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21万件文物回归圆明园 海南倡议“当地过年” 避免非必要跨境旅行 上海女性平均初育年龄30.29岁 发展公共托育助女性平衡家庭与事业 海南持续低温:市民厚衣御寒 保暖产品热销 石家庄一疫情防控人员晕倒在防疫一线 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内蒙古:一男子想用过期健康码截图蒙混过关被查获 北京打击生产、销售非法电动三、四轮机动车违法行为 石家庄:将尽快启动并完成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气温骤降 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中国公安机关去年查处扰乱医疗救治秩序案件290余起 四川自贡:四名游客泡温泉触电受伤 初步查明系电源线路故障所致 石家庄地铁公交出租车停运 直飞石家庄机场航班无飞行计划 广州各区寒冷预警和森林火险预警同时生效 江西抚州可疑阳性人员排除新冠病毒感染 三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山东完善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 黑龙江省昔日贫困村小南河的新年新盼 山东日照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急寻同一航班人员 石家庄“火眼”实验室“速成”背后的力量:建设工人连夜施工 周末北京气温回升缓慢 最高气温2℃仍需注意保暖 中东部回温缓慢 周末气温持续偏低昼夜温差加大 未来三天中东部大部天气晴好 气温小幅回升但仍偏低 老龄化遇见数字化,看高科技如何助力“适老” 多部门晒2021民生清单 事关房子、车子、票子 不怕预缴费!安徽合肥上线服务系统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抗美援朝题材网络电影《最可爱的人》在俄罗斯获奖 银保监会对多家金融机构开罚单合计近2亿元 西夏区:民生实事一件件 百姓幸福一串串 宁夏启动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 微电影《断臂飞鸟》:讲述苗族“维纳斯”的故事 抗美援朝题材网络电影《最可爱的人》在俄获奖 教育部印发文件:本科毕业论文将每年抽检 CBA第二阶段:新疆伊力特胜天津先行者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奥特曼吗?有,Ta们竟然是…… 买书,你习惯去实体店还是网店? 宁夏无偿献血者突破百万人次 寒冬里,你们守护城市,我们温暖你! 江西抚州发现1例新冠肺炎疑似阳性病例 二次检测结果为阴性 北京暂停对外开放宗教场所、暂停集体宗教活动 上海台企“牵手”高校 助台生迈好职业生涯“第一步” 石家庄累计核酸采样逾980万人 8日晚全部采完 广东新增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 滨海景区占比过半 沈阳招募封闭园区疫情防控志愿者 意外得到全国各地群众响应 河南省疾控中心:近14天有石家庄、邢台等旅行史者需进行核酸检测 石家庄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建成 每日最高可检测样本100万人份 纯电力“城市商务飞机”在珠海完成多机载人飞行 浙江:鼓励留员工稳生产 护航疫情防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徽检察机关去年逮捕影响非公经济企业发展犯罪嫌疑人185人 石家庄核酸检测“火眼”建成 每日最高可检测样本100万人份 时评:广告宣扬“卸妆防狼”,是冒犯而非创意 国际最新研究:远古人类剩肉喂狼或促进早期犬类驯化
你当前位置:首页 >吴忠新闻 >

5年21万件文物回归圆明园

2021-01-09 18:37:01来源:北京日报

位于海淀区清华西路的圆明园正觉寺文殊亭内,回家刚满月的马首铜像静静地“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来客。自去年12月1日正式回归至今,已有超过3万人一睹它的芳容。

透明玻璃展柜内,马首神态栩栩如生,毛发纤毫毕见,色彩深沉厚重,历百年风雨而不锈蚀。据介绍,5年来,已有21万件文物回归圆明园。

追寻文物30余年未曾中断

漂泊百余年,一朝回故园。在圆明园,和马首一样能幸运“回家”的文物还有很多。它们的顺利回归,都离不开圆明园“追宝人”的不懈努力。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成立开始,寻找流散文物工作持续进行,调查征集、登记造册,与存留流散文物单位积极协商,管理处始终全力促成遗失在外的文物回归。2015年起,管理处还专门成立文物回收工作组,对那些因历史原因被用于民居建筑或埋入地基的文物进行“抢救性”回收。

在圆明园九州景区,紧挨园墙的是长约百米的“文物长城”,整块的条石依次平铺摆开,不规则的青砖和虎皮石堆砌成半米高的石墙。“一听说附近有村子拆迁,我们就要赶过去抓紧时间走访。”自从接手负责文物回收工作组,曾任管理处文物考古科副科长的张建忠每天的工作,就是奔波着寻觅“宝贝”。

2018年年底,圆明园管理处宣传科通过网络发现一条线索,有人拍下一块石头的照片并透露了院落地址。文物科“顺藤摸瓜”,与院落产权方沟通,并邀请市文物局的专家现场鉴定,确认是圆明园狮子林景区的太湖石。去年9月,太湖石顺利回家。

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李向阳介绍,截至目前,通过捐赠和回收“回家”的圆明园文物多达21万件。在已回归的文物中,谐奇趣喷水池、观水法石屏风等已归安原址展示;大水法石鱼目前展陈于圆明园展览馆;天心水面现作为流散文物集中展示区,共展出文物39件,统一安装玻璃保护罩。圆明园还计划对西洋楼“残雕沉思”的71件石质文物进行加装玻璃保护罩展览展示。

10万碎片中“修复1860”

得之不易,守之宜谨。在圆明园,还有很多“护宝人”,精心守护和修复着历年遗址整修和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

为了迎接马首回归,圆明园管理处对正觉寺全面实施安防与展示提升工程,建立完整的、有纵深防护的安全保障体系,让马首在家“住”得安全舒适。

圆明园文物医院里,文物考古科科员张可欣弯腰盘坐,从瓷器碎片堆中取出一枚碎片,和手中的碎片仔细比对,不太匹配,再选一枚……因为长期从事文物瓷器碎片预拼工作,这位90后姑娘的手指已有些粗糙了。

这些碎片都来自近年来圆明园的遗址整修和考古。考古出土文物涵盖瓷器、琉璃、石刻等,其中仅瓷器碎片就多达10万片,大部分为清代官窑瓷器,包括青花、粉彩、釉里红等。

为此,圆明园管理处已启动两期“修复1860”工作,经专业文物修复师的“妙手回春”,已完成修复清康熙款团龙纹碗、清康熙黄釉绿彩龙纹碗、清雍正青花碗、清乾隆梵文青花高足碗等17件。“修复1860”第三期即将展开,拟修复文物29件,其中瓷器24件,琉璃构件5件。

多种方式让文物“活”起来

如何精准传递文物故事,也是摆在圆明园眼前的一大课题。为了让游客在欣赏马首的同时了解背后故事,圆明园管理处精心策划《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用百余件文物、照片立体呈现马首铜像的文化密码。展览的文字、文物、图片、视频,都经历了数次审查和调整,确保良好的展陈效果。

除了现场观展,市民还可以在网上“云观展”。目前,圆明园已完成大宫门遗址区、如园遗址两处考古现场的三维扫描数据采集,实施了大水法、远瀛观两处地上遗址的三维扫描数据采集,并对181件园内石质文物、库藏珍贵文物、园外流散文物进行三维扫描,市民可在圆明园官方网站上随时欣赏虚拟3D文物。

文物看得见,还能“带”得走。圆明园文化元素丰富,目前管理处已建立圆明园特色元素库,提取文物元素累计1万多份,文创设计总量1214个,推出产品90件,打造了荷花冰淇淋、圆明园“荷叶茶”系列、“朕的水”等明星产品。

去年,海淀区“三山五园”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其中就包括圆明园。海淀区将以马首铜像回归为重大契机,在文物巡查、文物考古、文物保护等方面加强管理和宣传,做好文物的追宝人、护宝人、传宝人,让包括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金名片”活起来、走出去。(叶晓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