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服务火爆背后 学生参照“注水”以“降重” 银川警方推出9条措施便民惠企 武磊助国足拿下准“决赛” 宁夏盲人考生杨文举的高考经历:很温暖,身边有那么多人在帮我 银川市遏制地价过快上涨首次推出四宗“限价房”商住用地 《宁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规程(试行)》7月起施行 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首届大西北文旅高峰会在宁夏举办 宁夏戏曲晚会6月14日晚播出 东京奥运会难民代表团成立  包含29名运动员 小心压力薅掉你的头发 奔向全面小康的铿锵足音 国网银川供电公司助力闽宁镇玉海村设施园区配套电网建设 荆州警方侦破一起部督电诈黑灰产业案 山西省疫情防控办紧急提示:坚持佩戴口罩 积极接种疫苗 通讯:集装箱里的边境派出所 雷雨上线!今日北京午后至夜间降水明显 或影响晚高峰 截至5月底中国官方取缔关闭非法网站6400余个 高考数学逆袭“出圈”,为考试命题提供新思路 如何防止考场作弊?如何防夹带?高考监考员揭秘考场监管 广州疫情源头在哪?多轮核酸检测为何仍有阳性? 防近视?你需要管控孩子的远视储备 近四成00后选择倍速观看视频,年轻人到底在赶什么? 教育部通报湖北省某高考考生考中作弊事件 北京试行“公共户”落户政策 福建已查办174宗违反休渔规定案件 疫情下送考的哥:“我告诉孩子,全广州人民都在陪你” 真才实学赢得的未来才能长久,别拿作弊赌明天 郑州法语联盟揭牌 搭建中法文化交流桥梁 全国首例直播带货场景商标权案宣判 中国学者创新鼻咽癌治疗模式:3年无瘤生存率提高至85.3% 中国将推动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 气象预警秒发布 中国首个国省预警信息产品落地吉林 获利丰厚 “羊毛党”打法律擦边球已形成产业链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6例 其中本土病例8例均在广东 “考生拍照上传数学题”拷问高考纪律 广州荔湾连夜搭建2000名防疫工作人员临时宿舍 “走进红色美丽村庄”网络主题宣传采访活动来到陕西 专家呼吁不可把亚洲象北迁事件娱乐化 河南新密煤矿涉嫌瞒报4人死亡安全事故 10人已被控制 中日友好医院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打造国家级大器官移植中心 佛山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采样逾千万份均为阴性 北京全市近1500万人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探广州南沙封闭管理小区:无人车为居家隔离民众送上物资 “环保风暴”后的小镇如何靠狗咬胶掘金? 重庆云南等地有较强降雨 华北东北地区等地有强对流天气 这一声“我的儿”,他盼了58年…… 广州高风险区环卫工人:24小时“高标准”轮班工作 云南野象迁徙:一个披着有趣“外衣”的严肃问题 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公告 广东一线基层联手抗疫 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你当前位置:首页 >吴忠新闻 >

论文查重服务火爆背后 学生参照“注水”以“降重”

2021-06-09 10:41:32来源:北京晚报

临近毕业,学生在上交论文前要面临一道无法逾越的关卡——论文查重,将写好的论文放入专业数据库,和已有论文进行比对,以防范抄袭、剽窃等行为的发生。

一个固定的重复率“过关”百分比数字,是学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为了让论文符合要求,不少学生会付费在网络平台先行检测。缺乏监管、鱼龙混杂之下,学生付出少则一天饭钱、多则半月生活费后拿到的查重报告很有可能良莠不齐。

更重要的是,为预防学术不端而设计的查重系统,使用中又渐成学生可以参照修改,规避重复之处的重要辅助。这台防范学术不端的“测谎仪”,正面临成为“帮凶”的尴尬局面。

035.jpg

现状没有一个人不怕重复率

学生对查重的重视,背后无疑体现了学校在此方面的严格要求。多名高校教师均表示,近年来,学校普遍强调对学生论文重复率的检查力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孟小良介绍,上交毕业论文前,学生需先自行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查两三次甚至更多。“因为你不可能每句话每个字都是自己写的,重复率对现在的毕业生很重要,没有一个人能说自己不怕重复率。”关于重复率的标准,各个学校、学院规定不同。据孟小良观察,大多设置在百分之十几的范畴,最高也不过20%左右。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吴涛称,学院对重复率有个控制的经验值,“大致在10%以内”。学院查重使用的是校图书馆所购买的数据库,常用的为知网、维普、万方等。而学生自行查重的数据库未必符合这些标准,若重复率过高,则需在1周至2周期限内修改降重,再次提交。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陈京表示,本科与硕士生向院里提交论文时,还要附有一份相应的查重报告。通常本科生要求重复率在20%以内,硕士生15%以内。“学校给每位毕业生两次中国知网查重使用权限,但可能不太够,就得自己找地方去查。”

陈京透露,自去年起,教育部对高校论文的抽查比例和力度均大大提高。比如硕士论文往年只是5%、10%的抽检,去年许多高校全部送检。有些高校送审后,经外校专家审查不通过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十几。

手段同义词替换论文勤“注水”

得到了查重结果后,学生们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降重”,即降低重复率至学校允许的范围。令学生稍感“庆幸”的是,重复率虽然卡得很死,但将系统比对出的重复之处一一进行“加工”,使其变得“不重复”,还算有操作路径可循。

这两年,研究生郑磊(化名)没少为查重头疼。“学校规定重复率要低于20%,一开始没太多概念,觉得比较容易,没想到竟成了我一块心病。”第一学期,有门科目要求提交一份关于数字经济的研究报告,收集各种数据资料,再整合自己观点和课堂上老师教授的一些理论,郑磊撰写了一篇4000字左右的小论文。

交作业之前,信心满满的郑磊本想“走个形式”,找了一家网络平台查重,没想到结果将他吓了一跳:“重复率高达50%多!”连“具体来看,数字经济具有以下特征属性……”这样单纯的过渡语句,都被判定为“轻度抄袭”。查重平台给出的修改建议是“详细来看,数码经济具备以下特色属性”。

“这不就是同义词替换吗?”虽不太认同,为了保证论文能顺利过关,郑磊只好按照平台给出的建议,把论文重新改了一遍。两个学期下来,郑磊已经总结出“降重”规律——少引用、多“注水”。即尽量不引述别人的观点和数据,尤其避免大段的理论描述。实在需要引用,要再用自己的语言反复解释“注水”,以降低重复率。

正说论文核心价值是独立创新

防线虽可突破,束缚和障碍却真实存在。以那篇50%重复率的论文为例,郑磊觉得冤屈——自己并没有抄袭,为什么重复率这么高?

仔细阅读检测报告,他发现文中所有引用的理论和数据,以及一些常用句式和观点,都被判定为重复。将它们全部删除或改掉,降低重复率的同时也无形降低了论文质量。“少了支撑,论文显得虚头巴脑。多多‘注水’,写得全是废话,我自己都不好意思。”郑磊坦言,明白学校查重的苦心,也会努力在作业里体现自身观点。但被查重困扰的同学绝不止他一人,“感觉与学校初衷背道而驰。”

“引用的资料注明来源出处,从学术上其实不应属于‘复制粘贴’范畴,但软件基于目前的算法,还是会将其归为‘重复’来计算。”孟小良坦言,本科生包括硕士生的论文,很难要求全部独创,一点参考也不用。加之论文写作常会不自觉使用一些高频表述方式,即便完全原创,也有可能相似或雷同。“实事求是讲,设定的重复率很容易突破。”

此外,单纯看重复率还可能会造成“误伤”,例如研究古代汉语、古典文献等,常常需要大量引用史料。“当然学校也允许导师和学生提出申请,说论文要写这种特殊类型。但说是允许,操作起来很麻烦。所以导师和学生一开始就会觉得算了,选一个尽量能通过查重的题目,对付着写写吧。”

在孟小良看来,重复率是论文最明确最硬性的标准之一,自然会引得学生付出精力与之周旋。“但重复率越低,学术性越高吗?并不是这个逻辑。表面文字不重复了,实际上论文的核心价值——创新、独立的见解,这些更重要的东西软件反倒无能为力,查重只能解决最低层次的问题。”

陈京认为,每年毕业生选题千奇百怪,就算是老师也无法穷尽。而学生的自觉性、老师的责任心……这些无形的标准难以考核。查重系统作为客观把关机制,更加具有效率,也不能轻易割舍。

至于改头换面的“洗稿”,陈京直言以目前的评价体系的确无法彻底解决。“对高校来说,应该有两道把关。依靠AI机器查重,毕竟是‘死’的办法,人的把关是另一重,老师们要尽职尽责,为培养学生相关能力,学校也应多开设文献阅读和写作相关课程。”

承认查重系统局限性的同时,吴涛也肯定其积极意义。“硕士论文这几年越写越多,一般三五万字,到六七万字的也有。”他坦言,学院对硕士培训的定位本就偏向应用性,在校时间也短。“通过强调查重让学生心存敬畏,在道德规范、引用方式方法上要求严格,完成一次正统的学术训练,还是有一定意义的。”(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