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克明:爱上收藏 爱上那份岁月的气息 宁夏高速交警全员上岗 宁夏文艺名家贺新春 | 张万静:传承就是为了开创未来 石嘴山:做好“加减乘除”法 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向着高端智能绿色化方向前行 29辆大客车滞留 交警深夜开道 多部门联动护送千名固原群众大年初六平安返程 冰天雪地,路警联合护航出行路 广西百色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增至43例 西藏林芝戍边民警: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中医教授虎年解析中医名方“白虎汤”命名由来:“取类比象” 春节假期前6天日均15.5万人次进出京 同比增3.75% 中经评论:"科技范儿"装扮冰雪盛会 创新成果全民共享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7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 被拐30年、寻亲17载 重庆小伙终与父母团聚 面对面丨从台前到幕后!杨丽萍:春晚就像家乡的打谷场 广东侨乡信宜10万亩李花盛放 乡村游“开门红” 深圳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病例详情及流调信息公布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冬奥会期间 高标准高质量的轨道交通服务保障为奥运健儿加油喝彩 暴雪蓝色预警继续发布:安徽、江苏等地局地有暴雪 广西紧急调拨救灾物资支援百色“战疫” 春节假期北京累计接待游客758.3万人次 火到“一墩难求”“冰墩墩”将成一代人的记忆 据说这就是今天的你!欢迎对号入座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被冬奥改变的冰雪小城 云南大临铁路:一桥,两山,两个“守山人” 一代代航标人坚守在辽东湾:灯塔,是航标人的另一个家 广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 其中广州1例、深圳3例 广西百色本轮疫情累计有确诊病例43例 全市范围实施交通管制 韩国“欧巴”扎根昆明16年:我在第二故乡出品“匠心” 广西百色市2月7日起全域“不进不出” 北京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 对话“防疫礼包”背后的青年保供员:愿家家户户过好年 广西:今日0时起 百色市全员居家隔离 广西开展“迎冬奥 庆新春”系列活动 假日文旅市场年味浓创意新 河北邢台市威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支援杭州富阳医疗队凯旋:回来的这天就是新年 天津2月3日至4日新增阳性感染者主要活动轨迹公布 安徽马鞍山马钢炼铁总厂事故死亡人数升至4人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科技馆里品科技“大餐”,一起欢乐迎冬奥 宁夏文艺名家贺新春 | 萧煜:向贺兰山野致敬 宁夏文艺名家贺新春 | 吴宁越:27岁的布衣乐队永远在路上 银川都市圈城乡东线供水项目已全面复工 宁夏文艺名家贺新春 | 马浩谦:给工作生活注入音乐的浪漫 宁夏文艺名家贺新春 | 梅晓阳:行走在自己的热爱里 宁夏文艺名家贺新春 | 王西平:疫情终将过去 用心体验生活
你当前位置:首页 >平安吴忠 >

莊克明:爱上收藏 爱上那份岁月的气息

2022-02-07 10:37:59来源:银川晚报

莊克明。

修好的老乐器。

两款红梅牌相机。

收藏的相机。

收藏的乐器。

我叫莊克明,1947年生于甘肃。以前我不懂收藏,只是喜欢一些老物件,后来才明白了它们都是有价值的。当然,这个价值因人而异,因物而异,不过它们散发出岁月的气息,是最值得玩味的。

与文玩收藏结缘

1957年到1958年那阵,大炼钢铁,很多金属制品都拿去炼钢了,甚至农民家里把铁锅也拿出来。我父亲是铁路系统的职工,我从小在甘肃陇西长大,那个时期,车站里总有大量金属制品等着运往炼钢的工厂,其中就有不少钱币。我们这些小孩子淘气,有时候捡几个留着玩,但那时候没有收藏的概念,只是不知不觉留下了一些,这算是我最早的收藏品了。

我是1964年参加工作,在铁路系统工作了好些年后,发现兰州有卖文玩的,特别喜欢,没事就去逛一逛,淘点喜欢的东西。兰州的市场上有不少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玩,看多了自然就喜欢,不知不觉收藏了很多这一系列的文物。

这些器物看起来制作精美,工艺特别,但想了解更多就得到处学习了。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喜欢收藏的人来说,去读懂藏品,与藏品“对话”,就是最高兴的事。

让老乐器重焕新生

由于我会乐器,工作没多久,单位把我安排在兰州铁路局文工团,我主要是弹三弦、吹黑管。后来调到宁夏,做了一阵工会工作,也经常搞文艺活动,挺有意思的。就是因为喜欢吹拉弹唱,对乐器很感兴趣,工作时出差机会多,我就去各地的杂货市场逛,看到喜欢的旧乐器就买回来。

乐器收藏和其他文玩收藏不一样,价值并不算高。但老旧乐器自有它的好,特别是一些木制的民乐乐器,越老、木质越松散,发出的声音也更苍老,很有岁月的韵味。

我的收藏里,民乐乐器、西洋乐器都有,比如三弦、马头琴、琵琶、还有萨克斯、号、管之类的,东西很多,都是大家常见的。但有一个我相信很少有人知道,就是革胡。这是上世纪5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杨雨森在二胡的基础上吸取其他拉弦乐器的特点创制而成,是一种音量较大、音域较宽的低音拉弦乐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不兴西洋乐器,就用革胡代替大提琴,流行过一阵子,改革开放后就越来越少见了。对于收藏来说,少见的东西比较好,而且我觉得,这样一件乐器还反映了一段时期内文艺发展的特点。

乐器收藏也是要看品相的,但品相差一点的我也喜欢。买回去可以自己修,而且我也喜欢修。我有一个阮就是自己修的,本来它前后两面都坏了,头也没有。我把前后面换了,又找了块还不错的木头做了琴头,在上面雕上花,其他零零碎碎的小地方修补修补,就焕然一新了。修乐器挺讲究,以前我不太懂,后来去过一次郑州乐器厂才知道,很多乐器的板面不能瞎换,比如板胡,就得用桐木板,你换了别的木材,出来的声音就不对。

老相机收藏最系统

后来我调到银川工作,在铁路局的宣传部门工作。宣传工作嘛,少不了要拍些照片,我也就学着拍。我记得1993年单位设备更新换代,那些淘汰的相机我就收藏下来。加上出差时看到外地,特别是上海、天津那些地方玩相机收藏的多,我也跟着玩起了相机收藏。

要说相机,这应该是我所有收藏里最多、最系统的一部分。都是多年出差在外地的市场上淘的,还有让朋友帮忙找来的。说到国产相机的收藏,从民国时期就有,基本上就是个人做的,或者照相馆自己做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才正儿八经生产相机,较早生产相机的厂子有北京照相机厂等。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相机的厂子也多了起来,品牌越来越多。虽说都是仿照国外相机生产的,器械部分可能也一般,但国产相机的感光好,有时国外也来订货。

收藏相机的同时,我也收集了很多关于相机的杂志、报纸,手头留下大量资料。后来我想,我资料这么全,相机也多,干脆出本书吧。于是经过一番整理,2016年我出了一本书,介绍了不同国产相机的出厂时间、性能等。本来印了500本,打算给朋友们,后来国内相机收藏圈子里的很多人问我要,又加印了2000本。还有个美国朋友也喜欢,我便给他寄去了一本。(记者 李尚文/图)