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我区捐赠丰田无障碍车 石嘴山市开展七大重点行动 为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助力宁夏中卫打造全球领先绿色算力集群竞争力 “贺兰山东麓”敲开“世界葡萄酒之都”的大门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过于自信也会导致上当受骗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第五届云天大会在中卫开幕 遇见中国之美·中卫66号公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清退宁夏属地僵尸类APP的通告 中宁一案例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男子轻信网贷被骗1万元 宁夏涉农企业享留抵退税扩围“红利” 36只“迷途羔羊”引来十余名“羊倌”争领 银川市总工会把劳模工匠请进校园激励青年学子 行业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宁夏算力枢纽 宁夏乡村游订单同比增223% 【黄河安澜】秋意渐浓 黄河两岸景美如画 前8个月宁夏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0.5% 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石嘴山市加速解决房屋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湖城之秋——打翻了的调色盘 中宁县检察院落实工作机制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宁夏原创音乐剧 《花儿与号手》喜摘文华大奖 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主论坛举行 敢做“无人区”的探路者 宁夏中卫:电力护航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算力产业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禁毒宣传进校园 提高学生辨别新型毒品能力 贺兰县:直播带货开启残疾人灵活就业新模式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被司法拘留15日 宁夏隆德县完成首笔用水权质押贷款 宁夏明确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 小说《微水浮尘》在京首发 同名广播剧上线 宁夏泾源 “电”亮山乡 好山水做出“富民”好文章 专家学者聚首 为创投行业把脉支招 吴忠利通区:石榴花开情更浓 西夏区铲除毒品原植物160余株 中宁县检察院为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社交平台上的反诈联盟:被骗、救赎与博弈 乘势而上 随“算”而动 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上海开幕 宁夏线上直播带岗招聘活动帮助残疾人实现精准就业 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主体活动闭幕 变“带货”为“带岗”,银川这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246个就业岗位! 首届中卫·房车文化节暨消费惠民活动启动 秋季跟风刷酸 小心焕肤不成反“烂脸” 不再“守着黄河缺水喝” 被基础设施网“包裹”的幸福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赛道”寻求新动能 金凤区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一起涉养老诈骗案件 来吧,展示!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等你来 宁夏水投集团:三项制度激活企业原动力
你当前位置:首页 >民生关注 >

甘肃“绿色定西”:黄土塬披绿,都有哪些人出了力?

2021-03-09 15:04:3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3月9日电(闫姣 李亚龙)“上世纪50年代初,定西仅有渭源县、漳县、岷县等地的100多万亩天然次生林,其余地方几乎都是荒山秃岭。”甘肃省定西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杨映忠3月初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经过数十载植树绿化,该市的“荒烟蔓草”都披上了“绿装”。

图为定西市漳县国家4A级森林公园贵清山公园一带,航拍镜头下,翠绿的树木与金黄的油菜花相映成趣。(资料图) 王金生 摄图为定西市漳县国家4A级森林公园贵清山公园一带,航拍镜头下,翠绿的树木与金黄的油菜花相映成趣。(资料图) 王金生 摄

定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历史上曾是一个富庶的半农牧区。近代,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定西变得干旱少雨、生态脆弱、自然条件严酷,成了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过去的定西曾有这样的记载:地无绿,河无水,鸟无栖息之茂林,人无蔽日之绿荫。境内森林覆盖率仅为5.16%。经过40余载的“见缝插绿”后,定西旱塬上荒凉渐褪,绿意渐浓,下辖县区更推出“凉都”“20℃夏天”招揽游人,兴起“绿色经济”。

图为定西市安定区的福州林内,护林员在管护树木。(资料图) 杜萍 摄图为定西市安定区的福州林内,护林员在管护树木。(资料图) 杜萍 摄

“苦瘠甲天下”之地:毁林开荒后的“见缝插绿”

“1958年左右,‘进山开荒多打粮’的口号在定西市广泛流传。人们为了填饱肚子,不惜毁坏林地种植粮食。”杨映忠描述说,情况最严重时,农民春耕播种会遭遇“三刮四种”,播种之后,大风一刮种子就没了。

建国初期,中国经济整体低迷,人们食不果腹开始毁林开荒,造成全国范围内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水土流失严重。

生于定西市临洮县的王在凯还有4年就到了退休年纪,在他记忆中,小时候家中无柴可烧,他便和小伙伴到山上拔草根、铲草皮,当时山体已满目疮痍,目之所及尽是黄土。加之不少农户家养殖牛羊,人们对牲畜肆意啃食草地置之不理,林地荒漠化愈加严重,生态一天不如一天。

图为俯瞰定西市,昔日黄土塬,如今呈现一派绿景。 (资料图) 易思耿 摄图为俯瞰定西市,昔日黄土塬,如今呈现一派绿景。 (资料图) 易思耿 摄

直至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官方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长远大计出发,作出了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防护林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座“绿色长城”自此在北方地区崛起。

定西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中起步最早、力度最大、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生态环境改善最明显、民众得实惠最多的地区之一。多年来,三北防护林的实施大幅推动了定西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杨映忠称,国家出台的退耕还林,禁止天然林采伐和木材流通等系列措施,唤醒了定西居民的生态意识、绿化意识和环境意识,开始在在宜林荒山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定西市森林面积已达343.4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5.16%增加到12.1%。昔日旱塬荒山一点点蜕变为满眼苍翠的绿水青山,部分珍稀野生动物也重返家园。定西民众驰而不息地植树造林、流域治理已让境内的沟壑梁峁焕发勃勃生机。

3月初,定西市永定村护林员拿着铁锨“巡山”。 闫姣 摄3月初,定西市永定村护林员拿着铁锨“巡山”。 闫姣 摄

定西:扩绿固土走“兴林+富民”之路

定西市下辖渭源县,因地处渭河源头,近年来对生态建设尤为重视。渭源县委副书记、县长蔺红军说,该县对已有绿化林带进行保护,对缺树、少树的山体进行修复补植,并制定10年造林规划,每年以5万亩的速度扩大绿化面积。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如今当地民众绿化意识一步步增强,甚至到了“见缝插绿、见坑栽树”的地步。

山体绿化还为渭源县带来了诸多“红利”。蔺红军说,一方面,渭源县发展林下经济,培育了丰富多样的富民产业。另一方面,该县“依山增收”的同时,借助当地浓厚的文化历史,大兴生态文化旅游,打造“凉都”“20℃的夏天”等品牌。他推介说,“热了,累了,烦躁了,走进生态渭源。”

同处定西市的通渭县,十年九旱,土地瘠薄,生态治理任务艰巨。通渭县委副书记、县长谢占武介绍说,近年来,该县除了先后实施退耕还林、平田整地、生态修复等重大项目,境内也频现“旱塬愚公”,各界共同努力使该县林地面积达到了107.6万亩。他表示,“十四五”期间,该县将突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修复,加快构筑陇中地区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实施“绿满陇原”计划,以及三北防护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

多年来,按照林业生态建设扩绿、固土、保水、护田并举的战略举措,定西市相继完成了三北工程一、二、三、四、五期工程建设任务153.15万亩。该市森林资源逐步增长,丰富了林带树种,提升了林带自身的生态防护功能,并确定了“兴林与富民”发展之路,为加快定西市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位于定西市漳县的贵清山,因景区林海苍郁,吸引了不少游客在夏季前来“打卡”。景区负责人庞龙基介绍说,随着游人的增多,周边村民弃农经商者也变多了,他们或开饭馆,或经营民宿客栈,相较于种地,每年能获得不菲的收入。

图为航拍贵清山公园一带,葱郁的林木点缀油菜花海。(资料图) 王金生 摄图为航拍贵清山公园一带,葱郁的林木点缀油菜花海。(资料图) 王金生 摄

黄土塬披绿,都有哪些人出了力?

定西市被评为“全国避暑旅游十强城市”,从“荒山秃岭”蜕变为“绿水青山”,其中“旱塬愚公”出力不少,家住定西永定村的张虎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现年46岁的张虎成为护林员已有8年时间,他回忆说,过去护林员人数少,一个人管护10多个山头,通常巡完一座山要徒步走将近5个小时,“随身带着馍馍和矿泉水,饿了、渴了就坐在土坡上嚼几口,但是看到苗子像孩子一样长得壮实,就觉得再辛苦都值得。”

据了解,定西共有“旱塬愚公”近万名,他们背苗上山、步行运水。包括安定区巉口镇61岁朱强国,护林十余年,他用写日记的方式连载22本护林册子;渭源县会川林场60多位护林员,他们日行20多公里禁种铲毒踏查,累计护林面积达数千公顷。

家住定西安定区的王宗刚,从独身的小伙子到如今子孙满堂的古稀之年,扎根在这片土地定居乐业,造林成为他一辈子的事业。他回忆说,以前20公里的林场没有一棵树,而他们5名护林员却想着在此造林,“在贫瘠的黄土塬种下第一棵树开始,到如今的漫山葱绿,这都是几代人心血付出的结果。”

对于山路不方便运输种苗的困境,林业人就将育好的苗木装进背篓,步行上山再一株一株栽种;灌溉水资源缺乏,他们每天步行三四公里远的山路用木桶提井水,或用扁担担河水。如此,林木一株一株存活,一棵一棵生长。

王宗刚的“愚公”精神感染着儿子王富军。王富军从一个垫树坑都需要老林人指导的门外汉,成为林场的种树能人,他竭尽所能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他说,“不仅让光秃秃的山变绿,还要防水土流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