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与它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户主”们 河南新安县新增4例无症状感染者 活动轨迹公布 西安本土疫情处于胶着对垒关键阶段 社区传播风险仍存在 告别2021:疫情下的西安新年前夜 “团圆”行动这一年:中国警方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人数破万 西安市长安区:为务工人员送温暖 北京市属公园三大雪场开放迎新年 西安最近一轮核酸筛查检出阳性病例88人 北京石景山三条冬奥配套道路通车 团伙操纵“股指”1600多人被骗上亿元 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召回30万个儿童保温吸管杯 “工作没了再找” 小伙辞职照顾脑梗父亲走红网络 2022中国沈阳迎春灯会启幕 多个亮点为近年来东北地区之最 两高:加强对老年人等群体食品安全保护力度 北京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确定 春季开学起实施 郑州暴雨地铁救人逆行护士:数次往返车厢转移孕妇小孩 成都一社区连续14年发放“迎新礼物” 六轮大规模核酸筛查后 广西东兴市公共场所有序开放 公安部:元旦春节期间严打盗录院线电影,彻底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陕西:大规模核酸筛查检出阳性人数仍维持高位 社区传播风险依然存在 陕西设立2家“黄码医院” 满足封控、管控区民众特殊诊疗需求 元旦假期全国大部天气晴好 无大范围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 秦腔剧院"年终反串大练兵" "名角"新年送祝福 石嘴山市与福建省时代人才教育科技集团合作办学 国网宁夏电力第一批支援陕西抗疫供电突击队12月31日下午抵达西安 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出炉 ​宁夏农垦奶业公司上榜 秦腔剧院“年终反串大练兵”,“名角”新年送祝福 上海:儿童“家门口”即可实现便捷、规范就诊 青海西宁:191个“天眼”守护森林资源 横跨400公里,在“核桃心”上动手术:“紫娃娃”到广州得救 兰州“马路办公”修城市颜值炼气质:让“精致”成竞争力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猞猁野外繁育创造世界新纪录 西安开展“无疫小区”创建 逐步恢复小区内部生活秩序 河南洛阳新安县发现4名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西安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77例 现已治愈6人 哪几类人需要居家隔离?西安官方回应 广东佛山发现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青海湖越冬水鸟数量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 银川市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稳定运行 货车司机的“家”:河北文安“卡友驿站”温暖“赶路人” 青海四处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国字号” 湖南一高校内湖冬捕 邀师生吃全鱼宴迎新年 湖南东安退捕渔民乐享岸上新生活 基层法医“对话”死者22年:愿做照进黑暗的那道光 全国首例“古村落”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 冀津两地联合“引运济廊”线路试通水 浙江中高风险地区已实现动态清零 “团圆”行动这一年:警方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10932名 今年前11月公安机关破获电诈案件37万余起 发案数持续下降 浙江官方:本轮疫情已基本结束 全省均为低风险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大熊猫国家公园与它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户主”们

2022-01-01 09:05:35来源:光明日报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行动】

从青藏高原东缘,沿着横断山脉往北延展到秦岭,是一片狭长的地带。南北跨度700多公里,海拔落差5000多米,这里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山地生态系统庇护了以大熊猫为代表的8000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

2021年10月12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向世界宣布:大熊猫国家公园等首批五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地跨川陕甘三省,纵横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山系,大熊猫国家公园把过去各个相对独立的保护“岛屿”串联了起来,共同构筑起大熊猫的“保护伞”。

然而,保护大熊猫的意义早已不止于大熊猫本身。在大熊猫的“伞护”效应下,这里的生灵将得到一片更为完整、连续、广阔的家园。

频繁邂逅 缘于生态廊道的架起

野生大熊猫以“隐士”著称,行踪隐秘,警觉性极强,因此见者寥寥。但就在前不久,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的一位村民却在山路上偶遇了一只下山玩耍的野生大熊猫。2021年以来,这样的偶遇越来越多——三官庙管护站巡护人员已目击4场“比武招亲”;卧龙片区监测队员一天之内目击到3只野生大熊猫——这是野外偶遇大熊猫频率最高、数量最多的一次记录。

从难以相见到频繁邂逅,背后是肉眼可见的保护成效。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的监测发现,整个国家公园范围内,野生大熊猫的独立探测次数明显高于以往;DNA个体识别也表明,大熊猫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它们扩展着活动范围,被人类遇见的概率自然大大增加——而人们友善的保护意识,也让动物能够离人更近。”

种群的壮大,有赖于基因的交流。岷山山脉地跨川甘两省,拥有数量最多的野生大熊猫种群。而分布在岷山北部的黄土梁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正位于两省三县接壤处,贯通着岷山和秦岭两大山系。目前,已有530余只大熊猫通过这个关键的生态廊道节点。2021年3月,科研人员在黄土梁大熊猫廊道用手机记录到了野生大熊猫雪中漫步的珍贵画面。

同样在岷山的土地岭大熊猫廊道,则连接着虎牙和九顶山两大大熊猫种群,也是岷山许多野生动物南来北往的唯一生命走廊。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为垦殖和茂县至北川公路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人为活动,致使该区域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低海拔的原始阔叶林带已被农耕地替代,大熊猫等野生动物面临栖息地破碎化、种群隔离、遗传多样性丧失甚至物种绝迹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土地岭为中心的一条宽2至4公里、长23公里的“人”字形大熊猫走廊道逐步建成,将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一片。2020年8月,研究人员成功拍摄到了大熊猫在廊道中吃竹子的身影。

大小相岭 小种群的复壮之路

国家公园内的大相岭和小相岭山脉,分处四川雅安与凉山州境内,共同面临着大熊猫种群孤立的危险。

2015年发布的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显示:大相岭山系共有野生大熊猫38只,小相岭仅有30只,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为贫乏,种群生存形势极为严峻。两地大熊猫孤立小种群的保护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在学界,野化放归被认为是增加孤立种群遗传多样性、解决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最快捷的手段。早在2009年,邛崃山系的野生大熊猫泸欣被首次移居到了栗子坪,成功与当地种群交配产崽,证实了异地放归计划的可行性,也点燃了复壮孤立小种群的希望。

“我们致力于大熊猫科研的目的,就是保护与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当下,圈养大熊猫繁育技术取得长足进步,能为野生种群的补充给予支持。”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介绍,近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联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卧龙核桃坪、天台山和都江堰3个野化培训基地为基础,建立栗子坪、大相岭两个野化放归基地。作为大熊猫小种群复壮的重要科研支撑,目前正在其中进行野化培训的大熊猫就有10多只。

2017年,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八喜、映雪在栗子坪麻麻地被放归。放归的4年里,GPS定位时不时传回它们的踪迹。科研人员表示,正期待着得到它们野外带崽的消息。

此前在国家公园试点期间,一个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筹建的“大熊猫小种群保护与复壮研究开放实验室”已在栗子坪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从事大熊猫小种群保护与大熊猫野化放归监测的科学研究。这项研究为小相岭大熊猫建立了个体DNA档案数据库,目前,通过野化放归,已为小相岭种群先后补充了8只大熊猫。

“伞护”效应 捕食者的回归与复苏

“硕大的金雕竟然抓着一头小猪在天上飞!”这样神奇的场景在岷山时常发生,还有扭角羚在草甸集体“走婚”,黄喉貂围猎小麂.....最令人振奋的是,研究人员近期在高山区域首次采集到狼和雪豹的影像,确认了大型食肉动物在岷山分布或回归。

生物学中,伞护种是指某一物种的生存环境需求能涵盖其他物种的生境需求,在对该物种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能为其他物种提供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对熊猫的保护,其实也在“伞护”着这里的其他生灵,对那些顶级捕食者也不例外。

金钱豹与大熊猫的栖息地高度重叠。然而,一度的人与动物冲突,使我们对豹的大多数目击记忆停留在了20世纪90年代初。

2020年7月,放置在卧龙海拔4000米处的两台红外相机记录下一只雄性金钱豹的影像。迄今为止,邛崃山系也先后拍到两只金钱豹。

“豹种群在邛崃山脉有慢慢恢复的迹象,同一台相机还多次拍到雪豹的身影。两种大型食肉动物同域共存,侧面反映出长期有效的保护管理让邛崃山有着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晟说。

邛崃山不仅等来了金钱豹的回归,淡水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捕食者——欧亚水獭也在2019年春天“踏水归来”。邛崃山不仅是大熊猫模式标本的诞生地和大熊猫保护科研的发源地,而且是全球最大的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和绿尾虹雉人工繁育种群地。

如今,国家公园大熊猫分布区内还分布着豹、雪豹、狼、豺等大型食肉动物。其中,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邛崃山系中心的卧龙,更是目前大熊猫分布区中唯一一个保留有全部4种大型食肉动物的地区。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同样致力于这些大型食肉动物种群的恢复与长期发展,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进行系统保护规划。

从保护管理到生态系统治理,从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到实现整体保护,践行生态文明体制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正撑起一片万物和谐共生的新天地。

(本报记者 杨舒 周洪双 本报通讯员 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