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视障人员,彰显公共服务温度 北京朝阳文旅场所整改不到位将被约谈、停业整顿 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江西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例 她摸索17年 把濒危野生“兰精灵”送归自然 芜湖:汇青春动能 助乡村振兴 这个大学毕业生“挖矿”编织五千万元虚拟货币传销骗局 河南统一城乡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破“同命不同价”难题 张家港:文明基因嵌入城市肌理 从额济纳到鄂尔多斯:滞留游客点赞草原“此心安处是吾乡” 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 江苏江阴:35公里保护“红线”划出绿色发展路 85后绣娘用新载体传承非遗“黄梅挑花” “双十一”在即 谨防网络诈骗盯上你 湖南去库存出新招 公寓可改民水民电 海南万宁:双重压力下的“槟榔之乡” 中国槟榔简史:从贡品到7亿人消费 百亿产业走到十字路口 2021年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昨起登记 聚焦“社交利器”表情包:有怎样的魅力 是门好生意吗 河北香河:一例复阳病例密接曾乘坐北京938公交车前往香河县 从“各自为政”到“同桌共饮” 互联网巨头的“墙”究竟该怎么拆? 极致挑战80小时 北航学生再次打破无人机续航时间世界纪录 北京免除4个市场蔬菜等商品进场费 截至目前6名医护确诊 本轮疫情有多条传播渠道 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 为个人信息穿上“安全铠甲” “叠叠衣服”就能成整理收纳师?这个行业如何走得更远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均在额济纳旗 青海西宁:“天使白”牵手“志愿蓝”昼夜坚守保平安 破解并网消纳困局,宁夏新能源获新生 凌天牖:呼吁三十年,争议中的“槟榔斗士” 年薪60万聘中小学教师,也需避免“唯名校论” 流感和新冠叠加流行风险 如何防范? 河北省辛集市发现4例阳性感染者 活动轨迹公布 北京东城、丰台近百家企业疫情防控不到位被通报 “两弹一星”诞生的更多幕后细节披露:文物里的“功勋”往事 山东日照:志愿战“疫” 青年先行 网络游戏的“代练江湖” 一图读懂 | 深入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宁夏这样干! 贺兰县4万余名师生“云端”升国旗 疫情下的书店: 静谧里的坚守彰显温暖 道德模范“披甲”当先锋 世界杯名古屋站:中国队获男子5000米接力银牌 自治区教育厅印发通知 扩大暂停线下教学学校范围 宁夏市场监管厅加强线上监管重点民生商品 春华秋实 机工社文创产品入选2021“北京礼物” 同心:强化“三个一” 切实织密疫情防控监督网 空中课堂“云见面”学生停课不停学 毛乌素沙地飞来白天鹅 中国吸收外资有了新指引 李学峰:在基层就是要奉献 中国男足12强赛再赴阿联酋 迎战阿曼、澳大利亚队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善待视障人员,彰显公共服务温度

2021-11-02 11:07:04来源:新京报

■ 社论

规则的刚性,另一面恰恰是人文化的柔性——其凸显的就是权利本位与弱者关怀。

进地铁后,地铁工作人员搀扶着陈燕,将她送入车厢内;出地铁时,车厢外工作人员立马迎上来,在上电梯、过闸机过程中全程陪同;进商场也畅通无阻……这是视障者陈燕11月1日携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的亲身体验。

11月1日是《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的日子。《条例》明确,11月1日起,视力残疾人持视力残疾人证、导盲犬工作证可以携带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此举从立法层面和无障碍环境建设高度对残疾人使用辅助犬的权利强化了保障。而此前曾多次携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受阻的陈燕,也用自身境遇的前后变化呈现了相关规定的效果。

在2004年颁布的《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将法规侧重点从“无障碍设施”升格到“无障碍环境”,并将导盲犬进公共场所的问题予以明确,也是以刚性约束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加速完善的必要之举。

这些年来,视障者携带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受阻的新闻不时曝出:无论是盲人歌手携带导盲犬入住酒店被拒,还是山西交警莉姐扮演盲人体验生活带导盲犬坐公交被赶,都曾引发舆论对视障人群遭遇的聚焦。这些个案投射出视障人群的现实窘境:尽管要关爱帮扶残疾人几乎是社会共识,但在是不是该接纳导盲犬进入自己所在公共空间的问题上,很多人却又犹豫不决。

有些道理本无需重申:导盲犬是视障人员的第二双“眼睛”,已受过严格训练的它们并无攻击性。很多人基于安全因素考量的抗拒,纯属不了解之下的隔膜与多虑。正如此前某盲人歌手所说的,“导盲犬是工作犬,不能被视作宠物对待”,用那些针对宠物进场的限制或禁止性规定阻止导盲犬入内,并不合理。

而对视障人员能否携带导盲犬进场的问题,也不乏明文规定,如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明确,“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而自2015年实施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也明确,视力残障者可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

但从力度上讲,“应当提供”之类表述的刚性比“不得拒绝”要弱,有些公共场所仍会找到拒不履行义务的解释空间。之前有酒店拒绝盲人携带导盲犬入住,理由就是法律仅规定了视障者可携带导盲犬出入,但未明确导盲犬是否可和视障者共同入住;还有些场所以担心用户投诉为由,拒绝导盲犬入内。

在此背景下,明确这些公共场所不得拒绝视障人员携带导盲犬进入,拒绝者将受到处罚,赋予了相关责任主体的义务以强制性,让视障人员的权益能得到更彻底的保障。视障者再遇到阻拦时,也可依法维权。可以说,规则的刚性,另一面恰恰是人文化的柔性——其凸显的就是权利本位与弱者关怀。

值得注意的是,在《条例》“带动”下,公交、地铁等工作人员还以细致的“主动上前搀扶”“全程陪同”等举动,展现了对视障人员的关切。这份主动帮扶的情意颇为暖心,也拉升了社会公共文明的水位。制度背后是人心。如果说,允许导盲犬进入是“本分”,那尽可能地去搀扶视障人员一把则是“情分”。当公共服务人员以“上心、走心、贴心”的关怀动作接续法律善意,视障人群也必定会被更暖心的阳光照拂。

说到底,保障导盲犬进公共场所的权益,本质上也是保障人的权利;对视障人员多些细节性关切,实质也是为公共服务注入更多“人本位”的分量。这里面的很多情形看似是末端的细微调整,但社会的进步正是体现于这类情节中,人文的温度也会落脚于“残疾人群的权利也是权利”的“人本位”认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