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街巷里 昆曲声声慢 助学路再长,长不过她37码半的脚 不要温度要风度 冬季“露脚踝”健康隐患多 河北邢台现平流雾景观 都市圈、夜经济、高端芯片 多地“十四五”建议出炉 店主发了个朋友圈,没想到顾客坐不住了 江西赣州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治理 青海格尔木警方放归三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张桂梅:大山女孩的“校长妈妈” 老人跟团游猝死 山西法院判定死者负主要责任 前十一月山西发生较大煤矿事故4起致15人死亡 动用直升机、修了一整年,这3.8公里是条什么路? 误入山寨炒股软件被骗20多万 女子假称加筹“骗”回6万 老黄的大湾区“精酿”人生 深圳市外国人就业居留事务服务中心启用 这伙90后专骗00后:“送装备”骗得数千中小学生微信号 沙滩影院涛声依旧,一份来自三亚的“浪”漫礼物,请查收! 这不是演唱会!深夜,全校师生为他们打开闪光灯 西藏燃灯日:游客畅享冬游雪域独特魅力 刘德华上热搜背后,观众苦明星“假敬业”久矣! 多部门联合发文:各地要落实“健康码”全国互认、一码通行 欧罗巴联赛:布拉加、本菲卡晋级32强 广西崇左400余万亩糖料蔗有序开榨 机械化助力成本下降 山西公布4起拖欠劳动报酬案件 3起构成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外国食品频繁检出新冠病毒,我们还能放心地吃肉吗? 寻找乡愁 一条太行挂壁公路带火传统古村落游 成都已完成核酸检测采样110余万人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04人 跨省邮毒 黑龙江省民警物流站内“堵”住毒品 北京:研考生须提供考前7日内核酸报告 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3.4万门 学习人数达5.4亿人次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一位美籍外教眼中的西部教育之变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劫后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师有段暖心情谊 11.5万名志愿者服务近100万小时 吃饭也要注意“男女有别” 爱心助贫让寒冬成“暖冬” 湖北黄州区24户居民违规网上采购进口冷链食品被处罚 甘肃放宽各类门槛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 每天闻60缸酸笋年入50万 “闻臭师”守护螺蛳粉灵魂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劫后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师有段暖心情谊 自制望远镜仰望星空 民间“追星人”欲建观测基地 “撸铁”多了头发少了?该如何拯救我们的头发? 安徽合肥探索“共享教师”破解师资不足难题 云南新增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各1例 均为境外输入 山西运城对14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者最高给予1万元奖励 新潮女孩的B面:助学路再长,长不过她37码半的脚 想靠吃代餐粉瘦身?记者调查:你买的可能就是杂粮粉 “杀猪盘”诈骗过千万 75名被告人广州获刑 “菜单服务”贴心称心 无人唠嗑难解烦忧 10个月来新高!11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升至87.1 银川市集体约谈19家广告从业单位负责人
你当前位置:首页 >县区新闻 >

田园街巷里 昆曲声声慢

2020-12-11 16:37:4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俞玖林工作室《牡丹亭》实景演出剧照。朱一韵 摄

核心阅读

剧场舞台上、田园乡村中、街巷茶社内,昆山人的生活,处处曲声,浓浓戏韵。在古老昆曲艺术的滋养下,昆山的昆剧院团得到发展、观众群体日益年轻化、政策规划逐渐完善。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愈发“入戏”,昆山人的生活也更加“有戏”。

江苏昆山,“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

这座城市,处处有戏:在灯光璀璨的剧院里,在粉墙黛瓦的昆曲小镇上,在风景如画的田园乡村中……古老的戏曲艺术如何滋养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

看戏与学戏,融入人们生活日常

文辞美、声腔美、身段美、服饰美、水袖舞蹈美……说起昆曲之美,昆山玉山镇58岁的唐美珍如数家珍。她是一名昆曲戏迷,2012年加入群众性文艺团队昆玉堂,此后,看昆曲、学昆曲、传播昆曲成了她的习惯。

对于很多昆山人来说,一天的生活常常从唱晨曲、听晨曲开始,唐美珍也不例外。早上7点不到,她就骑着电瓶车来到了亭林公园。小亭子里,曲友们有的拉二胡,有的吹笛子,唐美珍唱起昆曲段落,一段段婉转清丽的戏曲,吸引了不少晨练市民驻足。

上午10点,唐美珍来到了锦溪古镇,与曲友拍摄一组昆曲艺术照。唐美珍换上粉戏装、戴上头饰,在燕月楼上轻摇折扇,在古老石桥下水袖飞舞……不到1小时,一组优雅的“杜丽娘”照片出炉。

随后,唐美珍赶往昆山市巴城镇的昆曲小镇。下午,一场上海昆剧团的昆曲讲座在小镇的俞玖林工作室举行。昆曲小镇几乎每周都会开展讲座、演出、培训等传播昆曲的惠民活动,唐美珍是这里的常客。

城市的夜生活,自然也少不了昆曲。通常,唐美珍会搭上曲友的便车来到周庄古镇。晚上7点半,古戏台上,一场精彩的昆曲演出刚刚开始。“我离不开昆曲,只要周边有演出,我都会去看。”唐美珍说,身边的戏迷越来越多。

传承与弘扬,古老艺术“活色生香”

在昆山当代昆剧院,由剧院青年团队发起、创作的首个原创昆曲作品《描朱记》正在上演。这部由90后演员演绎的原创大戏,博得了阵阵掌声。

台上,演员一唱三叹,声声萦耳;台下,14岁的昆曲学员孙仁杰和着唱词默默念白。“再过4年,我就要从戏校毕业了,现在昆曲发展得这么好,我对未来充满期待。”孙仁杰说。

2015年,昆山当代昆剧院成立,如今已是发展昆曲的中坚力量。“我们每年都会开展100场走进学校、机关单位、社区和企业的活动,昆曲演员走下舞台,走出剧院,走到市民身边。”昆山当代昆剧院党支部书记瞿琪霞说。

民间昆剧团也正在快速成长。昆山百花剧团创始人许正龙回忆,2011年剧团成立,由于知名度不高,第一年就亏损了19万元。近年来,随着昆曲市场变大,百花剧团扭亏为盈,剧团人员的月均收入达到8000元,“喜爱昆曲的观众越来越多了,每年要到各地演出上百场。”

过去,昆曲爱好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如今,喜欢昆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1987年,昆山玉山镇第一中心小学成立了首家“小昆班”,30多年来已开到昆山各区镇,培训了5000多名昆曲学员。今年13岁的陈凌峰就曾是“小昆班”成员,小学毕业后进入戏曲学校。他的父亲说:“在儿子的影响下,我们全家对昆曲产生了浓厚兴趣,每次有演出都会去看。”

近年来,昆山举办了高雅艺术回故乡、良辰雅集、周五有戏会等活动,并利用昆玉堂、杨守松工作室、俞玖林工作室等平台,长期进行昆曲艺术表演和展示活动,在保护、传承、弘扬昆曲艺术上不懈努力。

要让古老的昆曲艺术“活色生香”,硬件投入上得下足功夫。近年来,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昆山大戏院、昆山当代昆剧院等一批高规格剧院建成;在周庄、锦溪、巴城等区镇,各种古戏台和文化中心剧场先后设立……“昆曲之城”正在诞生。

百戏与昆曲,盛典带来发展机遇

不久前在昆山落幕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已连续举办3届。每逢盛典,全国各地的戏曲人相聚昆山。

连续3年来看百戏盛典的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陈鹏,明显感受到昆山的文化氛围越来越好,城市的“戏味”越来越浓。

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冯惠清介绍,昆山相继出台《文化体育惠民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昆山市昆曲发展规划(2018—2022)》,推进昆曲艺术与城乡经济、江南文脉、特色旅游、城市风貌协调发展,推动昆山建设成为“昆曲之城”。此外,昆山共安排各类昆曲扶持资金1.77亿元,支持昆曲剧目创作,培养引进昆曲人才,扶持昆曲社团、工作室等。

百戏(昆山)盛典的推动,不仅让昆曲迎来了新机遇,也让昆山人的生活更“有戏”。

11月6日,一场陕西折子戏专场在张浦镇金华村田园乡村大讲堂举行,这是百戏盛典演出首次来到乡村。“演出非常精彩,没想到村里能有这样的大舞台。”今年75岁的金华村村民王冬泉说。

据介绍,昆山已投资500万元,修建30个乡村戏曲舞台,让高雅艺术走进田间地头。“不仅要‘送戏下乡’,还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学戏、唱戏的舞台。”冯惠清说。

如今的昆山,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剧场舞台还是街巷茶社,处处曲声,浓浓戏韵,戏曲艺术正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记者王伟健)

《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13 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