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勇敢抑或无奈 封杀23万天,网红殷世航彻底被盖上“网黑”封印 银发族“触网”也沉迷 专家支招手机App应“适老” 北京地铁热线一年接听来电17万通 为视障人群铺设一条互联网“盲道”有多难? 扫码测温、实名登记……辽宁营口鲅鱼圈民营医院、药店加强防控管控 【声音】没有一个冠军是社交媒体带来的 长沙一报告:用人单位违法解雇一名员工平均需赔4万多元 北大副教授吐槽女儿不如己 “认命”不等于“躺平” 辽宁营口鲅鱼圈熊岳镇封闭98个小区 全力保障封闭区域居民生活需求 深圳赛格大厦突发摇晃 专家到现场进行安全检测 短视频 ▏探访宁夏博物馆的宝贝 感受文化力量 综述:与精神病母亲共生的“00后”诗人:不甘输在教育起跑线 北京大兴机场临空区将打造类海外环境国际航空社区 万亩“丰县牛蒡”助力乡村振兴 汉皇故里江苏丰县再领风骚 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在安顺学院揭牌 南京以“穿越”时间的“合影”怀念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 河南从三方面发力居家和社区养老 “独乐”变“众乐”让私人博物馆走近更多人 福州海警局查获一起涉嫌走私成品油案 涉案金额约100万元 提升应急救援力量 闽粤分队战训科目比武来袭 “夏养山西”文旅推介活动走进武汉:吸引游客开启“晋享清凉”之旅 抬头不见天,古墓常相伴,这群“地下工作者”都干了啥? 深圳福田回应赛格大楼晃动情况:周边未见地面开裂 壹图|司机驾车需要的是油,不是性感尤物! 上海“七人普”:增长185万人 受过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快速提高 2021年中国旅游日扬州推出多条旅游利民惠民措施 世园会半价迎客 “祝融落火”点燃中国民众“观星”热潮 海南科技活动月开幕 1000多项科普活动陆续展开 深圳赛格大厦摇晃 楼内人员已撤离 国际博物馆日:吉林青少年重温传统古礼 第十届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开幕 十余位院士议产业未来 四省六县“乡村振兴党建联盟”成立 白茶协作传佳话 重庆自然博物馆推特展 述长江鱼类大千世界 以梦为马,驰骋高原——“藏漂”群体建设新西藏 北京龙潭中湖公园摩天轮重装亮相 将于七一前夕开放 宁夏通报2020年度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结果 宁夏启动学校校舍安全大排查大整治 宁夏农垦集中连片种植“黑麦草+玉米青贮” 贺兰山下,葡萄园渐渐“苏醒” 山西:“固定+临时+移动”相结合保障高效安全接种 沿着高速看中国丨太行山高速:名副其实的“致富路” 河北三河通报一安徽确诊病例密接者行程轨迹 宁夏发布今年前4个月全区城市环境质量状况排名 吴忠市博物馆系列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今年吴忠市葡萄酒产业要这样干! 爱沙尼亚初创公司UP Catalyst将在欧洲航天局的支持下开始在火星上生产氧气 总部位于柏林的Morressier为其虚拟会议平台筹集了1500万欧元 总部位于里斯本的RealFevr为其创新的Fantasy Sports市场筹集220万欧元 荷兰初创公司Bistroo获得820万欧元的资金 用于在送餐时代将精力重新分配给餐厅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全职妈妈:勇敢抑或无奈

2021-05-19 09:05:14来源:法治日报

有人每日重复劳作丢失自我 有人逐渐远离职场舍弃社交

全职妈妈:勇敢抑或无奈

● 每年有大批职业女性辞掉工作,做回全职妈妈。她们回到家里,不是为了逃避职场压力,不是为了休息享受,而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 回归家庭后,女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失去社交圈,与社会脱节”

● 对准“生不起、养不起”的痛点,提供充分的托幼服务,给生孩子的家庭提供相应的补贴与产假,降低家庭养育孩子的成本

□ 本报记者 赵丽

“30年前养一个孩子就是多一双筷子,现在养一个孩子要花掉半辈子的积蓄。”

“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开销已占我们夫妻俩工资的一半;上了幼儿园,每个月的学费和兴趣班的花费可能用完我俩一个月的工资。”

说话者有年薪20万元、女儿1岁半的30岁职场妈妈;有零收入、女儿1岁4个月的全职妈妈,她们在讲述自己养育孩子的故事时,言语中有无奈、有不甘。

这些无奈的背后,是高昂的养育成本,是养育一个孩子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法治日报》记者近期将视角聚焦在那些因养育难题而无奈选择做全职妈妈的母亲,倾听她们所遭遇的教与养、工作与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高强度重复劳作

失眠已成为常态

2020年底上映的独白剧《听见她说·失眠人的梦》,在全职妈妈中得到了共鸣,因为刻画相对真实——她们或是同样受困于家庭,或是因难以平衡工作和家庭,面临是否成为全职妈妈的纠结。

高强度的重复劳作,职业生涯中断,缺少价值感,社交圈缩减带来的孤独,与社会脱节,家人的长期忽视……短片中的女主角被无止境的重复劳动一天天消磨,长期失眠。她也曾喜欢看书,喜欢交响乐,而现在她的世界里,都是徒劳的琐事,一遍遍把丈夫扭成麻花的牙膏捋平,把厕纸对齐,擦拭孩子的玩具。

“我是在深夜看了这部片子,看的时候泪流满面,但必须收拾好心情,因为明天还要继续今天的事情。”来自北京市的33岁全职妈妈王晓说,真实的全职妈妈的生活其实更让人心累。

《2019年度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显示,中国年轻父母全职在家的比例逐渐上升,占比58.6%,其中“95后”全职妈妈占比已达到82%,她们更多集中在低线城市。60%的全职妈妈有副业梦,但只有35%的人付诸行动。

保姆+保洁+陪护+幼师+厨师,这是王晓给自己身份的总结。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王晓还要去做网课规划师、儿童心理师。

“这些身份是一个都市中合格的‘全职妈妈’所必备的。”王晓说,“但是全职妈妈的贡献却被人们严重低估了。”

“每天一睁开眼,就开始忙碌,两个孩子无休止地吵闹,一会儿打一会儿哭……原来带一个孩子时没觉得这么心累,现在不过多了一个,就完全受不了了,每天他们叽叽喳喳,我的脑袋都快崩了。”辞职做全职妈妈的第135天,也是北京市民杜宇(化名)连续失眠的第10天,她把原本和记者约好的视频采访改成了微信语音采访,原因是“懒得化妆,化妆也遮不住憔悴”。

持续睡眠不足和带娃的繁琐压得杜宇喘不过气来。“每天都有让我崩溃的瞬间,比如老大刚才又把厕所门反锁了,可是他人在外面,是怎么将门反锁的?我研究了半天都没有打开门,顿时就来了怒火,抬手就打了他一巴掌,让他以后不要再动门了。”杜宇说,她最近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太压抑了,特别希望能有一天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哪怕去搬砖、扛水泥,只要能清静就好”。

结婚之前,杜宇的性格很开朗,和谁都能聊得来;结婚生了孩子以后,她辞职在家带孩子,和外面的人接触越来越少,她也越来越不敢说话,害怕和外面的人交流。

害怕和人交流的一个原因是,自己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一个带孩子的,给别人的感觉就是不挣钱。”杜宇说。

杜宇这样描述现在的状态——穿着随意,是一位很“土”的中年妇女,每天的时间都花在了孩子身上,没有精力让自己变漂亮了。

工作家庭难兼顾

职业生涯被中断

由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职场妈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职场妈妈重返职场的原因中,有71.3%是因为“不想和社会脱节”,59.9%是因为“想保持良好的自我状态”。

但即使如此,每年还是有一大批职业女性辞掉工作,做回全职妈妈,她们回到家里,不是为了逃避职场压力,不是为了休息享受。全职妈妈,可能是她们无可奈何的选择。

自媒体“一条”曾经对职场妈妈做过一次访问,被访者李鑫然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四线城市,怀孕前是一家500强企业地方分公司的金牌销售。

生娃后,她过上了连轴转的生活,白天上班,孩子由婆婆照看,自己上午、下午各抽出半小时回家哺乳,晚上再接婆婆的班。但是这样的生活令她非常疲惫,晚上带娃休息不好,睡眠不足,工作上难免有掉链子的时候,领导开始对她不满,经常性的请假缺席也让她失去了升职的机会。

而每当孩子生病或者有一点小磕碰,婆婆就会格外自责、情绪极度不稳定。这样的情形下,李鑫然不得不辞职带娃。

另一位全职妈妈朱园园说,两代人在育儿观念上会有冲突,但雇佣保姆和育儿嫂花费高昂,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当双方老人无法帮忙照顾孩子,必须有一个人全职在家的时候,往往都是女性做出“牺牲”。

来自北京市的全职妈妈金莉(化名)最怕夜深人静时自己一个人待着,她总会想“有一天女儿不再需要她时,她是谁”这个问题。

金莉做全职妈妈的原因是为了女儿的教育。“我加了一个‘牛娃群’,这个群里的牛娃,每一天、每一种课程,甚至每一个小时都被妈妈精心安排,看了人家密密麻麻的日程表,再想想自己每天加班到晚上九、十点,每天有半个小时跟女儿说说话已经不错了。”

彼时,金莉的丈夫在事业上也颇有起色,相比之下她的工资低,又经常加班。“如果必须有一个人放下工作主抓女儿的学习,只能是我。”金莉说,现在她正式加入“鸡娃妈妈”的行列,给女儿报了8个培训班,为了接送女儿上培训班,她把以前的高跟鞋全收起来了。

放弃自己的事业,全力托举女儿,金莉的内心是挣扎的,她最怕别人问:“你做全职妈妈是不是太浪费了?谁都能做,何必要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去做呢?”

“走一步算一步吧,哪个全职妈妈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金莉说。

无奈失去社交圈

逐渐与社会脱节

虽然长期承担着高强度的劳作,全职妈妈得到的保障却很脆弱。婚姻法并没有条款明确保护家庭主妇的权益,一旦遭遇离婚,她们毫无优势。除非孩子年龄还小需要母亲照顾,否则经济更好的一方更容易获得抚养权。

有律师指出,几乎所有离婚诉讼中,男方即使是净身出户,在离婚后也能迅速积累财富,因为男方多年来持续在事业上的积累,保证了他们的职业素养、收入水平。而男方在职场日益精进背后,离不开女方在婚姻中承担了大量的家务劳动。男方的职业素养、地位、名声,是获得可持续财富的基础,是女方无法分走的无形资产。离婚后,几乎丧失职业经验的全职妈妈,所附带的自身资产为零。

“自从有了宝宝之后,我就换了工作,我需要寻找一个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因为需要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孩子身上。”90后李聪(化名)曾是一名新闻从业人员,有了孩子后,她和丈夫的工作压力都增大了,但在工作上她的选择要比丈夫被动许多。

此前,有招聘网站就“二孩政策”对女性职业机会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8%的受访者认同在职场上女性比男性更辛苦。孩子年幼时的抚养、陪伴和教育占据了母亲大量的时间,同时中国的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竞争堪称军备竞赛,孩子的教育不仅费钱,更需要家长全面关注和时间配合。调查发现,仅“孩子放学时间与职场妈妈的下班时间不衔接”,就让很多女性在求职时对“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非常关注。

全职妈妈的压力还来源于不被理解。

“社会大环境其实是不认可女性回家的。父母接受的也都是女性要自强的教育,他们无法理解,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最后却选择做毫无技术含量的家庭妇女。”金莉说,她辞职后,父母就回老家生活了,“他们觉得我辞职是件很丢脸的事,在老家人面前只字不提,甚至都不让我在暑假带着儿子回家。”

记者还注意到,回归家庭后,女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失去社交圈,与社会脱节”。

全方位综合施策

降低成本是关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涉及生育政策的内容包括: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无论是‘优化生育政策’,还是‘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都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说。

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老龄发展战略研究院教授原新看来,我国政府在减轻一些家庭负担方面已经做了诸多工作。比如,个税6类专项附加扣除相关政策,延长产假以及丈夫陪护假等政策。

但一些“不买账”的公众认为,这些政策力度,对于现在生育、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来说,还远远不够。近年来,也有一些人大代表在讨论,是否把9年义务教育延长到12年,争论的焦点是往高中阶段还是学龄前阶段延长。

陆杰华建议,要对准“生不起、养不起”的痛点,提供充分的托幼服务,给生孩子的家庭提供相应的补贴与产假,降低家庭养育孩子的成本。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施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几乎涉及全生命周期。”陆杰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