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 | 张良仁:中国的“瓷”吸效应如何连接东西? (抗击新冠肺炎)江苏无锡新增14名阳性感染者 均在集中隔离点发现 务工者加入“斜杠大军”,副业如何不变“负”业? 00后步入职场,企业如何“接招” 东西问丨陈欣新:香港如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进一步发挥优势? 亚洲象“莫莉”和象妈妈“莫坡”合笼成功 相处融洽 给毕业生推荐岗位 高校应当更“用心” 宁夏彭阳:红梅杏丰收上市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特展在嘉兴展出 专家支招夏季科学保养脾胃 辽宁丹东公布新增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行程轨迹 新疆托库孜萨来(唐王城)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 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正式成立 河北衡水今年将完成228个老旧小区改造 惠及居民1.4万户 宁夏银川成立“生态110办公室” 多部门联合保护黄河 人民教育出版社:鲁迅作品从未大规模“撤离教材” 江西龙南:“围屋之都”如何“出圈”玩转乡村振兴 江西龙南:共享村落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批新规7月起施行,关系你我生活 戍边警犬训导员:军功章也有警犬的一半 青海海北十年夯基 “和谐”“奔康”双丰收 沙坡头区多部门联合开展燃气专项检查工作 吴忠市集体廉政谈话增强履新干部“免疫力” 宁夏交通执法五大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原州区炭山乡掀起抢墒抢种热潮 宁夏:多部门联动织牢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孙曦:曾年亏一亿 我为何没有放弃? 普京:俄罗斯不会阻拦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 上海迪士尼乐园重新开放 23万人在线观看直播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0185.7万剂次 安溪竹藤编技艺传承人:女承父业 活态创新 九卷本《中国史研究历程》面世 全面展示近四十年研究成果 江苏法院以案助善:不让每一位善良的人寒了心 “北漂”张明益:我爱北京! 我,灵活就业做博主,赚了一瓶2000多元的香水 张重雪、阎惠昌:打破传统的“香港名片” (上海战疫录)上海市浦东医院回归 全面恢复各项诊疗 陈佩龄:港生赴京求学记 2022年第五届长三角地区科普漫画大赛“云”开赛 青海湖北岸232处图斑139宗矿山得到系统治理 美媒:“自食其果”的七国集团,在所有方面都失败了 河北“非遗”传人:坚守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守艺雕刻人生 宁夏泾源:“家门口就业”助推六盘山下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小故事”汇成“大文章” 公安部推进专项行动铲除“沙霸”“矿霸” 截至5月底已抓获4700余人 福建龙岩救助放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 中国石化发声明:这些企业与我集团无关 打造法务集聚区 构建全链条法务业态 中国专家锁定“最毒乳腺癌”免疫逃逸“帮凶” 患者有了新的生存机会 高温高湿环境下,如何办赛和参赛?官方指南来了!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东西问 | 张良仁:中国的“瓷”吸效应如何连接东西?

2022-07-01 09:03:52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京6月30日电 题:中国的“瓷”吸效应如何连接东西?

——专访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教授张良仁

中新社记者 杨颜慈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起源于近四千年前的中国瓷,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走出国门,刺激了海外的仿烧之风,带动了世界各地的瓷器生产与销售。如今,瓷器依然是世界艺术瑰宝,成为促进世界多元交融、增强民心相通的窗口。

中国瓷器为何广受世界欢迎?阿拉伯、欧洲商人怎样将中国瓷器带向世界?在当今,东西方的瓷器有哪些技术创新,如何在各自的发展中促进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张良仁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从考古视角作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瓷器的起源是怎样的?

张良仁:关于瓷器的起源,学术界是有争议的。我倾向于瓷器起源于东汉,而东汉前,中国瓷有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此过程中产生的瓷器叫原始瓷。它脱胎于陶器,是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和印纹硬陶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的。

自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出土的原始瓷。中新社发 国家文物局 供图自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出土的原始瓷。中新社发 国家文物局 供图

瓷器因为带釉,因而渗水率非常低,且表面光滑。早年欧洲人在看到中国瓷器时盛赞说,瓷器作为盛具非常清洁,可有效减少陶器缝隙中遗留的食物残渣,从而减少细菌滋生带来的疾病。

中国先民从原始瓷出现起,就在享受这种好处。而欧洲人,从现有资料来看,要等到15世纪才通过阿拉伯人辗转得到少量中国瓷器。葡萄牙人开通亚洲航线后,才有更多欧洲人使用到。

2022年5月,即将在香港拍卖的明永乐官窑青花缠枝花卉八方烛台一对。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2022年5月,即将在香港拍卖的明永乐官窑青花缠枝花卉八方烛台一对。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瓷器远播海外,刺激了全球仿制热潮。您可否介绍一下这个过程?

张良仁: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瓷器最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海”。当时烧造瓷器的主要为浙江省的越窑,其产品输出到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有没有输送到东南亚,尚不清楚。

中国瓷器在9世纪后进入“大外销”时代。在唐代,连通东南亚和西亚的海路开通。大体来说,中国商人将瓷器输送到东南亚,阿拉伯商人到东南亚采购中国瓷器,或直接抵达中国采购,然后带到了波斯湾、埃及和叙利亚等地。中国瓷器到达这些地方后,再次中转,销往整个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到16世纪,由阿拉伯人主导的瓷器贸易发生变化。葡萄牙人开通前往亚洲的贸易路线,主导了瓷器贸易。17世纪后,荷兰、瑞典和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东印度公司取代葡萄牙人成了中国瓷器外销的主力。

中国瓷器传至西亚后,激发了阿拉伯窑工的仿烧热情。据现有资料,他们仿烧唐三彩、唐青花瓷和邢窑白瓷。西亚缺乏中国瓷石;有高岭土,不过当时还没被发现利用。但西亚盛产黏土和沙子,也有烧制玻璃的悠久历史。西亚窑工就充分利用这些材料。他们喜欢邢窑白瓷和唐青花瓷,为了仿烧,就发明了锡釉技术,通过在釉里添加锡,得到白釉;虽然胎用的是一般黏土,呈黄色,但是外表像中国白瓷。

为仿烧中国瓷器的白胎,西亚窑工在11世纪至12世纪发明一种新材料,就是“熔块胎”。据14世纪初一位伊朗学者的描述,这种材料使用10份沙子、1份黏土和1份玻璃。这样烧出的胎薄而硬,颜色白,接近中国瓷器的白胎。

这种材料出现后,就成为仿烧中国青花瓷和其他瓷器的主要材料。它和锡釉技术后来又传到欧洲,成为欧洲工匠仿烧中国瓷器的基础。当然,中国瓷器外销到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后,也掀起了当地窑工的仿烧浪潮。

18、19世纪绚丽多彩的欧洲瓷器。中新社发 贤思 摄18、19世纪绚丽多彩的欧洲瓷器。中新社发 贤思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瓷器对海外瓷器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里?经长期发展,中外瓷器在功能、外形等方面均出现分化,为何会产生这些变化?

张良仁:中国瓷器在销往西亚和欧洲的过程中,反过来受到西亚和欧洲生活习惯的影响。西亚人喜欢在假日带全家出城野餐,偏好使用大盘和大壶;同时,他们喜欢蓝色,所以热爱青花瓷。因此,元明时期的景德镇窑工多烧造大件青花瓷,就是为满足西亚消费者需求。欧洲人喜欢喝茶,对茶壶茶杯的需求量很大。16世纪后,欧洲人经常订烧茶具。

欧洲人仿烧中国瓷器,最早是意大利美第奇家族资助的窑工在15世纪开始,他们最先接受的是西班牙传来的西亚锡釉和熔块胎技术。18世纪初,法国传教士把在景德镇发现的瓷土和高岭土二元配方传回欧洲。之后,欧洲窑工烧出了声音清脆、质地坚硬和色彩鲜艳的瓷器。

19世纪,欧洲开始工业化生产瓷器,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中国瓷器的销路。20世纪初,中国窑工引进西方的生产线和经营方法,开设瓷厂。

18、19世纪色彩鲜艳的欧洲瓷器。中新社发 贤思 摄18、19世纪色彩鲜艳的欧洲瓷器。中新社发 贤思 摄

总的来说,中国瓷器外销的历史,也是刺激亚洲和欧洲各地仿烧的历史,同时也是适应各地市场需求不断创制新产品的历史,是一个互相输出、互相学习的双向过程。

中新社记者:中国瓷在当代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与品种繁多的海外瓷器相比,中国如何在“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同时追求“美美与共”?

张良仁:要保持开放心态持续学习。中国瓷器对世界影响巨大。中国瓷器一方面在输出,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世界各地窑工的仿烧,而仿烧又激发了各地工匠的创新潜能。经此过程,日本和欧洲等地窑工烧出的优质产品,又激发了中国窑工的仿烧。

这样的过程值得延续。人类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模仿和创新的过程。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虚心接受、学习外国的好产品、好技术。这样可以丰富文化、拓展视野、激发创新潜能。

参观天津瓷房子的游客络绎不绝。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参观天津瓷房子的游客络绎不绝。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中新社记者:当今中国怎样“以瓷为媒”,更好地促进东西方交融?

张良仁:全球瓷器市场是充满竞争的,但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在竞争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全球范围内还有很多值得开发的市场。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开发创新,制造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有一年,我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到了一批瓷塑。从中我看到他们发掘出了瓷石和高岭土的潜能,赋予其新力量,创造出美轮美奂的作品。国内一些瓷器艺术家也在积极研发新的釉色和纹样,创造新产品。所以既要继承传统的烧造工艺,也要研发新工艺和新产品;瓷石和高岭土作为一种原料,为窑工和艺术家施展自己的生产力和想象力提供了宽阔的舞台。(完)

受访者简介:

张良仁 中新社记者 葛勇 摄张良仁 中新社记者 葛勇 摄

张良仁,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导。2000年赴美留学,2007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西北和外国考古,现主持在俄罗斯和伊朗的合作考古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如《考古》、Antiquity、Archaeometry、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和Encyclopedia of Global Archaeology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Ancient Metallurgy and Societ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ronze Age Societies in Central Eurasia and North China(British Archaeological Report2328,2018),主编会议论文集Archaeology and Conservation along the Silk Road(Vienna: Böhlau Verlag GmbH&Co Gabriela Krist and Liangren Zhang,2018和2022)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