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我们如何追思 去年宁夏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99亿元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平罗“铁杆庄稼保”让农民安心务工 “葡萄酒+旅游”受青睐 2021年宁夏葡萄酒主题研学游正式启动 将资源禀赋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天赋”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获批 “天府神鸟”背后故事:解决“巨人脚下踩鸡蛋”难题 过敏者数以亿计,暴增背后谁之过?——四问过敏真相 方正大桥坍塌原因认定 系冰凌撞击 京城最后一家狗不理直营店停业?食客不惋惜反吐槽 清明假期川渝黔三地预计发送铁路旅客410万人次 浙江龙湾警方破获特大“杀猪盘”案 抓获160余人 “我们一起苗苗苗”:标语就该少点刻板说教 当女孩老了怎么办?这位82岁奶奶给出了她的答案 “青海美协主席抄袭事件”处理结果公布 可可西里查获十人非法穿越案 其中两人出现高原反应 女子“孕”态十足 医生从腹中摘除24斤巨大肿瘤 福建“师带徒”引凤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70余个专家项目达成协议 宁夏970余名学生收获香港“黄廷方奖学金” 共计224万元 轨道上的“移动医院” 秦巴山区来了“体检列车” 小学幼儿园延迟放学可行吗 地理信息行业首款一站式云租赁平台上线 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这些食物是天然的“消炎药” 共享充电宝等涨价备受关注 涨价不该成为救命稻草 女孩在短视频平台发现“另一个自己” 都是被抱养 多数商家未征得用户同意使用人脸识别功能 南方地区降水过程持续 北方地区有雨雪天气 24℃!北京今天暖意十足 明起降温来袭后天或有降雨过程 靠盗版教材发横财 “校长”拉着家长干 将疫苗接种与升学毕业挂钩?这些“苗头”要防! 唐山钢企排污被“抓现行”追踪:涉事钢企及第三方监测公司相关涉案人员已被刑拘 政府改造“1元抗癌厨房”:以善政呵护善举 村民自发组队四年“绕”地球3.5圈 只为了这件事 甘肃推“资金+物资+服务”救助模式 关注困难群众精神需求 广东“粤菜师傅”培训带动33.6万人就业创业 广东4月2日下午、3日上午将迎清明假期出城高峰 2020年版《广东省地图集》出版 岭南特色元素吸睛 情侣跳河殉情扒桥墩坚持2小时 警民携手成功营救 沙尘天气“杀回马枪” 上海空气污染“爆表” 女子称制止抽烟遭泼液体 店家违反禁烟规定被罚5万 一些年轻人热衷考证 真能获得职场安全感? 你知道吗?宁夏有自己的“三星堆”文物! 歌手李涛带着宁夏特产亮相央视《星光大道》 春季花粉过敏增加 专家建议要躲更要防 展示“最银川”!首届环贺兰山自驾之旅36条主题线路公布 在这座城市,孩子们“三点半”后奔向运动场 通过创新传递文化自信 未来网评:这堂安全教育课,孩子家长一起上 清明假期湖北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较平日预增40%
你当前位置:首页 >县区新闻 >

清明节 我们如何追思

2021-03-31 10:37:49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又是一年春草绿,一年一度清明时。在清明节祭奠逝者、追思故人,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已流传千年。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文明祭祀”,为群众营造了一个安全、健康、有序的祭扫氛围。清明节即将来临,各地进入祭扫高峰期,如何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让清明节不失庄重肃穆,体现时代新风?值得每个人认真思考。

分时预约、提前调控,避免人群扎堆;文明祭祀、云祭祀让清明少了“烟火味”、多一些文明范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各地缅怀革命先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近日,记者走访我区部分市县民政部门、有关陵园、社区,探寻各地的好做法。

清明被赋予绿色低碳环保新内涵

<p>中卫市举办生态葬礼,倡导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祭祀风尚。</p>

中卫市举办生态葬礼,倡导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祭祀风尚。

作为一种传统习俗,清明成为追思先辈、寄托感恩情怀的重要时节。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祭祀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祭祀观念不断进步,清明被赋予绿色、低碳、环保的新内涵。

3月27日,在银川市福寿园,150多位市民参加了2021年节地生态安葬暨集体公祭活动。

用鲜花代替鞭炮和纸钱,没有了“烟火味”的公墓里,显得安静也更庄重文明。

一束菊花、一次鞠躬、几许默哀,市民张明明(化名)胸怀对先人的哀思,参与了整个祭祀活动。“逝者已去,我们要有保护环境、造福后代的意识,选择绿色祭祀,仪式肃穆却不敷衍,非常有意义。”

3月28日,中卫市双龙岗西区公墓,市民赵鹏(化名)参加离世亲人的生态葬礼。伴随着深情的祭文,轻轻流淌的音乐,赵鹏献上一朵菊花,后退一步躬身行礼。

生于生态,归于自然。让逝者与绿树花草为伴,这样的殡葬方式简单而不失庄重。

“这是对生命轮回的纪念,也是对自然轮回的尊重。”中卫市沙坡头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局社会救助和殡葬管理中心副主任冯翔明介绍,当天,他们为8位逝者举办了生态葬礼,与传统的葬礼相比,近年来逐渐“升温”的生态葬具有节约土地资源、祭祀方式环保等特点。他说:“希望通过文明祭祀,向民众传递文明的殡葬理念,引导大家形成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祭祀新风尚。”

“要深刻吸取原州区‘3·13’火灾惨痛教训,坚决杜绝祭扫引发森林草原火灾,保护生态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久前,固原市政府发出通告,倡导民众文明祭扫,严防烟火扰“清明”。

“传统燃香点烛、烧纸钱、放鞭炮的祭祀方式,严重威胁了群众生命财产和生态安全。”固原市殡葬管理所所长李宏钰介绍,今年清明节期间,固原严格禁止明火祭祀,对所有林草区包括集体、联户、个体荒山造林区、退耕还林区、生态移民迁出区及以上区域外缘500米范围之内全面实行防火禁令。

从土葬到生态葬,从浓烟滚滚到清朗清静,安葬方式和祭祀的转变,是文明的一大进步。

近年来,我区民政部门将清明节期间文明祭扫作为推动殡葬改革的有效抓手,深入开展文明祭祀宣传活动,通过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网上纪念、集体共祭等多种祭扫纪念方式,引导群众践行绿色殡葬理念,自觉移风易俗。

“文明祭祀不仅体现在形式上,还凸显了新内涵。”自治区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说,民政部门将不断丰富节日内涵,在清明活动中融入追思先贤、纪念先烈、孝亲感恩、生命教育等,把纪念逝者与弘扬家训家风、传承优秀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等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清明节成为传递亲情、弘扬文化、保护环境的重要载体,让绿色、低碳、环保的文明祭扫新风尚逐渐深入人心。(记者 姜 璐 文/图)

缅怀革命先烈 感受革命情怀

“烈士们虽然长眠于绿水青山间,其精神却永存于后人的心中。我们不能忘记先烈们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做的牺牲和奉献。”在银川市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墓碑前,来自贺兰县回中的老师正在为学生们上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同学们静静肃立,用心聆听。近日,宁夏各地将缅怀革命先烈活动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现场聆听了崔景岳、马文良、孟长有的壮烈事迹,深受感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的精神,勇敢无私,不忘初心,做出更大的贡献。”银川市文明办工作人员孙静说。

为了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下更好地缅怀先烈,宁夏积极搭建“云服务”,让祭扫更便捷。打开祭扫网页,点击一个个镌刻烈士名字的墓碑,了解烈士生平事迹,并献上鲜花。清明节前夕,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开通了网上祭扫专栏,吸引大量市民网上祭扫革命烈士。银川市烈士陵园、固原市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等烈士陵园陆续开通了网上展厅,让群众“足不出户”祭奠英烈。

“一次点击、一种缅怀、一条寄语、一缕哀思。”在武警宁夏总队银川支队,官兵们在休息时间拿起手机“云端祭祀”,通过为革命先烈献花点烛、网络留言等形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缅怀之情。在认真聆听革命先烈英勇杀敌、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后,官兵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百年党史,更加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铸就的,作为新时代军人,要铭记革命先烈,以英雄精神指引前进方向;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武警宁夏总队石嘴山支队,官兵们通过组织表演《红星照我去战斗》《我的祖国》等歌曲,表达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官兵们表示:“通过这些歌曲,我深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英勇无畏的初心,受到很大鼓舞。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下,努力搞好训练,才对得起先烈们的牺牲和付出。”

下一步,宁夏将用好全区烈士纪念设施、国防教育阵地、烈士纪念堂、展馆和退役军人孵化基地等学习阵地,营造更加浓厚的学党史氛围。各革命教育基地将不断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涵,打造党史教育基地和品牌,让广大干部群众不断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定信念、汲取智慧、凝聚力量,把烈士家属褒扬好、把英烈精神传承好、把先进典型选树好。(记者 杨淑琼)

“云祭祀” 让爱在“云端”寄托思念

<p>家属为逝者采取花坛葬。</p><p>本报记者 姜璐 摄</p>

家属为逝者采取花坛葬。记者 姜璐 摄

时节流转,草长莺飞,又到一年清明时。清明祭祀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清明节修缮坟茔、清除杂草、培添新土或烧纸钱等形式,寄托哀思。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祭扫方式的转变也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近期,银川市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

“目前已经到了每年的祭扫高峰期,来福寿园祭祀的人非常多。工作日每天在3000人到4000人左右,双休日能达到每天15000人到18000人,其中绝大多数都能响应政府号召,转变祭扫方式,以鲜花祭祀和云端祭祀等方式寄托哀思。”银川市福寿园人文纪念园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林毅告诉记者,该园自2016年开始倡导群众转变祭扫方式,实施更加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并于2020年3月开通“云祭祀”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加绿色、便利的祭祀平台。目前,相当一部分群众以“云祭祀”代替旧方式,向逝去的亲友寄托哀思。

据了解,去年清明节期间,银川福寿园首次推出墓位实景“云祭祀”服务,将所有安葬在福寿园的逝者墓碑图片上传,为每位逝者开通个人纪念馆,家属可以自主访问企业微信公众号,实现线上面对亲人墓位现场的祭扫服务,并在线上留下自己的纪念文字。同时在手机端上一键下达指令,提交代为祭扫要求、网上自助办理相关业务等,让祭扫活动实时、实地呈现。通过一年运行,“云祭祀”服务已经进入常态化。“福寿园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网上‘英烈纪念馆’,今年清明我们也将开展线上、线下英烈缅怀、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林毅说。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重于心不拘于行。公众对“云祭祀”的普遍接受,是时代的进步,更离不开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近年来,金凤区先后下发了相关文件,在辖区广泛倡导文明殡葬、文明祭祀。今年清明节前,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清明祭扫工作,要求各部门在做好前期宣传工作,引导提倡群众实施网络祭扫、鲜花祭扫等方式的同时,做好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祭扫环境。”银川市金凤区民政局副局长汪燕说。

近期以来,银川市许多社区也组织了各类活动,向群众宣传“云祭祀”方式,引导大家通过更加文明低碳的方式,度过文明、低碳、绿色、安全的清明节。“社会进步了,我们的祭扫方式也要跟上时代的要求。给逝去的亲人献上一束鲜花,送上一段旋律,点上一支蜡烛,记下自己的感怀,表达哀思既环保又安全,我和家人也要响应号召,今年将通过‘云祭祀’的方式追思亲人。”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居民李玉忠说。(记者 马 越)

鲜花祭扫替代烧纸放炮

<p>市民选购鲜花祭祀亲人。</p>

市民选购鲜花祭祀亲人。

3月30日,记者前往银川市一些陵园采访时看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各陵园通过开展云祭祀、代客祭扫、鲜花祭扫等多种形式倡导文明祭祀。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银川市松鹤陵园,在入口处看到,陵园专门设置了纸品存放处。陵园内随处可见“禁止烧纸放炮,倡导文明祭扫”的宣传标语,前来扫墓的市民按照陵园的要求,把自带的各类纸品规范存放,选购鲜花祭祀亲人。

无论是松鹤陵园还是福寿园,记者都没有听到鞭炮声,整个陵园内空气十分清新,墓园内环境清幽,许多墓碑前摆满了黄白色的花,显得格外肃穆庄重。

在松鹤陵园扫墓的田先生,选择用一束菊花代替了纸钱和鞭炮。“现在政府倡导文明、环保祭祀,我也对燃放鞭炮烧纸深恶痛绝,所以来给母亲扫墓并没有买鞭炮,连纸钱也没买。扫墓重在心诚,心里不忘先辈就是最好的祭奠。”田先生说。

在一座墓碑前,几名中年人正在献花,其中一名男士告诉记者,自己兄弟姐妹共6人,几乎每年都会一起来扫墓。“今年响应政府号召,大家都提议买鲜花,我也明显感觉到实行文明祭祀,空气好了很多,墓园里很清静,我们可以好好和亲人‘说’会话。”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有些因工作或受疫情影响,无法到现场的祭扫者,陵园还提供贴心的代客祭扫服务。“一部分人无法到场祭拜亲人,我们对他们的心情感同身受,更要尽全力把爱心转达,遥寄哀思。通过代客祭扫这种方式,共同为文明祭祀尽一份力。”银川市松鹤陵园市场部经理王岩珅说。

“我们在陵园的3个入口处,增加了负责检查和引导的工作人员,在墓区的各个集中点,也悬挂了宣传条幅,摆放了展板,向前来扫墓的市民群众广而告之文明祭扫的重要性。总体来说,市民的认知度较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很支持和配合陵园的工作。”王岩珅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银川市松鹤陵园还通过增派巡防人员、组织开展祭文大赛、赠送鲜花、开通网络祭扫服务等方式,方便市民群众文明祭扫,并且协调公安、消防、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充分做好清明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和安全防火等工作,确保市民群众祭扫安全有序。

“今年祭扫的市民群众能够严格遵守各级政府和公墓陵园的相关规定,采取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等方式表达情感,陵园里面没有发现随处乱烧纸的现象,呈现出有序安全的祭扫场景。同时,一些市民也通过预约祭扫,主动错峰扫墓,缓解了道路交通拥堵压力,为清明祭扫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便利。”银川市殡葬管理所副所长薛锋说。(记者 李志廷 文/图)

2021年文明祭祀倡议书

全区广大干部群众:

清明节即将到来,在这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推进殡葬改革,树立文明新风,确保清明节祭扫安全有序,我们倡议如下:

清明祭扫期间,倡议广大干部群众采用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植树绿化、踏青遥祭、诵读祭文等低碳环保方式,表达对故人的敬仰与怀念,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注重精神文化传承,自觉破除焚烧纸钱香烛、燃放爆竹烟花等陈规陋习,做文明祭扫新风尚的倡导者、践行者、引领者。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佩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少逗留,带头维护祭扫场所的公共秩序。主动错时错峰祭扫,避开周末和清明节假期祭扫高峰期(3月27日、28日,4月3日、4日、5日),服从和配合殡葬服务工作人员的分流、管控措施,用自身行动传播正能量、共同营造平安、健康、文明、祥和、有序的清明。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办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

2021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