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体验外卖送单:上海保供“最后一公里”,我出一份力 福建首例机器人胃癌腹部无切口手术在厦完成 居家学习者 不只职场人 保护“她权益”需软硬结合 上海有小区发现多名快递小哥抗原阳性?调查结果来了 上海:努力保障口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上海“客人”在浙隔离期间意外寻得20年未见亲人 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33例和本地无症状感染者262例 不妨给自由职业者多些鼓励 “华东第一果市”嘉兴水果市场今天复市 回报曾经养育自己的地方!宁波老人赶制140瓶油焖笋送到上海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4月26日起恢复开放 上海抗疫观察|守望相助的力量,支撑起“清零”的希望 江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5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8例 “听到我能续上药了 我妈哭了!”上海市民求助媒体 结局暖心 构建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引才机制 宁夏十七条措施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 【网眼督查】使用智能水表缘何欠下十几年的水费? 云展览 云对接 云洽谈 宁夏优势产业线上展开幕 男子右前臂被机器绞断 医生十多小时再植成活 兴庆区:田间地头送技术 助力农户增收入 西夏区布局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近十年来首次!凤凰碑下景观植被换新 二十四节气·谷雨: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宁夏二十项硬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青铜峡市全力推进60岁以上老人接种疫苗 考试成绩不理想 6岁娃被父亲独自扔路上 多元共治激活社区治理“一池春水” 银川公安深化英模教育 凝聚奋进力量 宁报评论:手抄报泛滥的“锅”该谁来背 宁夏交通运输厅驻上河湾村工作队:积极帮助解决防疫物资 税惠赋能激发宁夏高端产业集群活力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笃志聚力新目标 奋楫砥砺谋发展 金凤区残联开展假肢矫形器精准适配筛查评定工作 老谢们的幸福“六六顺” “光盘”打卡避免浪费 绿色理念融入生活 宁夏交通学校:师生同心跨过疫情“倒春寒” 南薰路这两棵银杏树究竟归谁管? 北京城市副中心M101线最新线路图公布 计划2027年年底通车 “书法是体育老师教的!”体育老师拍抖音教写毛笔字 出生5天感染新冠病毒的宝宝,入院了 同心守“沪” 广西派出1561名医护人员驰援上海 非法小广告黏上“新宿主” 出了地铁站难找一辆“干净”单车 青海西宁新增12名阳性人员 1名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 新闻评论:“搬运”知识两头赚,如此吃相该有个说法了 四问上海高频次大规模核酸检测:意义何在?如何防止交叉感染? 北京5月1日起开通义务教育入学平台:加大户籍、房产等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信息审核力度 上海出院出舱人数已超新增感染者数!最大方舱迎万人出舱规模,“进、出”舱提速! 凌晨,上海一小区300多人在等蛋糕!或许是他最后一次生日 央企闻令而动 上海医疗隔离保障跑出“加速度”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记者体验外卖送单:上海保供“最后一公里”,我出一份力

2022-04-20 11:04:56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体验外卖送单,穿梭街巷里弄

保供“最后一公里”,我出一份力

记者王伟健

经过注册、培训、考试,成为一名外卖骑手。骑上电瓶车,打开手机,点击软件上线,经过人脸识别,上传健康码、核酸报告,接单!

疫情防控期间,上海保供“最后一公里”实情如何,记者决定体验探访。

成功送达第一单

上线之后,手机屏幕上全是要求送货的单子。听说封控在家的市民药品紧缺,我赶紧抢下一个送药的单子,从普陀区清峪路某药店取药,再送到某小区。

快递业务第一单,我很紧张,生怕超时迟到。

药店大门紧锁,平时夜间取药的小窗口也已上锁。“真是出师不利!”我赶紧笨拙地操作取消订单,上传药店招牌和大门紧锁照片后,以“商家不正常营业”为由取消订单,被外卖平台暂扣10元。

第二单是到一个便利店取送顾客买好的货物。骑了1公里,刚到店门口,外卖平台忽然推送来便利店的另一个订单。如果不是因为新手抢单数量受限制,光在这家便利店,我当时就可以抢到两位数订单,不过价格并不高——商家没涨价,平台也不能额外给骑手更高的送货价格。

顺利把牙膏牙刷等生活日用品送到指定地点。很多小区在门口设立了快递货架,骑手只需把货放在货架上,由顾客自取或社区志愿者帮送,双方无接触,全靠手机联系,防止病毒传染。我远远看到顾客笑着把货物拿走时,很有成就感:这是成功送达的第一单啊!

“现在需要你们这样的骑手”

选择当骑手做体验式采访,是因为听说买药难让病人焦心。我特别关注送药的订单,一天里一半时间是在送药。

第一单因药店未营业而取消,我又在一家药店连抢两个订单——那里摆放了好多包装好的医药外卖订单,听我报了订单号,店员马上找出来。虽不知是什么药,但我不敢怠慢,万一是救急用的呢!

有一个订单,是病人因为心脏不舒服到处求药,辗转求到我这里。病人80多岁了,患有心脏病,孩子在国外,常服的药快用完了,周边药店都没有,“急得团团转”。我问清药名,打开某外卖平台,发现附近一家药店就有。老人的朋友通过平台帮助购买,我赶紧抢到订单,赶到药店取药,送到老人所在小区,由志愿者送上门。

“现在需要你们这样的骑手。”小区志愿者对我竖起大拇指。

两万名骑手不辞辛苦

在上海的街道,遇到最多的是“同行”。在等待取单的间隙,我抓紧跟几个骑手聊了聊。

遇到网名叫“普及”的小哥时,我正为接的都是小单而发愁。见我是新手,他传授起经验:“出了门就不能回家了,还不多干点。”

他说,出来20多天,天天晚上找个地方搭帐篷睡睡袋,虽然平台也提供可住宿的酒店资源,但为了省去来回路上的时间,“就这样将就了”,平时就在便利店买点面包饼干充饥,每两天做一次核酸检测。“普及”说,有的骑手办到了通行证,小区又属于防范区,就可以回家吃饭睡觉,“那是惬意多了!”

44岁的“闪送”骑手衣大哥,离家也20多天了。“现在还是缺骑手啊。我虽苦了一点,但能帮到别人,还比平时多挣点,值得!”

晚上会“刷刷手机、看看新闻”的衣大哥说,上海正在想方设法疏通物资配送到户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我们不就是干这事的吗?”

经过多措并举释放运力,眼下约有两万名骑手奔波在上海的街巷里弄。

黄浦区有位业主在小区大门外设了个供应点,专给外卖骑手提供食物。我在现场看到一块白板:“亲爱的外送小哥:您辛苦啦!如果您不方便购买食物,可以来这里免费领取一袋面包和一包牛奶充饥,每人限领一份。疫情很快会过去,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加油!”

一位“同行”嚼着香甜的面包,对我说:“兄弟,拿一份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