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庄:“荒地掘金”打造增收恒业 《唐宫夜宴》“出圈”背后:演出服里塞海绵 演员口中含棉花 儿子,妈妈这就回去给你准备年夜饭 黄河修防工李涛: 守护大堤 使命在肩 难以磨灭的家国记忆——访脱贫地标看新春年味 洪灾过后迁新居 开心敞亮过大年 @四类慢性病患者:过年怎样吃喝才放心?专家这么说 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江西鄱阳一订婚仪式上摆出巨额现金彩礼 被黑榜通报 走进夜晚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提取核酸也算是体力活 主创回应《唐宫夜宴》“火出圈”:将继续挖掘中原文化 黄河河底30米的“温暖”坚守 新春走基层|济南:春暖健身忙 海洋一号C/D双星组网发现D28冰山180度大转弯 北京地铁冬奥支线正式复工 全线4站已有3站结构封顶 壹图|窨井每逢春节屡伤人是谁的“锅”? 让“就地过年”的农民工感受到北京的温暖 天津市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累计202例 果业“点绿”黄土高原 革命老区延安飘果香 今年这种年夜饭火了!平均少摄入近800大卡热量 积极排查隐患,中国铁警全力确保春节假期站车线安全稳定 致敬!他们是“魔鬼风区”的巡逻者、救援者、守护者 春节期间 新疆兵团大棚水果俏销 人民论坛网评 | 建通道、强枢纽让“拼图”更完美 “德州公务车现身烟台商场”反转,既要监督也要透明 鞭春牛复苏14载 建国门街道传习俗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细致安装“群鸟”幕墙 庆牛年 贵州农民画师和子女联手创作“农民画+文创”作品 别人家的食堂:人大推网红芝士水饺涨“知识” 浙江浦江“一根面”走俏 晒面“如瀑”成景 冬奥支线有序构筑“钢筋铁骨” 科普:不同款新冠疫苗混合接种可行吗? 今明北京北风劲吹阵风可达7级 明天最高温仅3度 实测“抢红包”多数提现有门槛,少部分可以秒到账 齐齐哈尔首辆“点对点”务工专车发车 助力返岗复工 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发生严重火灾 无人员伤亡 苗族银饰、汉代陶牛……非遗国宝传递牛年祝福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 综合交通枢纽施工忙 在曹妃甸港 3万个手工水饺吃到家的味道 两部门:集中清理整治网上非法销售冷光烟花 四只大熊猫在沈阳品牛年套餐欢度春节 除了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这样过年也不错! 直击高铁“隐形人”:黑夜出没 为设备护航 四川石棉:野生大熊猫下山“拜年” 未来漫评:特别的中国年韵味十足 “孩子没回家,也有饺子吃”——山东荣成市“暖心食堂”春节志愿助老不打烊 【光明网评】“年味”在变,温暖的内核始终如一 力避设施“带病迎客”,景区游乐设施保证安全是底线 风雪中,新疆交警这一“躲”让人心疼! 中国西部“生命禁区”的温情一幕:两个妈妈一个儿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冯庄:“荒地掘金”打造增收恒业

2021-02-15 12:37:16来源:宁夏日报

2月4日,彭阳县冯庄乡小寺村举行第一次村集体经济分红大会,村民披红戴花,喜迎整体脱贫后的第一个春节。

“每人分红68元,脱贫光荣户、致富带头人每户再奖励500元。”小寺村党支部书记王继平宣读分红方案。在一片掌声中,村民李世铎第一个上台领取了976元分红。

“没想到我家日子过好了,村里还给我发分红奖励。”经历生活蜕变的李世铎感慨道。曾经李世铎一家7口人,4个子女上学,耕种40多亩地,曾因家庭开支大和生产方式落后致贫。

2015年,小寺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中药材,发展草畜产业。李世铎抓住机遇,第一年种植5亩黄芪,亩均纯收入1000多元,收益是种植传统作物的两倍多。李世铎看到了致富希望,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实现年稳定收入7万多元。

在小寺村,像李世铎这样依托产业致富的村民比比皆是。

小寺村位于连绵的大山中,全村141户457人,分散居住在沟畔山腰。“2014年之前,村民生活普遍困难,290多名村民不甘贫困选择外出谋生,3000多亩土地因无人耕种而撂荒。”王继平说。

2014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小寺村,村里争取到120万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购置17台大中机械成立作业队、种植合作社,把荒地集中起来,利用当地海拔高、无污染等优势,与企业合作发展中药材产业。

“当时很多村民持观望态度。”村党支部组织村民前往内蒙古、甘肃等地观摩学习,支持李世铎等村民示范带动。特困户王志成改变传统作业方式,尝试种植中药材,还种草养牛,在机械作业队的帮助下,连年收入超过6万元。

经过几年发展,小寺村种植中药材3000多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万元,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40余万元。小寺村村民用勤劳创造幸福生活,犹如一颗石子丢入水中,在冯庄乡激起层层涟漪。

冯庄乡有11个行政村是贫困村,其中3个村是深度贫困村,占彭阳县深度贫困村四分之一。全乡人口2337户8077人,外出人口4300多人,各村都有不同程度撂荒地。

“2015年,全乡撂荒地达到3万多亩。”冯庄乡党委书记火占宝说,乡上总结小寺村成功经验,立足实际,改变传统耕种小打小闹的落后方式,挖掘土地资源优势,通过企业流转种植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两种模式,把“地广人稀”的弱点变成强项,让土地“热”起来。

与此同时,争取中药材补贴项目,以每亩补贴80元至500元的标准,激励村民种植中药材。此外,根据市场需求引进黄芪、黄芩、党参、红花等药材,探索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全产业链。充分利用6.2万亩退耕地,发展林下中药材4万亩,打造出“聚宝盆”,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如今,冯庄乡种植中药材5万亩,农户在基地务工人均收入8000元至1.2万元,中药材全产业收入6000多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万元。“每年采收5000亩,可实现年年有采收、年年有收入。”火占宝介绍,中药材属于一次性种植、多年收入的“一劳永逸”产业,按照谁家退耕地谁家受益的原则,帮助村民实现稳步增收。(记者 剡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