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模式下如何应对消费公平焦虑 “首月1元”投保老人被扣3191元 险企同意退保但不退保费 湖南岳阳华容:“土坑”酸菜食品被查封处理 辽宁:肉、菜、蛋及粮油等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总体充足 陕西宝鸡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9例 已排查确诊病例涉及风险点133个 “海基一号”建造完工 为亚洲首例300米级深水导管架 上网课能赚钱?警惕银发经济消费陷阱 全总: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为62.93万职工追回被拖欠工资73.62亿元 重庆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1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 山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5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5例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2例 安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 中国内地本土疫情整体可控 北京现多条独立传播链 福建泉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8例、无症状感染者47例 电商售后维权 找到能负责的“人”有多难 14天出现超1.5万例本土感染者,后续如何应对? 广东新增本土确诊59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4例 迎战奥密克戎 中国抗疫聚焦五大“数”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7例 吉林市16日全域开展第十轮核酸检测 贵州务川第二轮区域核酸检测结果阳性2人 养老服务联合体“邻里互助” 让农村老人享受幸福晚年 一颗螺丝钉令人五味杂陈 助残服务何时才能“私人订制”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0例 侨乡泉州面临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最严峻考验 刚跨“数字鸿沟”又落“网络陷阱”,受伤的不能总是老年人 明星卖酒“水很深” 监管要一探到底 部分网络招聘平台乱象调查:别信“0门槛”入职 湖北十堰市茅箭区发现1例外省来堰阳性感染者 支援吉林抗疫的“外地人”:与疫情搏斗的时间远多于陪家人 北京新增9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 重庆新增本土确诊1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 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5例 两项重点施工完成 丰台站进入开通倒计时 承包新生儿录像业务,这门“独家”生意做不得 回归本位,竞赛不是招生入学的“敲门砖” 宁夏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新规 总投资408亿!银川市金凤区3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 山东莱西疫情持续向好 日新增感染者连续下降 广东深圳:将连续进行三轮全员核酸检测 线上订单成为销售主流 厦门新增1例确诊病例 系在泉州市来厦人员排查中发现 流调显示甘肃一女子15岁生孩子?当地介入调查 湖北襄阳实现汉江船舶污染物收运处理全自动化 招聘信息“注水”、账号管理混乱 部分网络招聘平台乱象调查 暗香流动中,他们也是一幅美丽春景 3.9元的电动自行车头盔能保安全吗? 一天9架包机!援吉医疗队到了…… 贵州务川对中心城区范围实行封闭管控 张振伟受贿、非法持有枪支、弹药一案一审开庭 3日以来浙江发生本土疫情16起 报告阳性感染者123例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新消费模式下如何应对消费公平焦虑

2022-03-16 09:07:43来源:北京青年报

新消费模式下如何应对消费公平焦虑

张敬伟

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结果。数据表明,日常消费中六成受访者表示公平感知总体良好,但也有超六成受访者曾遭遇不公平对待,受访者对线上经营者的信任度低于线下经营者。

伴随新技术引领下的平台载体升级以及疫情对线下消费造成的冲击,线上新消费模式变得更具市场引导力。线上消费成为主流,也会带来一些新问题。线下消费具有现场体验的直观优势,不合眼的可以转身离开。线上消费则缺乏现场体验,只能参考经过修饰(PS)的商品图片或是其他消费者评价等选择购买商品。

通过虚拟方式购物,商品质量也存在不确定感。不少线上消费者都曾有过“货到失望”的体验。若售后流程麻烦,供需双方发生纠纷,消费者就会产生被骗之感;即使售后服务到位,退货退款“秒成”,也会影响消费者的心情。因此,消费者对线上经营者的信任度低于线下经营者,符合市场逻辑和消费心理。

线上消费存在着盲目消费。一年几次的线上消费狂欢,各大平台眼花缭乱的花样营销,各路媒体的流量排行,网红主播拉动的营销狂潮,让消费者欲罢不能。所谓“剁手”即是盲目消费的典型写照。平台方追求流量的非理智营销,抬高了消费者购买预期,也让消费者容易对实际收到的商品产生货不对板的怀疑,甚至认为自己受到区别对待。

解决新消费模式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升级线上新消费模式,首先需要系统升级平台经营模式。放弃过度营销、追求流量、数据杀熟,转而追求理性营销、质量并举、良性竞争的平台经济新局面,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去年“双11”,舆论场不再比较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业绩,消费者也对哗众取宠的营销噱头有所警惕。此外,监管层面的反垄断亮剑,让某些直播带货顶流因偷逃税被课以巨额罚款,一批网红直播被约谈,使得平台经济开始从野蛮生长走到良性竞争的轨道上来。

另一方面,监管层的关注和消费端的倒逼也促使新消费模式提档升级。今年“3·15”,新消费模式出现的投诉占了相当比例,例如,“双减”下的在线教育平台套路很多,据“电诉宝”2021年受理的有效投诉显示,在线素质教育平台的投诉惯用手段包括:虚假宣传,承诺课程可延期,用户到期后课程却被核销;“VIP陪练”存在强制消费、申请退款客服反馈无钱可退现象;用户无法退款等。这就要求监管层针对线上新消费模式,既要进行集中整治,也要形成监管常态机制。

消费升级,新技术引领的线上消费至关重要。但是无论线上线下,消费不能偏离诚实有信的契约原则,否则供需失衡就会拉低消费内涵。值得一提的是,新技术引领的新消费模式不能把技术当成牟利的工具,如炒作虚拟数字货币,再如元宇宙概念的泛滥误导,这不仅未给新消费带来积极助力,反而形成市场滋扰,给消费者带来困惑。

消费成为稳经济的主动力,消费动能要靠激活消费活力来实现。这就要求新消费模式必须化解消费者焦虑,让供给侧恪守法治理性和市场规则,让消费者感到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