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日渐“高考化”,如何避免过度“内卷”? 陕西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完成多项在轨实验 发现了什么?有何意义? 福建新增110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6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浙江平湖市新增1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轨迹公布 广东东莞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和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沈阳将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 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活动 快来买买买,解花农燃眉急! 宁夏华电永利2×66万千瓦煤电项目复建 3000辆新型共享单车亮相银川 宁夏开展“树廉洁家风·创最美家庭”家庭助廉活动 让槽点变成服务群众的原点 宁夏医保智能监控系统上线运行 宁夏开展两项公共资源交易专项治理 优化营商环境 银川春潮涌动 离休党员葛世忠的3.1万元特殊党费 文明旅游已成亮丽风景线 全区葡萄酒产业工作会议召开 利通区党建引领画出基层治理“同心圆”盐池县融合创新打造产业人才“双链条” 宁报论坛丨“天时地利”都有了,关键是“人和” 银川发布2021年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结果 宁夏以太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天时地利”都有了,关键是“人和” 宁夏企业国有产权治理确保交易更加阳光化 银川专项排查医疗废物废水收集处置情况 宁夏启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活动 银川进入“看天供热”模式 宁夏进一步规范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行为 做好福建省北京市中风险地区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防范应对 设定限排区域 推进监测溯源!宁夏多措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曾秀平:一个在银川做社工的海南姑娘 高考志愿填报说明会让考生家长们心里更有底! 一入宁货车司机瞒报行程将被依法处理 “市场之手”增活力 “政策之手”稳动力 安徽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例 广西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例 三峡南线船闸、葛洲坝三号船闸完成检修恢复通航 看得见摸不着 数字藏品“入侵”现实世界 “刹车门”求解,新能源汽车行车数据属于谁? 超千只银行理财产品“破净” 投资者你慌了吗? 广西梧州发布东航乘客家属来梧疫情防控相关事项 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起步区北区建成投运 东航坠机事故未发现幸存者 尽快搜寻黑匣子 日呼200多居民 流调电话误当诈骗 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 将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 清华团队首次实现亚1纳米栅长晶体管 新能源车市场“黄牛”出没背后 这个公园里,健完身还有“运动处方” 没有生来无畏 只有“疫”不容辞 论文代写灰色产业链:不少学生被“坑”却不敢声张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考研日渐“高考化”,如何避免过度“内卷”?

2022-03-23 11:03:48来源:中国青年报

前段时间,2022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陆续公布,舆论惊呼分数普涨,考研越来越“内卷”。而在其中,我们更应重视的是考研日益“高考化”的趋势。

据教育部公布的消息,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比上年增加了80万,增幅达21%。这一报考规模为何惊人?要知道,200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仅为79.7万,还不及今年较去年的报考增长人数。

为什么会出现持续高涨的考研热?这主要是由招聘门槛水涨船高导致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是学历的相对贬值。当下,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成为入职的起步门槛。

可以说,当下的考研,已经成为社会竞争与筛选的前置条件。此前,承担这种职能的是高考,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后,这种前置筛选的压力,逐渐转移到考研上。

如此一来,考研便成为很多大学生的核心目标,考研本身也愈加应试化。当下,不仅考研培训机构比比皆是,在一些“双非”高校,大学生活也变成了“高四”,很多人从入学起就集中精力准备研究生考试,真正的大学专业学习反而不受重视。在一些考研大省,很多备考的同学,其刻苦程度丝毫不亚于“超级中学”里那些勤奋的中学生。每日挑灯夜战、排队抢占图书馆的安静书桌成为很多同学的日常。与此同时,不少高校也在创造各种条件支持这些早早立志考研的学生,因为读研率、保研率可以成为高校在招生竞争中的宣传亮点。

如今,“优秀=读研究生”的观念越来越有市场,考研越来越“热”,也日渐成为事实上的“二次高考”。然而,研究生毕竟不是普通的高等教育,而是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现实中,太多学生与家长把研究生当成更高层次的大学来读。一时间,适合的、不适合的学生纷纷涌入。

2020年,在北京某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复试现场,面试老师和一名考生的对话值得反思。在导师的连续追问下,一名笔试优异的考生答不上来,只能说:老师,您能不能问我选择题?我擅长做选择题。复试导师无奈地说:同学,研究生没有选择题,都是探索题。

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认为,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过长时间、过多优秀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反复刷题准备考研,不仅造成了本科阶段知识体系的不完整和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缺失,影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也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潜在风险,甚至造成新的厌学状况以及进一步研究与创新的好奇心和兴趣缺失。

研究生高考化,是由复杂的社会原因造成的,仅靠教育部门无法解决,改变唯学历的用人标准是根本。但加强招生考试的改革,遏制过度应试化趋势,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却是当下亟需加强的。

研究生招生制度与高考不同,一直是“笔试+复试”的选拔形式。其中,笔试重在考察基本知识储备,复试则是对学术、科研等综合能力的考察。但在“二次高考”等错误认知的影响下,研究生招生考试也越来越高考化,笔试成绩被默认为“核心成绩”,甚至是唯一的标尺。这一观念,在加重考研应试化的同时,也导致研究生招生中复试权重的扩大举步维艰。

对此,很多人也积极建言献策。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研究生招生应该效仿其他国家,推出自己的大学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申请审核制”,曾勇委员则提出应该扩大“推免”比例。笔者认为,考虑到国情文化不同,在目前的情况下,推广扩大推免制可能是一个更容易实施、切合实际的办法。

多年前推出的“推免”制度,是我国招生制度改革的一次积极尝试。推荐免试研究生是指不用参加研究生笔试而直接参加复试的一种招生形式。它以大学生三年在校成绩为基础,综合多方面表现进行“推免”。

这一制度下的研究生招生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也赢得了广大高校与导师的普遍欢迎。很多研究生导师告诉笔者,推免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更高,也更适合进行学术和科研领域的深造。

但遗憾的是,因为存在推免生占比过高影响公平公正等争议,这一更为科学的招生改革近年来未能继续扩大。

其实,推免制度在实现综合评价、科学选拔的同时,也有公平公正的保障。推免生资格的获得主要是按学生大学三年在校成绩确认,然后是在班级和学校进行公示,即要接受利益攸关方——同学之间的监督。这种监督其实比泛化的网络公示更有意义,也有力地保障了推免制度的公平性。

当然,对于推免制度,一些学生也会存有疑虑。比如,对很多普通高校学生来说,存在无法获得推免名额,或名额过少的问题。对此,完全可以考虑扩大推免学校与比例来解决。当然,原来的全国统考渠道可以继续保持在一定比例(比如不低于50%),逐步通过招生考试改革,让平时表现优异、真正适合深造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总之,考研越来越“内卷”的背后,是社会竞争前置导致考研日渐“高考化”的趋势。相关招生制度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一趋势,根本的解决,还需要回到社会竞争与评价层面。

(作者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陈志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