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公共场所监控疑被破解,需一查到底! 【新春走基层】乐乐和他的“大白妈妈” 北京今年将实施一批疏堵工程 多条环路高速路增设出入口 江西政协委员建言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 河南省郑州、许昌、安阳三地本轮疫情集中隔离超3万人 中俄界湖兴凯湖冰雪乐园开园 广西边境民警夫妻两次推迟婚礼 共同坚守南疆国门抗疫一线 广东33岁男子在汤加失联逾4天,妻子一遍遍联系:想确认他的安全 河南安阳、禹州指定“黄码医院” 为隔离孕产妇提供就医服务 小心!商场门口那个摄像头,作用或许不只“统计客流” 火锅底料中现塑料扎带,顾客曝光遭威胁?企业回应:是冒充者 发现来采样的“大白”竟是女儿 80岁老父亲久久注视不肯离去 奋战在春运幕后的“焊轨人” 就地过年,属于我们的春节“独家记忆” 5万余户居民拿到房本 内蒙古集宁区民众心气顺、获得感满满 老男孩的冰球梦——1979冰球队:“我们老吗,完全不啊!” 从零敲碎打到3D定位 秦巴深处“巡山人”的科技春运路 紧抓毒品总根源“金三角” 去年中国与东南亚多国联合开展禁毒执法26次 合肥居民30分钟速写多幅作品 记录核酸检测演练现场 信用卡逾期多久构成刑事案件?什么是“恶意透支”?专家解析 大事小情,大家商量着办 690天坚守当好“守门员” 市民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临近春节劳动争议集中爆发 企业的哪些做法是违法的? 珠海1日内新增确诊病例6例 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黑龙江今春东部和北部局地或有内涝 北京海淀区博雅西园:孕妇就医救护车直抵楼下 刘鑫代理律师:刘鑫尚未决定是否上诉 广西严厉打击“带疫偷渡”犯罪 严惩“蛇头”和运送者 医生直播妇科手术 中国妇女报:悖德违法 20日6时起,天津开展第四次全员核酸检测 北京阳性快件溯源背后:1个线索人物和4个关键环节 河南发布暴雪和道路结冰双预警 两次六面消杀、48小时静置……广东加强国际邮件寄递环节防控 福建春季开学师生员工返校要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广东阳西县公布一名密切接触者活动轨迹 冒充中间商和东家抢客户 海口一公司职员被判侵犯商业秘密罪 《大众电影》摄影师:用胶片定格一个时代的美好瞬间 现场图集丨宁夏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 永宁县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 求证⑪ ▏放寒假了,区外学生返宁需要隔离吗? 宁夏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临时党委(扩大)会议召开 石嘴山消防凿冰取水支援“灭火” 贺兰县人民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预计3月竣工投用 沙湖芦苇收割季 别样美景入画来 溦访谈丨郭文斌:用大文化大教育大健康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银川市金凤区各社区寒假花式“带娃” 为什么医保个人账户余额突然为零?官方回应来了 因为有你,回家的路更温暖!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十四五”宁夏将打造这样的水生态环境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媒体:公共场所监控疑被破解,需一查到底!

2022-01-19 17:05:48来源:人民网

人民来论:公共场所监控疑被破解,需一查到底!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有用户在B站(哔哩哔哩弹幕网)上传疑似专门破解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摄像头后获得的监控视频,视频下的评论十分不堪。B站随即发布处理公告,封禁相关账号,报备主管部门。

此次事件平台能够及时处理值得肯定。但,关于视频来源的追查应尽快有一个结果。这是否是“冰山一角”?更多被安装在公共场所乃至家庭里的监控头会不会被别有用心者觊觎,难免成为公众关切。简言之,监控设备不能沦为“偷窥神器”!

作为一种重要的安防手段,公共场所的视频监控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群众安全、预防打击犯罪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从另一个角度,其本身的安全性也要予以高度重视。尤其是,随着视频监控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数据传输、联网查看的便利性得以极大提升,但包括“黑客”在内的威胁隐患,也影响着数字监控系统的安全运转。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速普及应用,视频监控所蕴含的信息量更丰富,系统本身面临的安防态势也更严峻。

这之中,一些争议要被厘清。其中,一个典型问题是“个人在公共场所是否具有隐私”。必须指出,公共场所与个人隐私并不矛盾,公共场所也存在私人空间。比如,试衣间、公共厕所等肯定涉及个人隐私。身处单位、学校、医院、商场等,人们同样有“不方便”被他人“看”的时候。用专业人士的话说,只要当事人相信其活动不在公众视野中,有对隐私不被侵犯的合理预期,其隐私权益就不能被无视和侵犯。

正因如此,法律对视频监控有着明确要求。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显然,图像采集有着严格的法律规范,“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用于其他目的”,视频监控影像更不能被无关者“窥探”。

但不得不说,一些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还存在“重建设、重应用、轻安全”的倾向,导致系统安全性不强、管理有漏洞、弱口令、易被入侵和控制。另一方面,视频监控设备更多进入家庭,甚至连扫地机器人、智能电视等也配备了摄像头,而这些智能家居设备在安全防护上是否过关,却要打上问号。国家质检总局曾抽查40批次智能摄像头产品,其中有32批次样品存在安全隐患。一旦智能摄像头被恶意控制,“用户的生活可能被24小时直播”,这绝非危言耸听!

值得一提的是,现实社会中确实存在相关的“黑产”链条。一端是,有人利用技术漏洞或通过软件破解,“黑”进了视频监控系统或个人用户的账号,从而非法远程控制他人摄像头,获取公共场所乃至个人家庭中的视频信息;另一端是,有一些心理不健康的人,存在窥探他人隐私的“癖好”,与前者“一拍即合”,遭盗窃泄露的监控视频则沦为不法交易的“筹码”。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涉嫌犯罪的“黑产”会威胁到许多人的隐私安全,社会决不能容忍视频监控系统被用于非法用途。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许多地方相继出台关于公共视频监控方面的管理办法,对图像信息采集、传输、存储、管理等都做出了具体规范。有规范只是第一步,切实贯彻执行才是重点,地方管理部门要做好监督审查工作。同时,社会也呼吁加紧制定更高层面的专项规范。

同时,保障视频监控联网的安全性,要运用更新的、更严格的技术标准,进一步提升监控系统的安全等级。视频监控设备的制造商也要严格依照有关标准生产,通过软件更新等方式及时堵塞可能存在的系统漏洞。

个人用户也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摄像头,切忌使用默认的、简单的密码,并定期更改口令,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务必及时关闭监控设备并报警。

针对涉嫌犯罪的“黑产”,执法机关更当加大打击力度。在已有案例中,当事人因犯非法控制计算机系统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被判刑并处罚金。以案说法,方能以儆效尤。警方“扫黑除恶”的雷霆决心,绝不容挑战。

全力弥补潜在的“短板”,进一步筑牢公共安全的防线,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数字时代的红利,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平安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