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ETC上高速52次 男子以盗窃罪被判刑 电锯割断肌腱和神经 上海专家使出“绣花”功夫成功显微缝合 广州青年志愿者护航高考 为考生提供心理、交通等方面帮助 四川年龄最大考生:今年61岁,国企中层退休 成都新津宝墩古城遗址发现疑似4500年前的水稻田 高考试卷押运全程GPS实时监控 广州南沙一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封闭式管理 物资供应稳定 广州卫健委公布近期新冠病毒感染者涉及的重点场所或小区 两次手术一周留观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毛冠鹿获救治 听,“歪研会”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战疫青年突击队”携手筑牢城市防疫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 高考发烧三天 头晕眼花还是把题答完 一些电影院推“黄金位置”售价高10至20元 你接受吗? 四川云南局地有大到暴雨 华北东北地区等地有强对流天气 防雨!北京西部北部今日或有雷雨 外出雨具随身注意安全 野生动物要“进城”,我们怎么办?如何共存? 暖心送考,一个都不能少 “公播音乐”版权意识低维权成本高 专家建议完善法律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 70年前,奔走两天去“赶考” 境外生产伪装国内商品 南宁海关查获涉嫌走私即食鸡爪逾37吨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 上大学时仅14岁,在青藏高原坚守一辈子 广州开放新冠疫苗第二剂接种预约 地点需与第一剂相同 他们走红的背后,有这些高考之问 玻尿酸美瞳让眼睛更水润?医生:商家的宣传噱头 山东枣矿集团新安煤矿“5·26”冒顶事故搜救结束 四川凉山支教老师离开,学生追着惜别 背后的故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 高考前三天我才接到通知上考场 “司机给医护免单”彰显共同体意识 扫码点餐莫成“单选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 人民助学金助我踏上医学之路 广东青年筑“青春防线”共抗疫 长江流域19省(区、市)均完成 “十三五”水环境质量约束性指标 河南超14个月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投近亿元保证免疫接种需求 “学生们含泪追车送别”视频感动网友 支教老师讲述背后的故事 办实事动真格 快递小哥的出行难题解了 国际排联公布新世界排名 中国女排继续下跌至第三 在延安红街来一次“舌尖上的美食盛宴” 古籍修复师 古籍里是美,是学问 “第五届老子文化论坛”将于6月10日在灵宝开幕 端午节六成游客选择省内游 酒店式度假受到追捧 路遥:用文学给予奋斗者精神力量 陈超君:读有意思的书,做有意思的人 青海高考日见闻:“红黄蓝白”为考生护航 医生王晓红:去年参加湖北抗疫 今日投身羊城防疫 秦巴山区“小推车”推出幸福好生活 高考首日 内蒙古公安化身全能战士为考生爱心护考 河南持续高温下的“抢粮”与“抢凉” 高考考生途中遇事故 江苏南通铁骑12分钟紧急护送 云南漾濞高三学子在抗震板房中迎来高考 中国民企“多样性”参与生态环境公益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蹭ETC上高速52次 男子以盗窃罪被判刑

2021-06-08 09:07:20来源:北京青年报

蹭ETC上高速52次 男子以盗窃罪被判刑

为了节省开支,利用ETC系统的漏洞,逃避缴纳每天上下班的高速过路费,如东一男子使出“蹭”车过ETC的伎俩,自以为不会被发现,却在多次侥幸逃费之后等到了法律的惩罚。据江苏如东法院消息,近日,经如东县人民法院审理判决,被告人季某以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

“当时认为是收费有漏洞才逃费”,家住如东,工作在上海的季某在接受调查时称,当时听朋友介绍,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存在漏洞,只要出站时跟在安装了ETC车辆的后面就能不交费顺利出站。2020年4月8日,他驾车从上海到如东,走启扬高速,按朋友介绍的步骤在出站的时候紧跟着前面一辆准备从ETC站口出站的小车后面,果然成功逃避了交费。这一“漏洞”被季某发现后,他屡试不爽,遂频频在该路段进行逃费。可不想, 最终自己的逃费行为还是被查了出来。

2020年12月2日,季某驾车经过如东收费站时,再次试图采用跟车过ETC的方式下高速,被高速交警当场查获。经查,季某逃缴高速过路费共计52次,合计人民币4000余元。

近日,经如东县人民法院审理判决,被告人季某以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法官表示,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指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入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账户上扣除相应资金,是目前正在大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目的是方便群众,提高通行效率。根据交通运输部门高速公路管理相关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只有上站信息而无下站信息的,小型车辆将会被列入“灰名单”,货车将会被列入“黑名单”,严重的还会涉嫌刑事犯罪。

本案中的季某多次利用ETC收费杆落下比较缓慢的空当,尾随前车快速闯行,在他人未发现的情况下,采取秘密的方式将本应属于收费方的财产性利益占为己有,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数额较大,符合《刑法》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文/本报记者 李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