币上 英国情报机构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难的谜题 当前局势期间四分之一的人减少了食品和公用事业费用 欧洲需要3550亿欧元用于5G部署研究 爱尔兰房屋建筑商协会表示重返房屋建筑的理由不胜枚举 Quintain将在Cherrywood建造300多栋房屋 福特将于2022年初在欧洲逐步淘汰Mondeo轿车的生产 “摘帽”不摘“攻坚志” 特色产业绘就巫山乡村振兴新画卷 江西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系此前境外输入病例的密接者 海外社交媒体外籍粉丝走进无锡 感受浪漫樱花之美 机票食宿全包 湖北鄂州向862名贵州援鄂医疗队员发出“回家”邀请 网购150寸电视到手只有100寸?安装师傅揭秘背后猫腻 “输血”+“造血”“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提升新疆高校教学水平 探秘宁夏乡村“致富密码”:守“绿水青山”绘“美丽画卷” 上海:病患对公立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措施”调查满意率逾97% 探访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遏制沙尘暴需久久为功 雾袭黑龙江 齐齐哈尔绥化大庆局地能见度不足50米 春至江南 无锡与世界如此结下“樱”缘 湖北“00后”捐献造血干细胞:有一份力发一道光 银龄如何跨越数字鸿沟? 浙江以数智共享“翻山越岭” 江西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系此前境外输入病例密接者 永宁县举行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演练 宁夏文创期待最美春天 着力提升国家数字化治理能力 人民论坛漫评 | 延时服务为民解忧暖民心 北京通报11家校外培训机构未经批准擅自恢复线下培训 雄安新区教育探访:教育协同发展培养“未来雄安人” 中卫“7+5”模式让廉政警示教育“活”起来 “李逵”or“李鬼”? 一招教你快速识别非法社会组织 让青春在脱贫攻坚中闪光 银川市多家商场停售H&M商品 南京“出手”均衡教育资源:主城区九成学校将集团化 全面正风肃纪 同心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作出郑重承诺 宁夏交通运输厅新成立3个事业单位揭牌运行 七省九市集中签约启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你当前位置:首页 >吴忠新闻 >

希望的亮光,就这样照亮了“黑眼湾”

2021-03-26 16:37:03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QQ图片20210326151215.png

【原标题】希望的亮光,就这样照亮了“黑眼湾”

黑眼湾,是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子——地处大山深处,只有十几户人家,交通基本靠毛驴,村民们除了种几亩薄田,没有其他经济收入。土地贫瘠、生态恶化、交通闭塞的黑眼湾,正如当地方言中“黑眼”的意思——没有指望。

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在国家易地搬迁和扶贫政策的扶持下,黑眼湾的十几户人家经过1983年、2000年、2011年的三次搬迁,彻底走出黑眼湾,诀别过往、寻找出路、迎接希望。

像黑眼湾一样的村子还有很多。

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音视频部和宁夏分社历时近一年联合录制、反复打磨、重磅推出的纪录片《走出黑眼湾》,以全国人大代表、黑眼湾移民之一马慧娟写作的《走出黑眼湾》一书为脚本,真实再现了书中小人物见命运、见世界、见内心的成长经历,记录了时代大潮中一座村庄的百年兴衰、一群人的命运变迁,以小见大,生动深刻地诠释出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改变贫困代际传播的深远意义。

缘起

“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相互关联,没有一个人是孤立的。写这个村庄的故事,也能体现出这几十年宁夏生态移民、脱贫富民政策给西海固地区带来的深刻变化。”2020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40岁的马慧娟在她的新书《走出黑眼湾》首发仪式上如是说。

2016年3月,宁夏分社采写的《宁夏回族妇女马慧娟:用“拇指文学”记录移民百态》全媒体报道引起广泛关注,那时的马慧娟已经在田间炕头坚持用手机写了40多万字随笔和散文,光手机就摁坏了7部。

作为第一家报道马慧娟的媒体,新华社的这组稿件成为撬动她命运转折的支点:她出版散文集,走进鲁迅文学院学习;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乡村文化、家乡建设鼓与呼;她被吸纳为中国作协会员,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命运从此被改变。

“马慧娟这个人物太典型了,她是贫穷代际循环历史性终结的见证者、参与者、记录者,也是受益者。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与命运相搏的故事,更是家国的故事、时代的故事,值得深入挖掘,做一部令人感动、引人深思、给人启迪的好片子。”这个“西海固农村女人”,引起了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任陈凯星的关注。

2020年“五一”小长假刚结束,新媒体中心摄制组飞抵宁夏。设在马慧娟家中的农家书屋成了临时摄影棚,一台笔记本电脑联通北京,马慧娟与千里之外的陈凯星隔空对话。3个多小时“云采访”,从马慧娟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谈到个人成长、内心悲喜,再到移民搬迁经历、命运变迁感悟,细致、深入、坦诚,也为纪录片打下相同的底色。

同年7月,音视频部导演团队再次飞抵宁夏,对《走出黑眼湾》中人物进行深入采访,力图创作一部关于移民搬迁、脱贫攻坚的“慢直播”。

记录

“20岁之前的生活,一个字就说完了,穷。”纪录片《走出黑眼湾》第一篇章“见命运”开篇的这句独白,概括了西海固贫瘠土地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也是马慧娟书中描述的真实场景。

摄制组前后两次带着搬迁移民回到黑眼湾旧址,爬上陡峭、逼仄、泥泞的山路,一路艰难前行,在旧地重游中听他们讲述曾经的黑眼湾是如何养育同时也禁锢了他们——追求原汁原味的真实,用镜头语言将书中所写内容进行真人真事、实地实景、真情实感的重现,是《走出黑眼湾》一片的一大特点。

《走出黑眼湾》书中有一篇《高万华的房子》令人印象深刻。为了真实还原高万华“换房记”,摄制组在黑眼湾几经周折寻找房屋旧址,最终在山顶的一片蒿草中找到了湮没其中、仅剩四根红砖柱的曾经全村最气派的房子。

山中干枯的泉眼、遗弃的农具、院落的残垣断壁……大量纪实镜头辅以真实的历史影像资料,黑眼湾的昨天被一幕幕还原。

“每个真实的人物、故事都在揭示,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才是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走出黑眼湾》主创人员之一、新媒体中心记者高洁说,当无力解决贫困问题的个体终于等来移民搬迁与扶贫开发政策,命运的改变就在一瞬间。

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宁夏在过去30多年里,先后实施6次大规模易地移民,累计移民120多万人。他们搬迁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地方,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看到更广阔世界的马慧娟,不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生活。她重拾热爱的文字,从在网上写作,到写散文、出书,实现了“人活着总要留点痕迹”的愿望。

“片中每个人的故事,都是时代的故事、国家的故事。”导演李姝莛说,摄制组在拍摄制作中,始终把人放在时代和环境当中,人—村子—西海固—宁夏—中国……环环相扣的叙事逻辑暗藏全片。

“人在吃饱肚子之后,又有了新的追求,有人喜欢唱歌跳舞,有人想要学习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在“见内心”篇章,扶贫的意义更多关照到移民的全面发展、心灵建设。

生活日益富足的移民,精神世界也变得丰富多彩。金雪萍在红寺堡渐渐变成“名人”——出演微电影,参加歌唱比赛,开直播卖枸杞,生意红红火火。马慧娟和周围的姐妹们成立了“泥土书香读书社”,识字、读书、交流、分享,拥有自己的一片精神花园。

“一部纪录片的终极意义,除了真实记录历史和历史中的人之外,还要能够引人深思、给人启迪。”李姝莛说,这正是《走出黑眼湾》的创作目的。

在《走出黑眼湾》里,每一个人物都有成长、有变化,生活中有矛盾、有冲突,这种矛盾冲突又有回响。这也正是本片最大的亮点所在——把人还原为人,他们在见命运、见世界、见内心的过程中,有挫折、纠结和痛苦,也有爱、遗憾和自豪……血肉丰满,真实自然,不再是一个个代表贫困或者幸福的符号。

回响

为了寻觅书中故事发生地,摄制组曾两次跟随老支书走进黑眼湾。当雨后山路的泥泞裹住双脚、每个人的鞋底都负重两三斤泥巴的时候,当老支书无奈地感叹“村里就是种出金子来也卖不出去”的时候,摄制组终于理解了这里的人为什么要走出黑眼湾,也深刻体会到易地搬迁政策对于阻断贫困的重要意义。

为了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他们蹲守在玉池村,和村民一起干农活、唠家常。让编导姜卓记忆深刻的是,去村民家里询问是否可以取景时,村民大都热情洋溢,有位阿姨还从自家院子里摘了桃子让他们吃,很甜。

拍摄视频素材近3T、时长超过60小时,采访20余人,先后修改30多个版本……《走出黑眼湾》正式发布,被全网置顶推送,浏览量迅速突破1.21亿次,留言超过16万次。

“这是最生动的中国故事。”

“扶贫版的《百年孤独》。”

“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从黑眼湾可见一斑。点赞!”……

网友如是说。

“很感动,一些我自己忽略的东西被新华社在片子里发掘出来了,一个个镜头、场景无不用心良苦,但又呈现得非常自然连贯。我的家人说,这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山海情》。”马慧娟如是说。

西海固已不是原来的西海固,宁夏也不是从前的宁夏了。脱贫攻坚,换了人间。而我们,还将继续关注、记录在这片土地上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人们,希望与未来,绵延不绝、生生不息。(记者 刘海、任玮)

■导演手记

亲近·懂得·致敬

七月的黑眼湾,是一个无人的天堂。它的天空,现在属于一只鹰。

2018年,全部居民搬离,这里被重新交还给自然。上一次黑眼湾了无人烟,已是百年前。

去年七月,我们站在百年前咸家老太爷决定举家迁徙到黑眼湾的那道山梁上,那一刻,原始的宁静,定与老太爷一闪念间做出决定时,极为相似。

老太爷眼中的黑眼湾是美的,还没有被砍伐、被践踏、被破坏;那个黑眼湾也是寂寞的,还没有人在这里出生、死去,把这儿作为终老的家。

一个饱含诗情却因为贫困辍学的16岁女子,当年骑着白驴走在这里泥泞的山路上,心中是什么滋味?

默默带着这样一种情感,我们开始了《走出黑眼湾》的拍摄。对我们而言,这不是一项工作,而是对另一个灵魂恰逢其时的亲近、懂得和致敬。

人的故事

世上没有无趣、浅薄的故事,只有浅薄、无趣的讲述。

即便这样,马慧娟的故事也过于精彩。她的精彩不在浮于表面的轰轰烈烈、豪言壮语,甚至不在戏剧性的命运反差,而在她丰富、敏感的内心,和对内心恰如其分的表达。

如果把《走出黑眼湾》中马慧娟的内心画成一条曲线,那么这条曲线从自卑、惊恐、沉默、对抗,到奋斗、妥协、放弃、绝望,又到坚持、忍耐、欣喜,最后是和解、释怀、圆融……这条人生曲线还将一直画下去,还将继续曲折,还可能再到低谷,可是这一刻的马慧娟经历了百转千回,已经有力量去面对未来的幸与不幸、苦难和辉煌。

如果把马慧娟与周遭世界的冲突一一罗列,那么,她与自我、与母亲、与限制住她的贫穷、与封闭住她的环境、与千百年来西海固女人的宿命……每一个矛盾,都足以改变她的人生轨迹。在这些冲突当中,她咬紧牙不服输,以沉默的执拗做一切反抗。最终,与自我、与过往、与母亲、与命运,握手言和。这个生命过程,充满戏剧张力。

国的故事

马慧娟的奋斗,令人敬佩。

但当我们走在黑眼湾那种无穷尽的泥泞当中,一下子明白了,从黑眼湾到人民大会堂,从辍学少女到中国作协会员,这种转变,靠的绝不仅仅是个人奋斗。

对我们这样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而言,个人与命运相搏,从来不是新鲜事。而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时代,个人拼尽全力的结果,大都换来一声叹息。而如今,中国近1亿人摆脱了贫困、迎来命运的巨变,是时代的洪流卷起,彻底颠覆了中国人千百年来贫穷的“宿命”,并且阻断了贫穷的代际传播。

马慧娟的故事,正是时代的故事,是国家的故事。

有了这种观念,我们在拍摄制作中,处处把她放在时代和环境当中,她的故事、村子的故事、西海固的故事、宁夏的故事、中国的故事……这样一种环环相扣的叙事逻辑暗暗隐藏在片子当中。

美的故事

还是站在那道山梁上,我们决定做一部美的片子。仿佛非如此,不能与那种自然之美和灵魂之契做交代。

在先后两次赴宁夏拍摄之中,包括宁夏分社和新媒体中心小伙伴在内的编导组用尽各种办法,捕捉到了黑眼湾、红寺堡、西海固那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最美、最真实的一面。

“美是难的。”从凌晨到深夜的拍摄、“连轴转”的剪辑、一次次推翻自己的想法、一帧帧画面去细究……从单个镜头的美,到镜头组接之后的美,再到镜头逻辑能反映人内心的美……这个对美追求的过程,也是对卓越追求的过程。

虽然片子不可能完美,但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体验,已经成为片子审美的一部分,让我们每个人心怀喜悦。

我们最想做的,还不仅仅是一部美的片子,而是一部能给人感动、引人深思的片子。一部纪录片的终极意义,也许除了真实记录历史和历史中的人之外,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就是最丰盈的礼物。

片子的结尾是一个开放的结局——“走出黑眼湾”改变命运的马慧娟常常“梦回黑眼湾”——轻轻点出人对故乡、对往事、对挫败、对成长,对限制你也成就你的一切困境,那种复杂的情感。

多么希望,这触动我们的一切,能在观众心中,激起一点点微小的波澜。(李姝莛、夏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