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7岁独居老人封控在家 邻居自制电子文档接力照顾 上海长兴岛方舱医院首批116名患者治愈出院 52秒,神兵警犬“威廉”成功搜寻到手机 成昆铁路复线喜德西站1号四线特大桥完成站台梁浇筑 山西太原公布5例本土确诊病例活动轨迹 老旧小区拆违留“后遗症”,一户一策改造该如何落到实处 虹桥国家会展中心来了一群雷神山工匠 湖北援吉医疗队员关伟:回乡战疫定当冲锋在前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这次,我们“行而后思” “人巡+机巡+视频轮巡”三重巡检 拉紧线路防火网 宁夏第四十届爱鸟周启动 疫情之下,收快递到底安不安全?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理解,理解,相互理解! 他们说,“谢谢你,志愿者” 4月6日在两批境外来京服装货物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齐心抗疫,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 青海达日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增至49种 国家卫健委:中国健康城市多项指标达到或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5月起调味电子烟禁售 不少品牌的果味烟弹已缺货 步点踩得不一致 四胞胎有仨生日 一群人守护一座城!辽宁沈阳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群像 曾全网刷屏的“落日余晖”爷爷,又有新故事! 无锡援沪医疗队:安全、快速、高效“打法”背后的力量 “双向奔赴”,共同守“沪” 直击上海一小区生活物资发放现场 志愿者:跑多少趟都值 “豫”“沪”情深!郑州近2吨蔬菜乘火车“奔赴”上海 党员干部驻村后,每天穿梭田间村宅、确保晚上7点前快递清零 北京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 手机操作有人教,看病有人陪 智慧助老守护夕阳红 上海这幢洋房上演抗疫一家亲 上海两名工人被封控在社区,5天获赠超百份食物 各地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全力保障居民生活 吉林市:将有序推进复商复市复学复课 遗物整理:跨越时空的对话 浙江海宁通报"4.2"疫情零号病例 曾进入店铺夜宿公厕 航空业正处于复苏模式是时候考虑投资该行业了 您可以在未来十年购买并持有的3支医疗保健股票 这家运动休闲服装专家今年可以将年收入再提高20% 这两家以在线为导向的金融服务公司都有其优点 艾伯维在上涨50%后仍然值得买入吗 这家能源公司将在电动汽车热潮中蓬勃发展 在线宠物产品零售商看起来是一个可靠的长期赌注 您可以以不到100美元的价格购买1支成长型股票 数据中心和电信塔是两个稳步增长的行业 购买这两只成长型股票 中国足协回应“足协高层人员变动”“海参广告”等热点问题 深圳:支持优质金融科技类企业上市融资 中国在建规模最大引水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 新疆林果未结“赏花经济”先火 乡村游人如织 “豫”“沪”情深!郑州近2吨蔬菜乘火车“奔赴”上海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上海87岁独居老人封控在家 邻居自制电子文档接力照顾

2022-04-07 19:03:54来源:新民晚报

邻居自制电子文档接力照顾

87岁的独居老人封控在家,冰箱渐空,吃饭怎么办?这个让子女担忧不已的问题,却被楼里的邻居们一起解决了。

“我和爸爸住的小区只隔了几条马路,因为疫情被各自封闭在小区里。我通过摄像头发现他的冰箱快空了,紧急向对门的邻居求援,没想到他们马上为87岁的爸爸组建了邻居互助群!”昨天晚上,家住浦东花木街道的何女士告诉记者,尽管素不相识,在她紧急求助后,邻居们火速集结,甚至制作了“排班表”,轮流为老人提供一日三餐。

何女士说,自己家住樱花路,爸爸住在牡丹路,妈妈因为身体不好住在养老院。“平时我们两家只有‘一碗汤’的距离,照顾起来很方便。”但从3月19日开始,何女士和爸爸被各自封闭在小区里。“刚开始还能帮他网上订外卖。后来,街道发放的大礼包里有午餐肉、面条之类的食品,又让他撑了几天。”

但从昨天中午开始,何女士通过摄像头发现冰箱里几乎空了,赶紧“逼着”爸爸向对面的邻居求助。平时只是点头之交,何女士甚至不知道邻居的名字,但没想到年轻的女邻居一听马上答应下来,加了她微信。

更让何女士惊讶的是,这位微信名为“自然卷”的女邻居马上召集了楼栋的邻居,专门为老人组建了“爱心互助群”。何女士父亲所在的楼栋共6层,每层3户人家,但群里一下子进了20人,很多都是年轻人,“我刚买了面包和热狗卷,分给你一些”“我待会先拿些水果给你爸爸,”“我家还有些鸡蛋,给爷爷送去”“常温奶可以放很久的,我找个袋子多送一些过去,放在门口”……

火速“爱心投喂”救急的同时,邻居们马上想到了老人的“长久之计”。对门的邻居建议,“也不知道还要封多久,爷爷饮食上有什么禁忌吗?我们可以轮流炒菜做饭给爷爷送去。”她的建议得到了邻居们的热烈响应,马上有人制作电子文档,方便邻居们在送餐排班表中选择自己有空的时段。每天3顿,每顿饭都落实到户,荤素搭配,烹制适合老人的菜肴。

尽管何女士在群里发了红包感谢大家,“这时候物资最稀缺,有钱也买不到;请大家把红包收了吧,否则我实在过意不去。”但最终,邻居们谁也没有收取何女士的红包。还有人建议,成立一个临时的“爱心基金”,为老人采买生活物资。感动不已的何女士特地致电本报记者,讲述了亲身经历的故事,既是一份感恩,也是弘扬非常时刻的守望相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