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零容忍”制度 让欺凌远离校园 保持安全距离常被忽视 “一米线”被多地写入地方立法 被判死刑却“死而复生”再作恶 孙小果的背后都有谁? 年长者的“回忆杀” 多城市“老”地方掀起旅游怀旧风 他们亮出乡村振兴“最美通行证” 2月天象:两颗红星把月“拱”,元宵月儿十六“圆” “80后”客家女开擂茶馆:一缕乡愁一缕情 这里的滩羊住“公寓” 石嘴山市代表团:贯彻新发展理念 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宁夏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 情暖寒冬!宁夏妇联喊您把爱“打包”带回家! 张继勋: 就业大门应向“4050”人员敞得更开些 父子兵守护大麦地岩画 中卫市代表团:突出重点抓落实 迈好“十四五”开局第一步 闽宁镇百姓的“理财经” 青铜峡市峡口镇村民家门口做产业工人 给人才最好的时代舞台 “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银川调解室首案成功调解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 人民网评:既不“层层加码”,又要面面俱到 “每个宁夏人心中,都有一个美丽新宁夏” 国家出手“挤水分” “团购”药品成常态 干货满满!“十四五”民生“大礼包”即将派送! 专访“华龙一号”总设计师:核工业是一个沉甸甸的行业 黑龙江新增9例本土确诊病例和4例无症状感染者 新房与沙盘不一致售房存瑕疵需赔偿 今起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 东北降雪增多局地有大雪 北京首支援冀医疗队“回家” 春节起北京0℃以下 进口冷链食品全追溯 上海新增7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治愈出院3例 低成本也能运营大剧院 中消协强烈谴责“跑路前促销” 风雪边关 西藏林芝边防官兵踏雪巡逻 2月将至,除了迎新春,你还需关注这些新变化! 四川勿角自然保护区多次拍摄到野生大熊猫画面 “冰丝带”计时记分机房结构搭建完成 云南边检总站2020年缴毒逾11吨 查获非法出入境人员9.6万人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现检察作为 批捕涉嫌非法采矿等犯罪16人 刚柔并济“冰丝带” 运行团队紧磨合 绘民情地图 送暖心服务 躲抓拍、无手续……这些“套牌车”都栽了!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92例 其中本土病例73例 山西“硬核黑科技”守护一线防疫人员 5G套餐起步百余元最高999 差在哪儿 北京843个公交站名下周六起调整 滞留石家庄小两口做义工“只是做了能做的事” “铁路妈妈”和“列车宝宝”延续13载的母女情 综合消息:中国内地高风险地区增至11个 多地从山东涉疫奶枣中检出阳性 今冬蔬菜日均产量同比增两成 今日北京以晴为主最高温4℃ 下周初风大天寒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建立“零容忍”制度 让欺凌远离校园

2021-01-31 11:03:59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建立“零容忍”制度,让欺凌远离校园

最近有两则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新闻:一是安徽一名13岁女生在厕所内被两名女生掌掴64次后晕厥,相关视频在网络热传,涉事学校校长被免职、责任教师被停课;二是教育部日前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对所有中小学校和在校学生开展全面排查。

虽然“耳光事件”已得到处理,但校园欺凌事件不能总是事后解决。近几年,类似的校园欺凌事件已非个案,需要学校、教师、教育部门、家长深刻反思。此次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向全社会传递了清晰信号,希望能有效减少校园欺凌行为。

校园是书香之园,也是法治之地。发生校园欺凌事件之后,不仅要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还要反思为何没能防患于未然,为何没能给学生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校园环境。那些耳光,打在被欺凌的学生身上,也打在不作为、不会作为的教育工作者身上。其他各类学校都应当引以为戒、警钟长鸣,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在自己这里。

尽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当学生出现一些不当行为时,对学生负有引导之责的老师和学校,都应当积极作为,把校园欺凌事件消除在萌芽阶段。

只有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零容忍”的制度,真正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预警能力,才能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让校园欺凌行为没有土壤。

明确不可为的红线,也十分必要。教育部近日在官网就有关校园欺凌的提案答复称,将推动从法律层面建立校园欺凌防控机制,学生欺凌防治相关内容已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之中。

法律法规在不断进步,教育工作者和管理机构也应当向学生普及、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有潜在施暴倾向的人了解施暴的后果、让被欺凌者知道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校园欺凌行为的引发因素有很多,教育工作者、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应当主动作为。比如,要加强家校联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行为变化,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保护;比如,要构建更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不愿向家长吐露心声时,有可以倾诉的途径和寻求帮助的渠道;比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化解。

本该温馨的校园,不应成为欺凌者的温床和被欺凌者的噩梦。成才先成人,不管是家长、学校还是教育部门,都应当回归教育本源,以培养健全人格、终身学习能力、求知创新的朝气等为目标,而非仅仅以分数为导向,以不出问题为准绳。

我们期待校园阳光普照、师生和谐、教学相长,成为每一个学生美好的青春记忆。(本报评论员周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