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留守爸爸”们的春节 深漂厨师的“晋味道”:家乡年味慰藉乡愁 “网红”教授罗翔:我身上有太多不配有的光环 除夕夜京津冀地区可能出现严重空气污染 津静线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开工 孔府菜品“上新” 千年技艺薪火不息 一名感染科医生的除夕:深感责任重大 假期随时待命 春节在岗位丨保障“疆电外送”!今年春节,他们就地过年 【新春走基层】枣泉煤矿“机器人”顶班 千名矿工回家过大年 列车上的年味儿|别样“春晚”温暖回家路 直面疫情挑战,中国-中东欧国家携手前行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今年春节,这张特殊贺卡,你想送给谁 宁夏民政多举措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年 银川多部门联合检查烟花爆竹销售市场 宁夏春节期间“菜篮子”有保障 走进六盘山,尽力服务祖国所需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藏有几多故事? 教育部:不炒“高考状元”还需多方协力 “今年过年我在城里送外卖”——他们保障居民过个好年 北京今年将续建15条地铁 涉及3号线14号线等 最高检发布案例:不法分子用矿泉水造假新冠疫苗被法办 春节期间如何防疫,出游或居家要注意什么 巩固脱贫成果 中南大学驻村帮扶激发“造血”动力 全国“断卡”行动第三轮集中收网 抓获531名嫌疑人 暖心服务 他乡亦故乡 医院高调庆祝手术量破千,缺了些同理心 在皖中外学子:体验中国年文化 身在异乡温暖满满 鼓励节约、按需点餐 北京市企业出招制止餐饮浪费 上海做好春节患者救治 石家庄市开展防疫安全大检查 网上参赌,你大量分泌的多巴胺和被代码控制的“好运”…… 夫妇赴美代孕失败,代孕公司该不该退费?法院这么判 天津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牛年”来了,抬头寻找“金牛座” 清华“硬核”青年的春节 除夕前一天,东北人都干点啥?排第一的竟然是…… 北京市医保新增119种药品 暖意浓浓迎除夕!今天北京最高气温13℃ 早上东南部有轻雾 北京2月10日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就地过年”就是“在家过年” 北京天宫院地区解封首日 居民和志愿者互道“新年好” 全国大部温暖迎新年 南方持续回暖北方气温起伏大 坚守航空口岸的边检民警:战疫情保畅通 国门年味“别样浓” 线上自习室乱象丛生 专家建议建立监管防护体系 污水直排黄河:污水处理厂岂容“面子工程” 北京今年再推300个重点工程项目 总投资超1.3万亿元 北京:接种新冠疫苗逐步实现“应接尽接” 广西国家级药品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突破 北京海淀区春节期间 疫苗接种“不打烊” 网购年货、快递特产……“就地过年”催生过年新方式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通讯:“留守爸爸”们的春节

2021-02-11 11:03:57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春走基层)通讯:“留守爸爸”们的春节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11日电 题:“留守爸爸”们的春节

作者 奥蓝 王鸣远 尚虹波

“这几天,我才觉得家又像个家了。”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腮忽洞村村民栗海龙的“留守生活”这几天被按下暂停键。农历腊月二十六,他的老伴儿单巧荣回来了。

过去的3年里,单巧荣在离家100多公里外的呼和浩特市帮女儿照料孩子。63岁的栗海龙和他90岁的老父亲留守在家,养着羊、猪和鸡,还种着50多亩地。

老伴儿回家仅仅三四天,不仅让脏乱许久的农村小院大变样,栗爸爸也被督促着换掉了干活常穿的脏衣服、剪掉长且乱的头发。厨房里飘出了久违的炖肉香味,还有女主人的唠叨声,栗海龙觉得,日子又鲜活了起来。

“我的老父亲过不惯城里的生活,家里的地、牲口也都离不开人。再说,孩子们如果自己带娃娃就没法工作,我们老人能帮忙的也只有这个。”栗海龙不善言辞,但朴实的语言里不难体会他对家人的爱与守护。

图为王新民独自准备的炖肉年夜饭。受访者供图图为王新民独自准备的炖肉年夜饭。受访者供图

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许多生长于农村的青年人奔向城市和城镇,以找寻更好的工作机会、更有品质的生活和更高质量的教育。但在他们组建家庭、有了孩子之后,农村妈妈们或主动或被动进城,挑起了照顾子女和第三代的大梁,而农村爸爸们则坚守在老家,成为“留守爸爸”。

过年了,有的“留守爸爸”盼回了家人,有的则仍需等待。

相较于栗海龙这几天的快活惬意,千里之外的通辽市俊昌村,另一位“留守爸爸”王新民的春节则略显孤单。“孙子放假独自在家,没人照顾。老伴儿每个假期都要去石家庄照顾孙子,今年受疫情影响回不来了。”

“一条鱼、两斤花生、一箱啤酒……”对王新民而言,独自为他80多岁的父母准备一桌“像样儿”的年夜饭是个挑战。这几天,他正拿着老伴儿远程制定的年货清单,到离家6公里的集市上采买年货。

“以前我对做饭一窍不通,今年的年夜饭不能讲究花样了,幸亏老伴儿出发前连夜包了300多个饺子冻在冰箱里。”王新民想起老伴儿,有些动情。

“其实也不孤单。”王新民安慰自己说,家里还有老父母,还有70多只羊和两条狗。“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也跟老伴儿商量好了,今年视频团聚。”

同住俊昌村的张希望也是位“留守爸爸”,但他的老伴儿2016年去世了,此后的大多数春节张希望都是自己过的。

“儿子在1000多公里外的呼和浩特市工作,女儿远嫁到青岛。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庭,过年回来一趟待不了几天,索性不让他们折腾了。”

快递是张希望和儿女们联络感情的重要通道。他常常收到儿女们寄来的吃穿用品,也把老家的猪肉、葵花籽等特产寄给儿女。

“他们都想让我搬到城里去住,我年纪大了,适应不了城里的生活,就想自己待在村里,夏天种点菜,养几只鸡。”72岁的张希望在老家却也自得其乐。“就是有点想孙子。”

“一个村子的人都沾亲带故,我自己在农村生活也不孤独,他们都很照顾我。”张希望告诉记者,他已收到好几份年夜饭邀请。

公开材料显示,近年来,中国总流动人口不断下降,但60岁以上的流动人口却成为一组逆向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的调查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流动人口从2000年的503万人增加至2015年的1304万人,年均增长6.6%。(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