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人班组斩获12个冠军:“技能学霸”是怎样练成的?——走近沈飞“冠军班”的青年工匠 陕西柞水金米村:小小木耳铺就致富路 这群理发师的爱心义剪,让真情传递|上海战疫·凡人微光 清零的曙光,不是“解防”的信号 劳动最光荣 奋斗最幸福 | 范彪:争夺0.01毫米的“90后”技工 现场救援 争分夺秒 银川2300多名党员 干部下沉抗疫一线 彭阳抢时间多种一茬粮 银川悦海新天地社区:“1+4+N”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惠农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95后”成了顶梁柱 王再望:匠心在表盘上拨动 曹有龙:让宁夏“红果”变“金果” 国网中卫市海兴公司:开展紧急带电消缺 兜底保障民生用电 (上海战疫录)上海医生云端义诊:“抗疫”专家脱下“大白”为民众看诊 上海:在全市开展环境清洁消杀专项行动 上海疫情期间配送仓有多忙?分拣员在仓内日行四五万步 江西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广西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 均在防城港市 辽宁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调整 诉讼将更便利 (上海战疫录)上海抗疫医护:多一份努力、关心就多一份希望 青海引大济湟工程启动鱼类增殖放流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46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895例 致敬平凡!致敬不凡! 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31例 北京大兴新增2例确诊病例 风险点位涉及小学和幼儿园 三问“北京健康宝”被弹窗怎么办? 长沙一自建房倒塌 评论:严惩安评造假,筑牢房屋安全底线 “就近就便,快多了” 湖北恩施:一颗土豆的无尽生机 哈尔滨市公布新增5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 关舱!留下温暖和微笑 90后村干部从事昆虫多样性调查 “玩虫子”带火家乡 小长假中的网约车司机:我们不打烊 用心守护出行路 冷空气挟强降雨袭粤 多地迎“最冷”“五一” (上海战疫录)上海公安开展“黑骑手”专项整治行动 已查获591人 长沙自建房倒塌事故救援:被困大学生给救援人员加油 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7名被困者获救 发现新生命体征 上海春耕春播春管顺利推进 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复产率超90% 美景“云观赏” 在直播里看美丽中国 北京海淀新增3病例 全力保障临时管控区物资供应 严查涉疫价格违法行为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曝光部分典型案例 北京房山“两店一宴”重点点位连续两日无新增风险人员 记者第一次卖菜“意外”多多 (上海战疫录)上海115家方舱医院涉疫垃圾实现应收尽收 守“沪”日志:疫情形势稳中向好 部分商店快递恢复经营 “就地静止”之下 这些南航人的逆行与坚守 在营地里找寻另一个自己 “露营”成户外运动热词 江苏扬州尽锐出战 以最快速度阻断病毒传播渠道 违反闭环管理规定、刻意隐瞒行程 江西3人被立案调查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9人班组斩获12个冠军:“技能学霸”是怎样练成的?——走近沈飞“冠军班”的青年工匠

2022-05-02 13:04:00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5月2日电 青春18岁,你是和大多数学子一样进考场、上大学,成为职场精英?还是选择读技校、进工厂,在基层磨砺中练就一身本领?

在航空工业沈飞(简称沈飞),有这样一个年轻的钳工班组,9人中有3人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和金奖,4人获得省、市级技能冠军,共计斩获市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冠军12个;他们创造0.00068毫米的加工公差,引领我国国产航空器零部件加工的极限精度。

他们用汗水和坚韧,让班组成为远近闻名的“冠军班”,也为这道“青春选择题”写下不一样的“注解”。

青春的“选择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18岁,我相信当工人同样大有可为。”这是徐兴盛2012年技校毕业时心怀的理想。

1994年出生的徐兴盛文化课一般,但从小动手能力就强,读沈飞技校以后成绩越来越好。给他这份自信的是他后来的班长兼“师父”方文墨,这位从技校生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大哥哥,当时已经是徐兴盛的榜样。

“方文墨是沈飞技校的常客,经常是我们到校时他已经‘练活’练了一身汗,我们放学时他又来了。”徐兴盛说,这让他相信进入沈飞,跟对一位师傅,“当钳工也能干出一番名堂!”

就在徐兴盛“跟对师傅”的梦想成真之际,比他大10岁的方文墨已经苦练了9年。航空制造材料复杂、部件太多,对精度要求极高。方文墨9年磨一剑,在有着“中国歼击机摇篮”之称的沈飞创造了赫赫有名的0.00068毫米加工公差。“文墨精度”名震业内后,方文墨受命组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班组——“方文墨班”。

航空人常说,“空中没有停车场,试飞没有后悔药”,飞机安全飞行,连一个铆钉都不能出问题。在方文墨的带领下,0.00068毫米不再是方文墨一个人的“专利”,而成为每位徒弟的“必备”。高超技艺不仅让整个班组保质高效完成分内任务,还让每名成员成为技术“大拿”。

1994年出生的杨国心,脸上还略带“婴儿肥”,但已经是沈飞二级技能专家、高级技师;1991年出生的耿伟华,已享受辽宁省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令身边人刮目相看……

1992年出生的董飞3年前加入“方文墨班”,从镦制工改当钳工。眼看着工友们个个身怀“绝技”,他练起活来格外刻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说,每一个不言放弃的选择都有精彩结果。

青春的“练习册”:“自古华山一条路”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方文墨班”硕果累累的背后,是无数个流汗的日夜。

每天凌晨4点多就到单位,机械性地重复练习锉制加工技术;学徒时,别人做到加工公差达标即可,他却自我加压,永远将公差缩减到标准的一半;常常练得双手水泡上面摞着血泡,拿针挑破后接着练……方文墨当年一个人苦练技能的场景,如今是班组成员的群体写照。

耿伟华说,自己进厂时就听说了方师傅的履历,希望成为他的徒弟。但没想到跟方文墨学徒“太苦了”。公司每天早8点上班,方文墨要求6点到厂,先跑步,然后练锉制基本功,下班后还要继续练。

“一开始是师父逼着练,后来自己开始较劲,师父30分钟能解决的问题,我为什么要用三天,想成功没有捷径,自古华山一条路。”他说。2018年,耿伟华参加第十四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装配钳工工种的第一名。

徐兴盛、杨国心也拒绝工友们“下班喝酒、聚会”的诱惑,甘坐“冷板凳”,一练就是半宿。由于长年累月练习,沈飞标准件厂二楼的练功室内,一方方操作台下的木质地板磨损严重,与周围地板形成鲜明对比,一大块不锈钢工作台上,留下了多处汗渍。杨国心笑着说,这都是大伙练功留下的“标签”。

“方文墨班”的钻研精神感召着年轻人。2012年11月,沈飞成立“方文墨劳模创新工作室”,不少其他分厂职工纷纷赶来学艺。“工作室一度天天爆满,”方文墨说,尽管不少人因为练功太累太苦、枯燥乏味而离开,但坚持下来的必有所获。

1990年出生的华成祥是父母亲朋眼中典型的“笨小孩”,他学习刻苦,高中时每晚熬夜到半夜,但成绩并不理想。选择高职的他,却发现自己“打开了一扇窗”。进入“工作室”后,他在班组师兄弟和方文墨的帮助下仿佛“开挂”,成绩突飞猛进。

2019年10月,华成祥荣获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工具钳工项目冠军,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青春的“证明书”:“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方文墨班”的年轻人们做出不同的青春选择,也收获了不同的人生价值。他们用劳动和付出书写青春无悔,拿到一张张大写的“青春证明书”。

除了这个班组,“方文墨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有多人拿到全国和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截至目前,“方文墨班”和“方文墨劳模创新工作室”累计攻关课题150余项、协调工艺问题40余项,解决了一批困扰航空生产的手工高精度加工难题。

凭借精湛技艺,“方文墨班”成了全公司的“排障特种部队”。有一次,沈飞成品件厂来了二三十人,他们拿着两个装配不上的部件,就是搞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经班组诊断和锉制,杨国心和同事不到两个小时就把问题解决了。

方文墨介绍,虽然每个零件都严格按照精度生产,但组装上机后,有时也会出现“不合缝”的情况。“如果把所有零件都拆下来,一个一个排查、修正,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造成大量成本损耗。”他说,工友们凭着多年经验和手感,不用拆卸凭“盲锉”也能把零件打磨到位。

上升有通道,工作被需要,让这些年轻人的职业荣誉感、认同感越来越强。“我们在公司可以通过参加比赛逐步晋升技师职级,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职称上去了,工资也会上涨。”原先性格内向的华成祥变得开朗自信,这几年他买房买车、娶妻生子,偶尔回到农村老家,左邻右舍对这个“冠军”青年夸赞不迭……

“同样是机械性练习,在形成肌肉记忆过程中提升技艺,很多家长愿意送孩子去打篮球、练钢琴,但愿意进工厂、练技能的年轻人却不多。”方文墨说,成长道路上,愿更多年轻人认真面对自己的“青春选择题”:“毕竟,青春之翼,因磨砺而坚强;劳动之花,因汗水而灿烂;人生之路,因奋斗而宽广!”(采写记者:牛纪伟、王炳坤、汪伟、于也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