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代科学家努力,这片承载“希望”的麦田有点不一样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研究会在福建泉州成立 广东新增1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广州报告12例 广州8天组织超2500名志愿者开展防疫志愿服务 未成年盗窃4家店铺窃得十万余元 警方揪出幕后“大哥” 妈祖故乡创品牌 莆田美食从北京走向全国 全球70所高校近300名学子携手设计后疫情时代的康复再生 解码天舟二号“身体密码”:载重超6吨,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浙江启动百名检察官进高校开展百场巡讲行动 辽宁营口鲅鱼圈区各中小学校5月31日起全面复学复课 广西昔日贫困小山村靠旅游产业过上好日子 白鹤滩水电站创造六项世界第一 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68万吨 云南玉溪华宁陶“两条腿”走国际陶都之路 雄安新区“四纵三横”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形成 与京津冀实现快速联通 直击广州南浦全员核酸检测:居民起床就发现“封岛”了 探访荣乌高速新线河北段:路景一体 藏在美观智能中的惊喜 体验现代“驿站”:荣乌、京德高速沿线7对服务区全开业 三峡“人造洪峰”为“四大家鱼”助产 亚洲象群持续北迁 云南省林草局提醒市民注意安全 15头野象一路向北连穿滇中3县,看沿途如何殷勤接访 一切为了“拉新”,一切为了续费,教培机构仍在疯狂“卖课” 家门口便民服务是怎样的体验?来看志愿服务赶大集! 山海起新潮 协作启新篇| 谱写新时代“山海情”的主旋律 乐高品牌宁夏首店正式开业 宁夏中小型民营企业品牌发展高峰论坛在银川举行 《永乐大典》嘉靖副本9册即将亮相国图 宁夏6月10日起停止接种第一针疫苗?专家来辟谣! 宁夏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总指数位居全国第9  西部第1位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稳健复苏态势有望延续 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出土重要文物千余件 宁夏“政法英模和百名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正式揭晓 广州紧急实施分级分类防控措施 望尽快实现重点区域大隔离、大筛查 广州:疫情防控区域内禁止巡游出租车、网约车运营 暂停相关快递揽收服务 女子被诈骗45万元 报警后反把骗子“骗”回国 台湾新增320例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 新增21例死亡个案 青海玛多7.4级地震:提前发放低保金,52处民政设施受损 儿童安全座椅纳入法律框架 专家吁制定强制使用细则 北京银保监局:不良信息上报征信系统前应告知借款人 山东从“河”说起深耕沿黄资源 黄河文化旅游带“蓄势待发” 广东本土疫情传播链再延长:广州、佛山均出现祖孙三代感染 云南15头亚洲象少见长途北上 到哪里去?人类能引导它们的路线吗? “低欲望乡村生活”争议:都市青年的困境,乡村不是“解药” 江南华南暴雨不“下线” 华北黄淮多地将迎今年首个高温 潮白河北京段22年来首次实现全线水流贯通 安徽省六安市一小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广东佛山新增1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 详情公布 深圳盐田:全员核酸检测、目标人群疫苗接种100%覆盖 国宝级文物青铜顶尊人像引关注,铸造矿料从何而来? 相伴相守13年 森林消防员与孩子们的不解情缘 中国科研人员揭示水稻基因组中的“隐藏”变异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数代科学家努力,这片承载“希望”的麦田有点不一样

2021-05-30 09:03:55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5月29日电题:数代科学家努力,这片承载“希望”的麦田有点不一样

新华社记者李鹏、李若琳

麦收时节,在河南省邓州市有一块儿“特殊”的麦田格外引人关注。麦田被围墙围起来,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块儿,上面有整齐划一的麦子,有高低错落的麦子,还有看上去有些杂乱、“高矮胖瘦”混种在一起的麦子……这些麦子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来自国外。

这块儿“特殊”的麦田是邓州国家杂交小麦项目产业化基地的试验田。“小麦是全球唯一没有成功实现杂种优势大面积利用的主要粮食作物,每一块儿试验田都承载着杂交小麦实现最终突破、走进千家万户和国人饭碗的希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赵昌平说。

已近60岁的赵昌平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小麦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也是邓州国家杂交小麦项目产业化基地技术团队的指导专家。

杂交小麦被称为“小麦科学的世界难题”,同时也被世界小麦理事会认为是21世纪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的首选途径。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全球科学家对杂交小麦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

集杂交小麦种质创新、品种选育、亲本繁育、杂交制种、示范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邓州国家杂交小麦项目产业化基地是全国首个杂交小麦全产业链基地,其背后的“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是数代小麦专家不断努力的成果。

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中心等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现象和材料,数代小麦专家历时20余年努力,终于在国际上率先创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

“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新途径。”赵昌平说。类比杂交水稻,从矮秆育种到三系杂交水稻、再到二系杂交水稻,每次育种技术的进步都给农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如果杂交小麦推广应用达到杂交水稻同等水平,我国每年可新增小麦200亿斤,相当于解决了5000万人的口粮,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但相较于二倍体的水稻、玉米,具有庞大基因组的六倍体小麦杂交技术更加艰难,“这也是全世界杂交小麦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但令赵昌平感到欣慰的是,成立仅3年,国家杂交小麦项目产业化基地的快速发展让他信心满满。

据介绍,自2018年开工建设,2019至2021年,邓州国家杂交小麦项目产业化基地保存的种质资源已超过15000份,年科学试验超过1200项次,通过3年12.6万份杂交组合的研究,该基地选育成功增产10%以上的杂交小麦新组合32份,其中16份组合参加国家和省市级区域试验,审认定新品种7个,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和示范应用分别比3年前提速300%、200%和150%。

新品种创制全面加速,许多杂交小麦品种不仅在国内京、津、冀、鲁等适宜麦区示范应用,三年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而且走出国门,成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重要内容。2019年,JM6-3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审定的杂交小麦品种。

限制杂交小麦大面积推广的制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3年来,邓州国家杂交小麦项目产业化基地已在豫南地区打造万亩杂交小麦规模化制种示范方,连续3年制种水平超过亩产300公斤,是国外化杀制种产量的2倍以上,为攻克杂交小麦规模化高效种子生产等核心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加大对杂交小麦的研究,这是一条国际赛道,我们必须加快步伐。”2019年,在德国主办的G20国际杂交小麦专题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二系杂交小麦体系使中国成为利用不育系实现杂交小麦商业化的唯一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