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我区捐赠丰田无障碍车 石嘴山市开展七大重点行动 为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助力宁夏中卫打造全球领先绿色算力集群竞争力 “贺兰山东麓”敲开“世界葡萄酒之都”的大门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过于自信也会导致上当受骗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第五届云天大会在中卫开幕 遇见中国之美·中卫66号公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清退宁夏属地僵尸类APP的通告 中宁一案例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男子轻信网贷被骗1万元 宁夏涉农企业享留抵退税扩围“红利” 36只“迷途羔羊”引来十余名“羊倌”争领 银川市总工会把劳模工匠请进校园激励青年学子 行业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宁夏算力枢纽 宁夏乡村游订单同比增223% 【黄河安澜】秋意渐浓 黄河两岸景美如画 前8个月宁夏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0.5% 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石嘴山市加速解决房屋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湖城之秋——打翻了的调色盘 中宁县检察院落实工作机制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宁夏原创音乐剧 《花儿与号手》喜摘文华大奖 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主论坛举行 敢做“无人区”的探路者 宁夏中卫:电力护航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算力产业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禁毒宣传进校园 提高学生辨别新型毒品能力 贺兰县:直播带货开启残疾人灵活就业新模式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被司法拘留15日 宁夏隆德县完成首笔用水权质押贷款 宁夏明确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 小说《微水浮尘》在京首发 同名广播剧上线 宁夏泾源 “电”亮山乡 好山水做出“富民”好文章 专家学者聚首 为创投行业把脉支招 吴忠利通区:石榴花开情更浓 西夏区铲除毒品原植物160余株 中宁县检察院为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社交平台上的反诈联盟:被骗、救赎与博弈 乘势而上 随“算”而动 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上海开幕 宁夏线上直播带岗招聘活动帮助残疾人实现精准就业 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主体活动闭幕 变“带货”为“带岗”,银川这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246个就业岗位! 首届中卫·房车文化节暨消费惠民活动启动 秋季跟风刷酸 小心焕肤不成反“烂脸” 不再“守着黄河缺水喝” 被基础设施网“包裹”的幸福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赛道”寻求新动能 金凤区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一起涉养老诈骗案件 来吧,展示!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等你来 宁夏水投集团:三项制度激活企业原动力
你当前位置:首页 >民生关注 >

花钱变成“技术活”? 年底“突击花钱”歪风抬头

2021-02-01 09:07:26来源:半月谈

天上飞,地上跑,年底忙得不得了:年底“突击花钱”歪风抬头

随着各级财务制度更加规范、监督更加有力,近年来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况明显减少。半月谈记者近期走访发现,受疫情影响,刚过去的2020年,各地各部门年底扎堆培训开会,“突击花钱”歪风有所抬头。专家及一线基层干部建议,一方面要狠刹歪风,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经费管理办法。

1

上半年忙疫情,下半年忙开会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各类线下活动大幅减少。临近2020年年底,一些地方财政支出进度较慢,一些原本用于差旅、会务或培训等线下活动的预算还趴在账上。

半月谈记者在中部某省采访了解到,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只有1/3左右的县区财政支出达到时序进度要求。进度最慢的县只完成58.5%,这意味着如果要完成年度预算支出,这个县需要在1个月内花掉全年四成的钱。

一般来说,每年10月份是地方举办各类会展、论坛的高峰期。但半月谈记者在中部某省采访发现,2020年这个省举办会展、论坛的高峰期竟然一直持续到了年底。

同样,部分高校也存在年前以密集讲座、各种会议等形式“突击花钱”的情况。

北京某985高校一名受访教授告诉半月谈记者,随着2020年下半年疫情防控形势好转,2020年11月、12月各类会议特别集中,包括学术研讨会、交流会、讲座、论坛等,主要以线下形式为主,线上也有。尤其是有头衔、有职务、有身份的资深教授,例如掌握硕士点、博士点评判权的专家,各类学会会长、副会长等,基本上每个周末都在赶场参会,“天上飞,地上跑,年底忙得不得了”。

“很多评选按年度来计算,一些工作和项目有论证环节,涉及评估、考核、专家评审及鉴定,还有各类评奖。其中不少会议都是临时召开的,没有提前计划。”这名受访教师说,这是导致年底“突击花钱”的重要原因,包括专家费、劳务费、交通费、食宿费等。

以各种会议、培训形式进行的“突击花钱”,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一位基层干部吐槽,各级财政要求单位账户零余额,年底为了“突击花钱”,各部门开始疯狂培训,有的培训前一个刚结束,下一个紧随其后。同样的培训班,省市县都在办,基层干部只能一遍遍重复学习。

一位基层干部抱怨,年底工作本就繁忙,叠加各类培训、会议、评比,忙得焦头烂额,甚至对过去颇受欢迎的外出培训等活动,大家都避之不及,相互推让。

2

花钱变成“技术活”?突击花钱危害多

“有钱不花,过期作废”“今年花不完,明年就减少,还可能翻倍扣除”“不把核定的钱花完,说明今年工作没干好”……受访人士指出,这些经费使用过程中的潜规则是各地各部门的“紧箍咒”。

“2020年参与的一个科研项目,原定邀请多名国外专家来学校作讲座,但受疫情影响,只有5名专家采取线上方式授课,一共花费6万元。由于差旅费、餐补等费用都没有了,经费实际执行度只有20%,远低于预算30万元,剩下的钱我们也拿不到。虽然给上级部门写了情况说明,但还是会担心可能影响学院以后再申请此类项目,或被压减经费。”一名高校教师说。

此外,多位受访教师介绍,由于大部分科研经费、项目经费下发时间晚,有的甚至到下半年才发放给学院,这相当于把原本一年的时间压缩在半年、甚至几个月来完成。“上半年忙着垫钱,下半年忙着报钱”,一年到头围着钱转,花钱变成了“技术活”。

据了解,为加快花钱进度,有的学校会采取多种变通方式。例如,学校会将讲课费提前支付给专家,约定好在第二年春季学期来学校开讲座;还有些会议沦为高校、院系之间的“人情往来”,双方相互邀请,为彼此花钱找出路,但实际意义不大,造成学术资源浪费。

对高校而言,年底过于频繁的培训、会议挤占了教师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学生的课程可能因此不得不调整,或者让其他老师或博士、硕士研究生来代课,给科研进度和教学质量造成影响。

有些人甚至年底专盯预算有结余的企业、单位“找活儿”。一位省属国企工作人员说,不久前他们承办了一场大型行业会议。往年开幕式主要是领导讲话和签约、发布等仪式,2020年在主办方的要求下,签约仪式后特意增加了歌舞表演环节。不到1个小时的演出,就花出去300万元。半月谈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其实在签约仪式结束后,不少人就陆续走出了会场。

3

把阶段性考核变成日常“晒账本”

中部地区一位副县长表示,年底预算资金结余下来的钱,大体可分为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结转资金可以转到下一年度接着花,但结余资金一律收回,还会影响到下年预算。他建议在2021年财政预算管理中,综合考虑疫情影响因素,进一步保证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部分基层干部建议,资金监管考核除了阶段性的进度考核外,也需要重视对资金使用效率的考核,给予基层落实者更多宽容。他们希望能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项目大项的考核,放松对具体小项的限制,让资金使用更加灵活,加强运管资金占比,为项目建设和基层治理加上“润滑剂”。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水雄建议,对于基建、维修、设备采购等有较长周期的经费,逐步推进3年预算滚动支持等举措,实现年度经费之间的合理调配。

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根除年底“突击花钱”的关键在于优化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和公开制度,提高经费开支的透明度,把阶段性“突击考核”变成为日常“晒账本”,让政府花钱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来源:《半月谈》2021年第2期

半月谈记者:杨思琪 李伟 梁晓飞 熊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