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一种致命小虫进入活跃期 数字赋能严防公车“跑偏” 志愿填报要做的功课不少 智能辅助工具可否用? “种田神器”获国家专利 他是农机改造“达人”胡景明 用“红码”阻截维权者是一次危险的越线 这里的好空气为何1吨能“卖”50元? 沪浙签署深化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框架协议 新冠病毒或有损胎儿大脑发育 孕妇接种疫苗有效降低风险 网购平台“客服”来电要当心 广西南宁宣判两起毒品犯罪案件 两人制毒被执行死刑 推动实现“普及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华南江南等地仍有强降水过程 华北黄淮等地将出现持续性高温 家庭教育令,如何护航孩子成长之路 南方降雨、北方对流 这天气究竟怎么了 广东退役军人“转身”就业创业 续写担当有为本色 拐走俩孩子14年被建议量刑5年?律师解读拐骗和拐卖区别 包装精美、赠品多成普遍现象 外卖过度包装如何解 夫妻离婚共同运营的自媒体账号权属惹纠纷 高校毕业生求职进入冲刺关键期 各地高校积极出招 流量竞争催生“洗稿”写作助手 3秒变自媒体“原创” 许祖彦:孜孜“追光”六十年 10万人口流失之地,如何有了回归“逆流” 北京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4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 让月饼回归传统食品属性 北京开展社会面疫情风险大排查 河北新增北京酒吧疫情关联感染者 为何这所特殊学校就业率这么高 为何越来越多的高校 开始设置微专业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例 北京丰台区新增确诊病例6例 轨迹公布 留学期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学童“打卡”忙 专家:应避免过多过细流于形式 窑洞前做饭成网红,“陕北霞姐”不忘初心 今天北京雨水将继续“营业”局地有风雹 明起闷热感逐渐增强 “高科技+大数据”双引擎赋能智慧禁毒 空间“天气预报”,危险早知道 北京通州区通报两培训机构开展违规学科培训 蝉联乳业榜首!伊利稳居“BrandZ全球食品饮料品牌五强” 【党代表回基层】陈晓波: 全力保灌润民心 冰淇淋+火锅,伊利再造新消费场景 最大超300毫米!明起江西又迎一轮强降雨 以办低保为名骗取老年人钱财 两人被判刑 安徽黄山花甲老人深山开民宿:坐看云起时 北京新增7例本土感染者 酒吧聚集性疫情累计报告327例感染者 江西累计劝返滞留缅北涉诈高危人员11544人 铁路部门组织水害抢险确保赣闽两省旅客出行 兰州小学将眼健康科普搬进课堂:常态呵护孩童“心灵的窗户” 兰州夏日黄河现“青”颜:居民感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云南龙陵首次观测到近危物种红腹角雉 北京朝阳排查管控南京大牌档一店风险人员 已判定密接613人 北京朝阳新增3名本土感染者 全区新增13个封控区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当心!一种致命小虫进入活跃期

2022-06-16 09:07:15来源:科技日报

男子露营时蜱虫钻入体内当心!一种致命小虫进入活跃期

【给您提个醒】

◎本报记者 代小佩

近日,有报道称,江苏张先生与家人露营时被蜱虫咬伤左腿,一半虫身钻入其体内。医生提醒,被蜱虫叮咬可能导致森林脑炎、莱姆病等。此前已有患者被蜱虫叮咬后致死的报道。

蜱虫叮咬全年均可发生,每年4月至9月是蜱虫活跃期。而这个时期,人们户外活动增多。尤其是喜欢去草丛、树林玩耍的孩子,一不小心就容易被蜱虫“盯上”。

那么,到底什么是蜱虫?被蜱虫叮咬后应该怎么处理?对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以吸血为生的节肢动物

蜱虫是一种危险的吸血节肢动物,它也被称为草爬子、狗豆子、壁虱,分为硬蜱和软蜱。资料显示,蜱虫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和草地之中,也常寄生在一些动物身上,以吸血为生。

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医师汪洋表示,蜱虫尤其喜欢叮咬人体皮肤较薄又容易被忽视的部位,如头皮、耳后、腋下、腹股沟、脚踝下方、脚趾间等部位。

蜱虫口器复杂,长着一些“倒刺”,可埋在人体皮肤中吸血,难以直接取下,吸血时间可以长达数天。汪洋表示,不吸血时,蜱虫个头如芝麻粒大小,附着在人体或动物皮肤表面,宛如一个“小黑痣”,吸血后蜱虫体积可以增大数十倍甚至百倍。

在吸血过程中,蜱虫的唾液还会分泌神经毒素,导致人体的运动性纤维传导出现障碍,会引发呼吸衰竭,甚至可致人死亡。

据《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蜱虫吸食血液,对人畜造成很大危害,不仅会造成宿主血液损失,而且可引起宿主皮肤过敏反应,刺伤处往往会形成溃疡。更为严重的是,蜱虫可以传播人畜共患的疾病。在虫媒传染病中,蜱虫传播的病原体种类最多,仅我国目前就发现了巴贝虫病、森林脑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北亚蜱媒斑点热、Q热、土拉弗氏菌病、莱姆病、蜱传回归热、人埃立克体病等多种蜱传疾病。

据悉,被蜱虫叮咬后,人最短可在2至3天后发病,通常在1至2周后发病,也有的约在1个月后发病。被蜱虫叮咬后常见症状为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畏寒等,病变常累及的部位为肺、淋巴结、肝脏、皮肤、中枢神经系统,重症患者可能会有神志异常等表现。

被叮咬后不能强行将其拔出

专家提醒,被蜱虫叮咬后,不可生拉硬拽强行将其拔出,因为蜱虫的头有“倒刺”,强行取出会让蜱虫的头留在身体内。也不能挤压、碾压或刺穿蜱虫身体,不能将其捏碎或拍死,一旦蜱虫的头断在身体里,毒液堆积在伤口内,人就可能会中毒。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李坚建议,被蜱虫咬后应及时去医院进行处理,医生会用乙醚或煤油涂在蜱虫的头部,然后用镊子将蜱虫去掉,再对局部进行消毒。如果患者出现中毒症状,需要遵医嘱进行治疗。

为预防被蜱虫叮咬,专家建议,应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果需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长袖衣服、长裤,不要穿凉鞋。注意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尽量减少裸露部位。除此之外,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身上有无蜱虫,尽量选择表面光滑的针织衣物,这样蜱虫不易粘附。

汪洋提醒道,为防止被蚊虫叮咬,有人会在暴露的皮肤上使用含避蚊胺(DEET)的驱虫喷雾剂,但需要注意的是,2个月以下的新生儿不应使用任何驱蚊虫剂,可使用蚊帐进行物理遮挡。

专家表示,从郊外草地、森林等地回来后,要注意检查衣服和身体各部位,尤其是腋窝、腹股沟、头皮、耳后等部位,以确保没有蜱虫附着,还要注意检查器材及宠物等,如果发现蜱虫要立即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