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快乐城堡”里的“院长妈妈”:跨越大洋的二十载冀盼 薪火相传 用好“活教材” 上好“必修课” 【百年大党的新生力量】修飞机的“奥运冠军”:他夺冠时全场鸦雀无声5秒 广东活用红色资源 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显著 逾1.41亿人次!长三角铁路暑运客发量预计超疫前同期 青海西宁的发展蝶变:从古商贸重镇到现代城市之治 如何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话说 8K裸眼3D户外大屏亮相 福州新添“地标式网红打卡点” 银川公安为民服务全天候 宁夏商品房预售资金将全部纳入监管 银昆高速太阳山至彭阳段进入桥梁施工阶段 银川市不动产兴庆分中心扩容 宁夏农垦举行奶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发布会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完工 西夏区召开互联网+医疗行业集体协商会 宁夏政法系统4个月集中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979个 宁夏启动绿色智能家电惠民行动 小青稞学党史系列漫画 | 三岁,她是进军解放西藏途中第一位牺牲者 山东莱阳市发现1名确诊治愈后复阳入境人员 叫好又叫座 多元运营让延庆“老年餐”不断顿儿 浙江持续受梅雨带影响 未来三日雨势渐强局地迎大暴雨 两度割皮救父的湖北襄阳少年:高考志愿最想报军校 济南对“不放心”企业派驻监管员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知名摄影师、书画家走进四川纳溪 感受绿色文旅发展新活力 宁夏连续四年实现现行命案全破 “高管倒卖纸箱牟利”拷问过度包装 识破高额年薪仲裁背后的玄机 海南自贸港吸引越来越多港澳台侨企业进驻 小熊猫四胞胎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诞生 “母子”均安 残疾人证实现“跨省通办”,破解“多地跑”“折返跑” 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南粤消防红讲台”在梅州举行 老人捡垃圾堆满房前屋后 社工“医心”帮其开启新生活 上海公交开设复古专车 变身可移动的“公交博物馆” 西藏和平解放70年: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模拟实战场地 哈尔滨警犬训练基地酷暑练犬忙 奇葩!竟用梳妆镜当后视镜 “高考心态”更成熟彰显社会进步 西藏和平解放70年:农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水客”“蚂蚁搬家”走私 海关在来往港澳小船上查获25箱货物 武汉大学“喊话”白血病考生:期待珞珈山下遇见你 浙江启用危险废物处置服务应用场景 助力环保监管数字化 以后说起中国大妈 希望能想起成都有群“环保婶婶” 宁夏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对11.46万件案件逐案逐笔对账清理 云南北移象群持续向东南方向迁移 人象平安 “两弹一星”精神 影响着一代代九院人 玫瑰花铺出致富路 这个小县城花香四溢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山间“金叶子”助归侨从一无所有到房车两全 “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奔走在大街小巷的安全使者 往年录取排位还有参考价值吗?招办主任教你填志愿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青海西宁“快乐城堡”里的“院长妈妈”:跨越大洋的二十载冀盼

2021-06-30 11:03:46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6月30日电 题:青海西宁“快乐城堡”里的“院长妈妈”:跨越大洋的二十载冀盼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Dear nurse/fostermother,

We would like to thank you for taking care of Yuan Han Zhi。

We will love her and take good care of her。

We hope in a few years we can show Han Zhi her native country.And we may meet again。”

这是远在荷兰的袁寒枝的养父母,三四年前给青海省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一封留言,其中,诉说着跨越大洋、二十年不尽的冀盼。

西宁市儿童福利院院长王莉日前对中新网记者说,1998年,出生不久的袁寒枝被西宁市儿童福利院收养,那一年,也正是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创始元年,接收的所有孩子都姓袁。

那“寒枝”是何意?王莉介绍,寒枝是寒至之日到的福利院,工作人员想让她在枝头绽放,便起名“寒枝”。

图为王莉(左)检查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设施设备。 张添福 摄图为王莉(左)检查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设施设备。 张添福 摄

“虽然寒枝性格倔犟,但我对寒枝却比较溺爱,”王莉说,既然他们到了儿童福利院,就不能再过让人嫌弃的生活,“我想用更多的爱和关注,让他们成长。”

三四岁时,寒枝和煌玉(接收时得了严重黄疸,而起名煌玉,即袁煌玉)先后被荷兰夫妇收养。三四年前,已成人的寒枝和煌玉先后回访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寒枝的养父母便有上述留言。

“寒枝已经想不起在儿童福利院的生活,但养父母也不回避寒枝曾经在儿童福利院生活过的历史。”王莉说。

据寒枝的养父母讲,寒枝数学成绩出类拔萃。

寒枝还告诉王莉,自己大学想学桥梁设计,毕业后若有机会,愿意回到中国工作。

“他们当年被收养了以后,我经常梦见他们,”王莉说,当年,寒枝和煌玉都穿着粉红色的连体衣服,出门就像双胞胎,“我老梦见我带他们到公园,孩子们在找我。”

“现在,他们非常阳光、健康,我没想到成长得这么好。”自打寒枝和黄玉回访之后,王莉很少在梦里会再“见”到他们。

1998年,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组建伊始,护士出生的王莉,通过招考进入西宁市儿童福利院。

“那时候,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就一栋楼,只有23名儿童,专业人员、硬件设施、规章制度都是零起步。”王莉回忆道。

上班第一天,王莉白班连着夜班,到了第二天,王莉问分管院长,如何交接工作,院领导给王莉找了个本子,“我按照医疗专业的格式,记录下儿童的姓名、年龄、出入量和精神状态。”

“那时候只能是养育服务,吃饱、穿暖就可以,这是养,但谈不上育。”王莉说,“不像2020年底迁入新址的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康复、医疗、教育、社工、心理等专业齐全而先进。”

从当年购置几张床,再买几个铁皮柜子给儿童装衣服,简陋的生活环境,让王莉感叹如今的西宁市儿童福利院70多间功能室和国际先进设施设备条件之优越,就像“快乐城堡”一样。

经费紧张,王莉说,那时,西宁市儿童福利院从批发市场买的衣服,”洗完后,衣领都到了肩膀头子。儿童福利院买毛线,组织女职工织毛衣,我们不会织,就从头学起。”

“我请假了,有点后悔来这里。院领导找我们谈话说,新机构需要摸索才能走向正轨,”王莉决定留下来,“那时,陆续接收了很多儿童,有的甚至出生就几天,身体条件也不是太好。”

“我们灌两三个热水袋给他们取暖,两小时一换,”王莉说,“孩子们确实需要照顾,这触动了我。”

1999年,身怀六甲的王莉在食堂做完早饭,端着一锅牛奶和馍馍,上楼梯时,脚底打滑,自己连锅带人,扑在了楼梯上。

而此时,锅还稳稳端在她手里。起身后,她第一时间想着给24名儿童喂早饭。

当时王莉已见红,一星期后便早产下一名婴儿。

时光荏苒,西宁市儿童福利的儿童,从最多时的一百五十几名,到现在约九十名,接收的儿童数量逐渐萎缩,“这是社会更加文明的一个标志,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即便有点残疾的儿童,家长也不愿意一弃了之。”王莉说。

“这是我们乐意看到的结果,”王莉说,西宁市儿童福利院正在积极转型,如利用现有的各类资源,为社会残疾儿童提供更多服务,来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的负担,如日托、全托和个训等。

中新网记者在儿童福利院看到,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儿童,皮肤白皙、着装干净,外人常感叹,自己家里的孩子,都没有儿童福利院孩子那么干净。

但作为“院长妈妈”的王莉,发型稍显凌乱,别人说,王莉“一年老十岁”,“我也想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但我对自己的确没那个精力。休息时,我宁愿躺在床上,啥都不干。”

“但我们儿童福利院的孩子的衣服脏了,我们随脏清洗,每个儿童每天必须洗澡,甚至有些儿童,每日三餐后,都要刷牙。”王莉自豪地说,“每星期的食谱要经过五级审核,保证饮食均衡。”

“作为西宁市儿童福利院二十多年发展的见证者,我很幸福,也有成就感。我们没有辜负党的托付。”王莉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