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烊”的春节更有活力
■ 来论
由商家自发,到政府推动,“不打烊”表面上看是“就地过年”的应急之需,可实际上也是未来的趋势。
又是一年春来到。“就地过年”,成了今年春节的热词。随之而来的热词,还有“不打烊”——继快递首次全面“春节不打烊”后,外卖也加入了“不打烊”行列。
据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介绍,为保障群众就地过年,商务部广泛动员商贸企业春节期间开门营业、延长时间,全国百万商家加入“外卖不打烊”活动,推出外卖年夜饭预订和送餐服务,多地数千家商场、超市延长营业时间,部分品牌连锁超市各门店、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在春节期间不休市、不歇业。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往年在此期间,商家通常也会暂时关门歇业,一般要待到正月初八或十五之后再营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春节期间的消费需求愈发旺盛,部分商家看到了商机,主动缩短歇业时间,或者干脆“不打烊”。但此前的“不打烊”,多集中于餐饮、旅游、交通、零售等服务领域,参与经营者较为有限,并非主流,影响也不大,只是春节消费市场的点缀。
但今年不同,因防疫需要,大量外来人员响应号召“就地过年”,使得今年春节期间的城市消费群体陡然增加,对过节物资和服务供应均提出挑战,也直接刺激了消费市场的增长。
当此之时,商务部、各地政府发布“就地过年”配套政策,鼓励商家“不打烊”提供服务,也会激励更多商家主动加入“不打烊”队伍,保供应、促消费。
就目前看,不仅仅是很多传统行业,快递、外卖、电商、直播带货等行业也纷纷宣布“不打烊”,很多商家制定了春节保供方案,安排充足物资、人手提供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旺盛需求。比如,快递行业就做了日处理1亿件的服务能力储备,力求让消费者可以随时下单,安安心心过个“云消费”春节。
从商家这端看,数千万外来人员留下过年,消费需求得以释放出来,形成了春节消费的增量,这本就是机会。而“不打烊”成为今年春节的主流趋势,意味着更多商户开门营业,很多城市也能一改往年的冷清场景,增添许多生趣。
由商家自发,到政府推动,“不打烊”表面看是应急之需,可实际也是未来的趋势,未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转化为市民,“就地过年”将逐渐成为习惯,春节消费需求增量亦得以催生,春节也必将更有“年味儿”。
□江德斌(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