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在皖南首次发现粟黍遗存 2600年前已形成混作农业 琼湘警方联动配合 抓获潜逃40年杀人犯罪嫌疑人 抗疫关键时刻,处处有爱的踪影 济南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行程轨迹公布 福建宁德扎紧港口闭环 严防海上境外疫情输入 上海民众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关注供应渠道、方式多样化 北京国际生命健康产业跨境博览会将于5月举办 四川美术学院师生用画笔记录战“疫”生活 甘肃省新增5例本土确诊病例和3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陕西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 均在宝鸡市 村民讲述坠机现场:只有大小不一的白色飞机碎片,树上挂着碎衣 这所城乡接合部的新学校,为招生曾挂过三块牌子 各种救援救灾物资运抵坠机救援现场 供电、通信全力保障 直击东航客机坠毁救援现场:多方力量集结 轮换入场营救 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有霾天气 西北地区多沙尘天气 重庆2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21日18时至24时 天津新增21例阳性感染者 详情公布 福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0例 殴打上门核酸采样人员 居家医学隔离者获行政处罚 甘肃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37例 已有41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 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9例 辽宁大连累计报告132例本土确诊病例 321例无症状感染者 甘肃分级分类开展社区管控 疫情发生地区中小学暂停线下教学 高校实行封闭管理 沈阳市沈河区发布部分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3例 安徽新增1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广西梧州交警发布重要交通管制通告 直击东航坠机救援现场:今晨降下小雨 藤县今天或有大雨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28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313例 湖南长沙一确诊病例因没戴口罩距离0.5米被感染 清明假期可以出游吗?48小时核酸成多地出行标配 多吃草莓会胖?个头大是打了膨大剂?帮你解答 让每个特殊孩子享有适合的优质教育 任家庄煤矿铁路专用线恢复开通 宝丰集团储能全产业链项目正式开工 踏青赏花时别让不文明行为煞风景 宁夏积极落实税费缓缴政策助中小微企业“爬坡过坎” 教育部提示收看“天宫课堂”第二课 做好天津安徽福建湖南广西中高风险地区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防范应对 “银川石榴云”传播中心金凤分中心正式揭牌运行 西夏区出新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从“初生牛犊”到“中流砥柱” U23国足热身赛1:1战平阿联酋劲旅瓦赫达 教育部:严禁无资质机构入校开展视力检测 石嘴山盯紧防控点守好宁夏“北大门” 宁夏发布前两个月城市环境质量排名 宣传爱水护水 迎接世界水日 老民警刘全民:全力守好银川“东大门” 毒蘑菇能治疗抑郁症?别乱吃! F1巴林大奖赛:周冠宇位列第十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最新研究在皖南首次发现粟黍遗存 2600年前已形成混作农业

2022-03-22 13:03:55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粟黍等旱地作物,何时南下传播到以稻作为主的安徽南部地区?科研人员对安徽宣城井水墩遗址最新完成的一项植物遗存考古研究发现,2600年前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井水墩先民就已开始种植粟黍,并在当地形成稻粟混作农业。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的这项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专业学术期刊《地球科学前沿》(英文版)在线发表。

中科院古脊椎所青年研究员吴妍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中科院古脊椎所青年研究员吴妍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青年研究员吴妍表示,科研人员通过在井水墩遗址挑选新石器时代末期及两周时期遗存典型剖面和部分灰坑,分别进行大植物浮选和植硅体分析,其研究结果显示,井水墩遗址在良渚文化中晚期(距今4874-4820年),先民以单一的稻作农业为主;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先民已开始种植粟,证明此时黍粟农业已南传至皖南地区,并且形成混作农业。

她指出,井水墩遗址粟的大植物遗存直接测年结果为距今2667-2568年,这一时期大量粟遗存及粟黍植硅体的发现,在皖南地区尚属首例。这项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新石器晚期以来,皖南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和粟黍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的证据。

井水墩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的三维模型。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井水墩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的三维模型。 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

北方粟黍农业2600年前为何能在皖南地区大规模发展起来?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硕士研究生汪静怡认为,结合史料记载与古环境背景推测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史记》等历史文献记载两周时期吴太伯自关中地区“南奔荆蛮”建立吴国,人群的迁徙推动了粟黍农业在皖南地区的大规模种植;二是古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显示,西周时期全球气温普遍呈下降趋势,气候环境变化可能是促使当地先民调整作物种植类型的重要因素之一,促进了混合农业在皖南地区的出现。

井水墩遗址可鉴定种属的植硅体形态。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井水墩遗址可鉴定种属的植硅体形态。 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

据井水墩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陈小春介绍,井水墩遗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2018年4月至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泾县文物局对井水墩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该遗址地层堆积厚,有多个历史时期的叠压关系,其丰富的农作物遗存,有助学界深入研究探讨皖南地区在良渚文化中晚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稻作农业与粟黍农业在当地扩散和并存发展的特点。

中科院古脊椎所称,农业起源和传播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农作物扩散是农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发展等议题备受学界关注。在中国南方,早期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但随着时间推移,粟黍等北方旱地作物逐渐向南传播。受古环境变化及古人类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皖南地区农业发展的时空过程和动力机制研究目前依然相对薄弱,井水墩遗址粟黍遗存专项考古并结合历史文献研究,将有望填补这方面空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