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市场催生冷门职业 中国“新职人” 破壁出圈 精心呵护城镇“微细胞” “粮油西施”闯三关 “文化博主”郭杰瑞:我需要更多时间去体验和了解中美价值观差异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6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 百年风雨桥 助推广西侗族“香格里拉”走向世界 大年初一夜 细心巡查“大跳台” 预制菜引爆虎年春节团年饭市场 年轻人成消费主力 广州百年客家古村飞出凤凰鸡 “95后”小伙逆行300公里 一人坚守护一站平安 四世同堂为老人过寿 除夕,这个家满满都是爱 家中闻到燃气味?废气吹进了屋内 春节期间的“跨国上班族” 守护每一个人的回乡返程路 广东梅州市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系深圳病例密接 除夕夜坚守在战线上的“橙色守护者” 辽宁大连:“国门卫士”在闭环隔离中度过新年 “象”往云南视频图片展春节上线 VR展厅里“云”游云南 沈阳集邮爱好者制作壬寅虎年拜年实寄封邮向全球各地 揭惠铁路工地的特殊“年味” 【听妈妈的话】值班护士徐绍露:一个人的年,也有妈妈包的饺子吃 天山深处“凿山人” 不舍昼夜造通途 春运里的“高铁交警”:千万次呼唤 只为守护万家团聚 探访冬奥非注册记者新闻中心:“文化味儿+科技范儿”讲述中国 外国留学生的“中国年”:话习俗 吃美食 感受“中国年味” 浙江杭州市西湖区调整封控区、管控区及防范区范围 惠州报告1例新冠确诊病例 为深圳病例的密接者 西藏吉隆:“守好这道门,护好这座城” 高原警嫂:我愿跋涉千里,在雪域高原与你相遇 中国年的花样年夜饭:“锅气”里的年味儿 渤海湾畔的国门卫士:坚守是担当 古城西安除夕夜:饭桌“守与变” 民众“小团圆” 京张线上的“奥运情” 除夕夜 高原铁路父子“背道而驰”的摆渡情 (新春走基层)“放心菜”喜上大湾区年夜餐桌 河南郑州:这一家用行动绘出新年特别“全家福” 中老铁路上的浓情“中国年” 三亚南山:点“心灯”撞大钟迎新春 中俄贸易通道上“盖章达人”“转岗记” 杭州每天可供应蔬菜6000吨 本地农产品供应稳定 藏族小伙甲板上的春节:从雪域高原到深蓝大海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马文轩的除夕夜:愿春好岁安事顺 高速公路上“守隧”的老两口:在寂静中感受快乐 探访四川雅砻江流域清洁能源开发一线:千名建设者坚守工地 杭州隔离点的除夕夜:不让年味缺席 浙江悬水小岛话共同富裕:从偏居一隅到自成特色 杭州医护的难忘春节:互相照耀才是万家灯火 访浙江绍兴鲁迅故里:大年初一年味浓 民众细雨中祈福 国境换装场上的“安全卫士”:守护俄方进口货物换装作业 大别山区春节祭祖习俗之变:鞭炮少了 鲜花多了 河南草莓大棚村:村民大棚里吃饺子 话“莓”好生活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细分市场催生冷门职业 中国“新职人” 破壁出圈

2022-02-02 09:04:53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春见闻)细分市场催生冷门职业 中国“新职人” 破壁出圈

中新社南宁2月1日电 题:细分市场催生冷门职业 中国“新职人”破壁出圈

作者 黄令妍 俞靖

走进客户家中,莫丽珊清洗食盆、放置新粮、清洁猫砂……她上门喂养留守宠物的情形,通过屋内监控或视频通话实时反馈至主人处。

作为一名“伴宠官”,莫丽珊提供上门陪玩、喂粮,甚至是剪指甲、喂药、送医等可定制化服务,解决主人外出时宠物因性格及年龄等原因无法离家居住、寄养费用昂贵等问题。其在“伴宠”期间还留意分析宠物行为,为顾客提供养宠建议。

春节假期,不少返乡家庭选择将萌宠留在家中,宠物喂养需求激增。“节前便陆续接到订单,农历初一到初五基本排满了。”莫丽珊告诉记者,2021年春节起她所在的流浪动物救助组织推出该项服务,以每天每只宠物60元(人民币,下同)起为收费标准。

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拥有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民众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细分化,催生了包括“伴宠官”在内的一系列新兴职业。

淘宝发布的2020、2021年度“冷门职业观察”,对出现的新职业进行集中盘点,上榜职业包括宠物入殓师、奶茶代喝员、玩偶医生、绘梦师、多肉寄养师、游戏捏脸师、整理收纳师、猫粮品尝师、铸甲师、手机入殓师等。

来自台北的李诚宗受其宠物离世影响,萌生创立宠物殡葬服务的念头。他与妻子朱继红在共同经营的宠物庄园设宠物焚化车、佛堂、墓园等设施,推出远程关怀人性化服务,并与全国多家宠物殡葬机构成立协会,旨在助推行业规范。

“整理收纳师”作为家政服务行业细分新工种,市场需求增长迅猛。曾是南宁一家家政服务公司老板的康娴介绍,过去很多市民在寻找家政员时,就提出帮忙收拾衣柜的要求。有着职业敏感的她,前往上海等地系统地学习整理收纳,归来创办自己的品牌。

为保证服务质量,康娴团队每月仅上门4到5户家庭,邀约客户主要是“80后”“90后”,有独居者,也有几代同堂的家庭。“要有空间规划能力,兼顾考虑陈列美感、方便实用,整理一户价格可能在几千或上万元。”她说。

生活娱乐和社交方式变化,也不断刺激新职业诞生。“剧本杀”游戏风靡,衍生出相关编剧、DM(主持人)、发行等岗位。“剧本杀”DM张一说,很多年轻人缺少时间和精力经营朋友圈,自己的工作就是带动玩家沉浸在剧本氛围中,实现零负担的短暂社交,完成情感宣泄。

玩偶医生、绘梦师、制云师、多肉寄养师的存在,亦无一不是为满足人们的情绪价值。“客人进入直播看看寄养的多肉,关注植物的成长变化,心情会比较治愈。”在云南经营多肉植物大棚的寄养师廖玉风说。

数字化技术发展潮流下,游戏捏脸师、游戏陪练师、直播间布景师等职业,更为直接服务数字经济而生。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电子竞技分会已发布《中国电子竞技陪练师标准》,意味着这一职业“破壁出圈”,得到官方职业技能认定。

中国官方密切关注新职业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1年发布调饮师等18个新职业,至此中国已有4批共56个新职业落地。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朱健刚表示,新职业大多关联着Z世代青年的职业发展方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畅通新职业群体的诉求表达,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度,是必须妥善解决的现实课题。

当前在成都、杭州、深圳等城市,针对新职业青年的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服务,在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中开展,促使没有先例的新职业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发展。分析人士认为,对新职业群体的引导和支持,意味着中国新的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不断挖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