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年轻人的日记本里,都写了什么? 上海:15条惠民保企举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上海战疫录)上海对重点行业人员建立“白名单”制度 实施闭环管理 辽宁丹东第五中学校长等人不正确履职被立案审查 两岸青年相聚武汉话青春:扬帆筑梦正当时 静态管理下的上海韧劲儿 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9人获救 房主等9人被批捕 日常防疫口罩咋选 哪些场景要戴N95 这份指南请查收 政府搭台 新疆兵团助返乡青年自主创业实现梦想 北京通州新增3例感染者 风险点位公布 上海商超陆续恢复线下营业 陈云霁:科研是我的使命与方向 北京对菜蛋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违法行为立案处罚85件 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地区 6日起南方地区多降雨 浙江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0例 北京密云发现两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江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6例 因疫情防控需要 今起北京部分地铁车站采取出入口封闭措施 中老铁路国际货运总值突破50亿元 “铁路快通”助力跨境贸易 (上海战疫录)上海农业复产率逾93% 将创新蔬果产销对接方式 新华全媒+丨疫情下,他们在坚守 黄文焘:“摇晃”科研 助力大型舰船装上电力系统“中国心” 疫情中的盛大云婚礼:3000多人“吃席” 新人花费0元 (上海战疫录)上海探索“两步走”:安全处置、最大化利用方舱废弃物 塔身折断塔吊坠落致3死1伤 兰州西固区公布事故调查初步结果 江苏江阴新增阳性感染者20人 全市参照管控区管理 上海:出院(舱)人员“复阳”不影响所在楼栋、小区的“三区”划分 吉林“Z世代”谈战疫:轮到我们出场了 江西新增本土“2+46” 婺源实施临时静态管理 郑州官方:本波疫情存外溢风险 力争一周实现风险可控 广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 北方暖热升级多地气温创新高 明起冷空气再刷存在感 南昌采样送检超179万人均为阴性 实行“场所码”扫码管理 烟火气里的仪式感:“露营式”社交成年轻人新宠 “00后”实习护士战疫记:趁年轻多经历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大庆油田1205队青年人:高效自动化“为国寻油” 熟悉的上海 正在渐渐回来 巧用小程序,出行更省心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严查三类价格违法行为 (上海战疫录)中国多地红十字救援队支援上海防疫消杀 (上海战疫录)上海封控区人口数逐渐下降 防控效果日益显现 新入职女警和“老志愿者”爸爸的“约定” 影视锐评 文化类节目:渐进、渐悟、渐成 新华全媒+|抗疫·一鼓作气 欧冠:利物浦逆转比利亚雷亚尔挺进决赛 银川这些集体和个人受到表扬! 《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大展》亮相安徽 首设中国专区作品 【海报】奋斗者·正青春 哈尔滨市公布新增13例本土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 北京朝阳新增25例确诊病例 国贸一二三期临时管控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百年前年轻人的日记本里,都写了什么?

2022-05-04 15:08:33来源:新华网

百年前年轻人的日记本里,都写了什么?

眼睛一闭一睁,再一闭一睁……

再醒来的时候,发现假期余额已经不足!回想这两天的行程,床上到饭桌“两点一线”的精神贯彻得非常好,早起、健身、看书……这些放假前下定的决心,果然都被抛到脑后。

按照惯例反思了一下,虽然有“亿点点”愧疚……但转念一想,大家年轻的时候应该都是差不多的咯?

于是,我还仔细搜罗了一下百年前的年轻人到底都在干什么……

百年前年轻人的日记本里,都写了什么?

发现鲁迅经常探店,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饭馆和小吃铺,搁现在那就是热门的美食博主。

百年前年轻人的日记本里,都写了什么?

张爱玲喜欢买买买,领了第一笔稿费毫不犹豫就去买唇膏了。

百年前年轻人的日记本里,都写了什么?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特别喜欢听戏,还自己写文章坦白:就算有课,假都不请也要去看戏!

还有中国现代漫画的创始人丰子恺,就是个口是心非的“铲屎官”,口口声声说对猫只有恼怒没有爱,却又写又画,创作了一整本《阿咪》。

如果你是毕业生,还在写稿和被导师退稿之间反复横跳,可以读一读季羡林的这段日记激励一下自己。

百年前年轻人的日记本里,都写了什么?

也不知道他们那会儿毕业的时候,要不要查重呢?

不过,好不容易“以一敌百”“舌战群雄”,才在论文答辩里蹚出了一条路,紧接着还得踏上漫长的求职路。

“非典型学霸”陈寅恪,三十多岁就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简直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不过在此之前,陈寅恪却是个“大龄待业青年”。

如果没有众多大师的举荐,这位“无声望、无学位、无著作”的“三无教授”可能并不会被清华所接受。毕竟,大厂招聘,简历为先嘛。

等你闯过了毕业季,一朝成为社会人,可能还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毕竟,沈从文在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时候,都会因为人太多,紧张到十分钟都说不出话,只好在黑板上写:“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沈从文对幸福生活的期望,估计也能和不少人有共同语言。

百年前年轻人的日记本里,都写了什么?

不愁房租和伙食费,还能存钱去旅游,嗯嗯,反正诗和远方我都要!

然而,玩归玩,闹归闹,我们与“大咖”的差距就在于人家是“play hard, work harder”。

其实呢,鲁迅去了广和居、便宜坊、南味斋……但也能看到他忍着腹痛,“终日订书”。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顾颉刚不惜翘课去看戏,但他也在认识戏剧故事里蕴含的性质和格局,“得到一注学问上的收获”。

所以

知道你和“大咖”间的差距了吧?

他们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里,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将青年人的朝气蓬勃赋能到了那个时代的家与国。

百年前年轻人的日记本里,都写了什么?

22岁的鲁迅

在动荡中呐喊“我以我血荐轩辕”

25岁的郁达夫

高唱“也为神州泪暗弹”

他们之所以能被记住,不是因为茶余饭后的那些故事,也并不仅仅因为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更是因为他们在最好的年纪里,为家、为国奋斗的那一腔热血。

百年前年轻人的日记本里,都写了什么?

“作歌靠少年,努力与天争。”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光彩和魅力

也有各自需要努力完成的人生答卷

但从百年前那些日记本里,我们能感受到生活在百年时空两端的年轻人,竟也有着默契的喜好、有着相似的悲欢。

百年前年轻人的日记本里,都写了什么?

时而理想主义……

偶尔偷懒懈怠……

但他们未曾停下奋斗的脚步

不负韶华 不负时代

这是年轻人共同的模样

百年前年轻人的日记本里,都写了什么?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

记者:张扬、马原驰、赵世通、李桢宇、麦凌寒、宋育泽

编辑:马原驰、李桢宇、赵世通、麦凌寒、宋育泽

新华社张扬工作室制作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